文化生态视野中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研究
贝静红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人化和化人的教化作用,文化的实质是人化对象世界和对象世界人化的过程的统一。青年志愿精神的培养及志愿者活动对人格塑造作用正是在以文化人和以文明理的文化生态视野中养成、完善的。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成、传承、存在的生态状况。其关键是实现文化像生态系统一样共生、共享、共用的一种价值形式,是文化的一种动态化的过程。[1]而青年志愿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基地化的模式得到有效的巩固、持续,达到一种助人自助的生态良性循环。
一、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曾说:“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和团结的理想,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在人类自觉精神和建立美好社会愿望的推动下,志愿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有着存在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志愿者和志愿精神虽然是外来词,但其宣扬的不计物质报酬,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精神在我国一直存在。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国度。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的仁爱观就体现了其深刻内涵。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故人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仁者爱人”,孟子提出的“仁民爱物”,从“亲亲”到“仁民”到“爱物”,实质上是要将爱心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外推至与自己非血缘关系的一切人以及万物。倡导了一种人心向善,文化认同,凝聚人心的美好愿望。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宣扬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的情结,倡导人与人之间要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这些美好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中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并流传至今,与我们倡导的志愿精神“友爱、互助、奉献、进步”一脉相承。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中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987年在广州诞生;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1990年在深圳诞生;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3年在共青团中央的发起下诞生,依托共青团组织的动员力,随后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地区延伸到社区、农村,建立镇(街道)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为志愿事业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青年志愿者”这个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文献中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材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团结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进步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发扬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精神。”强调把志愿服务当作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杰出青年志愿者的来信中批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1998年,他在参加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庆典活动时,寄语于全国青年做四个“统一”之人,强调了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希望当代青年认识国情,投身实践,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作为发展近20年的志愿者组织,如何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发挥好作用,决议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用“四个更加”阐明了其战略意义和紧迫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同样也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提供了理论来源。
二、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的客观基础
志愿服务工作是指任何人在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精神的产生是基于个人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取向,而这个取向又来自于个人的背景、教育和经验。[2]在中国,志愿服务的主体是由共青团中央从1993年开始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也经历了模范传承、公益转型、自发探索、组织推动、多元发展、全民参与的历程。在新的格局中,通过党政统筹、共青团员示范、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法律保障的系统构建,这一系列的发展经历和有效探索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化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由此,一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实小伙子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但他的精神却铸起了一座丰碑。同时代的还有铁人王进喜等楷模。50年来,每年的春天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雷锋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部分代代相传:20世纪60年代,雷锋精神作为追求“真善美”的代名词,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到处都闪现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精神,人人争当雷锋式的好青年;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支歌人们耳熟能详,人们深受“爱憎分明不忘本”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在中华大地吹响,随着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提出,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在各行各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人都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20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进入高潮,雷锋精神在这一时期诠释着新的内涵,学雷锋活动不仅仅是学雷锋的小爱,而且把这种精神传播到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全国各行各业响应“在岗位上体现奉献精神”的号召,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批平凡岗位上的明星人物,如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等劳模成为该时期的“雷锋精神”的接力者;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雷锋精神”逐渐弱化,雷锋精神在社会中成为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代名词,青年人中更多地把雷锋精神理解为灯下补袜子和帮人找孩子的琐事,甚至出现了“雷锋叔叔无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等不和谐的声音。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把每年的3月5日“学雷锋日”法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对雷锋精神进行传承,“学雷锋”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之举,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道德价值观的弘扬不能放弃。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青年群体中掀起了“重新寻找雷锋精神”“呼唤人间友爱”的热潮,渐渐引发了志愿服务这一新兴事物。1992年,在香港义工的直接指导下,广东省佛山市诞生了“义工团”。此后,内地许多省市也陆续产生不同类型、名称各异的志愿组织。伴随改革的深化,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行动对国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01年的“国际志愿者年”系列庆祝活动,促进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合作。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进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启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化建设的序幕,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向全民参与的氛围越发浓厚,产生了多样化的志愿团队,如2005年以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指导社区志愿者参加“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因为其群体构成更多的是来自辖区内的老人和妇女,所以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尊老爱幼的日常事务。除此之外,还有如富士康等大型企业的志愿组织,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社团等专业志愿组织,中华慈善总会等志愿机构,国际医疗救护等志愿活动。如果说1998年长江流域的抗洪救灾的主体是人民解放军,那么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则是举国志愿精神的强烈体现。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更是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青年心中,尤其是北京高校大学生的杰出表现令人感动。联合国志愿组织中国项目官员曾说:“2008年将是中国志愿服务元年。”其标志就是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时代的来临。2008年,由中央文明委牵头,团中央、民政部配合,共同建立志愿服务的新机制,志愿服务精神在新的时期焕发着新的风采。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的实践范本
