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知名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及分析

国内知名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及分析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国内高校的情况看,在公共选修课的目标设定上,处于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其侧重点会发生某种变化。概言之,国内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方式介于以上所述“核心课程模式”和“分组必修模式”之间。由上表可见,多数高校是以学科门类为标准对数量众多的公共选修课加以分类的。正是这种追求,使该校的选修课分类显现出自身的特色。从国内各大学开列的公共选修课课程菜单看,以概论式、通论性课程居多。

2.国内知名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及分析

我国高校中类似于西方通识教育的课程,最初是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面目出现的。1995年起,针对长期以来因袭专才教育模式以及偏重应试教育所显现的弊端,针对由于忽视人文教育的作用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大面积滑坡,教育部在部分高校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1998年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推广。这样就使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均衡全面发展的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关于课程设置理念的演进。

这些年来,对于在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及此类课程所具有的功能,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且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是全国较早开始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高校之一。20世纪末,该校提出,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二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三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事。根据这一理念,华中科技大学确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2)从各方面认识人类社会传统和制度,鼓励大学生作为个体、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成员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丰富感情,施展才能;(3)增长人类历史与现代文化知识和能力,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环境意识;(4)开拓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良好的科技伦理道德[11]

在“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统摄下,当时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限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有的直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时称“两课”)的延伸,而没有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这表明,他们当时更注重的是这些课程的价值导向功能和知识扩展功能。

2005年,北京大学提出了“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计划。这一计划主要是针对我国现行本科教育“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基础知识狭窄”的弊端而制定的。关于设置通选课的目的,其课程的《选课手册》提出:“我校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深化教学改革,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按该校的设想,“通选课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新体系,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的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方法和眼界。”[12]

北京大学的“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突破了“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框架,课程涉及的面大大扩展,其中设有“数学与自然科学”这一课程模块,而且可选的课程数量很多。北京大学强调的是“跨学科”、“拓宽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今后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方法和能力。换言之,北京大学突出的是通选课的心智培育功能和知识拓展功能。

就国内高校的情况看,在公共选修课的目标设定上,处于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其侧重点会发生某种变化。同时,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各异,其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总起来看,也不外乎是价值导向、心智培育和知识扩展这三个层面。

其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模式。

与国外高校的情况相似,国内不同层次、类别和地区的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方式也不一样。概言之,国内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方式介于以上所述“核心课程模式”和“分组必修模式”之间。目前,我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课程一般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部分组成,而众多的公共选修课又被分成若干领域或模块。许多学校规定,学生要在这些不同领域的公共选修课中按比例各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方可毕业。就此而言,与“分组必修模式”较为接近。但是,很少有学校要求,学生要在公共选修课的某一领域内集中学几门课,以形成一个小的“专门”;还有许多大学在公共选修课中再分出“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以确定它们在选修课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及对学生的不同要求。这种做法又与“分组必修模式”有差别。那些被划分出的“指定选修课”则非常接近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

国内各高校对公共选修课的分类不尽相同,下表是几所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对公共选修课的分类情况。

img1

由上表可见,多数高校是以学科门类为标准对数量众多的公共选修课加以分类的。但有的高校并不是这样,它们以一定的教育理念或学生成长的需求为依据来划分课程模块。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复旦大学设置公共选修课的理念是:“打破分门别类的科学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的根基性意义。”因此,该校不是按学科门类去划分公共选修课,相反是追求“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正是这种追求,使该校的选修课分类显现出自身的特色。

香港中文大学在设计通识课程时,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大学生除了本科的专业训练外,还需要什么知识、什么修养,才可以在毕业时称之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知识分子?他们希望透过通识课程所涉及的四个范围的学习和反思,使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在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时能具备基本的见识。

上述两所学校公共选修课的模块设置,打破了狭隘的学科界限,将一些门类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方向,对应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精神素养,或需要面对的某些重大课题,更突现出公共选修课的价值导向功能和心智培养功能。

再次,对公共选修课程特点的分析。

从国内各大学开列的公共选修课课程菜单看,以概论式、通论性课程居多。具体说来,就是将某一学科内的若干基础性课程平移到公共选修课中去,向非本专业的学生概述或介绍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情况。如历史类的选修课,常见的有:“××通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这样的课程;文学类课程则有“文学概论”、“××文学史”、“××小说史”、“××现代文学”等。从课程安排的时间分析,这样的课程通常只能粗略介绍一些基本常识,更多地是起一种知识扩展的作用。但显然,这并不是设置公共选修课的根本目的所在。

总结国外的教育实践经验,像经典阅读、专题分析、互动研讨形式的课程,能给教师较大的发挥余地,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通识教育中有更显著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