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是我们党不变的育人目标。笔者认为,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而基地化建设能更好地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拿群体的实践范本来看,浙江海洋学院青年志愿者浙江省舟山市劳动教养管理所志愿服务基地,是浙江省高校乃至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在劳动教养管理所建立的志愿服务基地。基地从2006年建立以来,努力做好以文化人的志愿服务工作。如何把高校的知识优势送入高墙迷途的群体,志愿者队伍是关键。在广大青年志愿者自愿报名的情况下,团组织按照劳动教养管理所“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针对特别环境中服务对象特殊化的要求,严格选拔青年志愿者。在招募青年志愿者的过程中,经过书面测试、综合面试等环节,精挑细选,录用政治强、作风正、纪律严、业务好、特长多的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建设既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青年志愿者通过基地这个平台,在服务他人转化、服务自身成长成才、服务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让身处社会边缘的青年也能感受到社会及同龄人对他们的关爱,润泽到文化的光芒,青年志愿服务探索适合劳教所需求的服务方式、载体和项目,协助舟山市劳教所创办劳教特色。
“心灵交流,文化感染”是青年志愿者们把服务他人与加强专业素养紧密结合,坚持日常帮教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每月两次爱心帮教活动,每年暑期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文化课教学为手段,以“文化墙”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帮教活动。在国庆、元旦等重大节假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与劳教人员文艺汇演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志愿者送书进高墙,开展“让书香沁入高墙”读书会、诗歌朗诵、读励志故事,讲感动中国模范人物故事等,让文化感染每一位劳教人员,丰富劳教人员的生活,帮助劳教人员劳动改造,稳定劳教人员的情绪,增长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在文化帮教的过程中,结合心理关爱,开展如“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为了美好明天”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使劳教人员敞开心扉,走出阴影,重新树立早日回归社会的信心。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通过大学期间两至三年的基地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思想上得到提升,心灵上得到净化,不仅自身受教育、得警示,而且能在口口相传中把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曾经参加过基地志愿服务的某一学生,毕业后选择了服务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个人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的信任和表扬。他回忆说:“在校期间参加劳教所的志愿服务工作的那段实践经历使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收获非常大,使我认识到我的同龄人是因为缺乏关爱而失足,让我懂得关爱的美好。”另一名学生曾是青年志愿者基地志愿服务骨干成员,他多次组织策划赴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从一进入舟山市劳动教养管理所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开始,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为社会稳定作贡献,毕业时如愿以偿考取了特警。基地建立5年来,近500名大学生参与了基地的志愿服务工作,有参加技能授课的,有描绘文化墙的,有参与心理帮扶的,有宣传戒毒知识的,等等,无不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助人自助的快乐,无不获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人人做到心与心的和谐的真切感受。
拿个体的实践范本来看,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毕业生15年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的事迹,让我们再一次沐浴到了道德的春风、感受到了善良的温暖,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一个信守约定的大学生群体,两位朴实无华的农村老人,56封饱含深情的家书,15年一以贯之的坚持,为我们展现了一组令人肃然起敬的当代大学生群像。他们的行为品质中蕴含着中国精神乃至人性精神中最美最深刻的那部分——爱心、责任、奉献、信诺,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朴实鲜活、可敬可学、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范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传承,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生动传播。
随着“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个人和群体得以凸显,如以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成立的“蒲公英”志愿者团队以“让爱和文化一起流转”为口号,取“蒲公英”的寓意:蒲公英四处飘洒,能将文化服务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同时蒲公英的飘洒是其生命的延续,能将爱心绵延不息地传承下去。
四、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的完善路径
寻找做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的途径很多,志愿服务不乏是其中的一条,我们了解了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的文化渊源、理论来源、发展历程、存在基础、实践样本,我们必须找到完善的更好路径。我们了解了志愿服务所处的背景,从青年自发到全民参与,从自主自愿到组织动员,笔者认为志愿服务也是一门科学,它必然有其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这种方法和规律,特别是形成合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马克思曾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现代志愿服务在当下中国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紧密联系。从中国现代意义的志愿服务近20年来看,志愿服务实践先于理论发展。2009年,团中央书记陆昊在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住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本质规律,积极适应青年的内心需求,继续大胆地探索和创新青年志愿者工作,防止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和‘被志愿化’倾向。”这说明志愿服务活动已经纳入了和谐社会创建的总体系。为了更好地履行志愿服务的功能,弘扬志愿服务文化,我们有必要借鉴他国的经验,取其精华。如美国“全球志愿者服务工程”中招募的志愿者,在参加活动前必须进行一种“仆人学习者”的活动,即志愿者们在从事任何活动时,都要撇开先入为主的想法,抛开任何成见和偏见,而仅仅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所需要的只是一种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又如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的志愿服务教育经历了融于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团体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到纳入学校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可以开展基地化建设,通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礼仪课、社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技能、态度、礼仪、基础知识等培训,结合专业特点,与社会相关部门、机构开展对应服务,把志愿精神的培育与育人功能相结合,保证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他人中提升自我,在服务他人中看到自己专业学习的重要,强化专业素养的锤炼,在服务他人中认识社会,树立报国之志,强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另一方面,随着学生的毕业,有了基地化的建设,也能保证被服务对象持续、持久地受到关怀和关爱。
“伙伴团队,优资共享。”文化生态作为一种共生、共享、共用的价值形式,是人类文化和行为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这种互动的结果使得人类文化不断演化发展。在文化生态视野下,青年志愿者组织必须适应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发展思路探索青年志愿者发展的有效载体、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伙伴团队是一种新的尝试。所谓的“伙伴团队”,其核心体现在“共”字,即共建一个基地,共推一个项目,共办一件实事,共联一批青年志愿者。在同一个区域,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化动员的优势,把辖区内的青年志愿者通过组织建设互促、城乡交流互联、团员青年互动、共建项目互补的方式,立足当前,不断丰富“伙伴团队”的工作内容。以共青团舟山市委为例,2009年挑选市内129个各领域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共建模式,在全市形成城乡一体、层层相连、相互联通的“伙伴团队”网络;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为地方组织进行文化培训、地方志愿者组织特别是企业家协会、社团协会为高校志愿者开展创业技能辅导、为高校贫困生开展资助工作等,在互助中共赢。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公益活动,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唯有与时俱进地创建和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也才能培育出更为理性的志愿文化,真正实现文化的共生、共存、共享,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注释】
[1]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
[2]丁元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7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