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发展观读本

科学发展观读本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以当代中国的现实为依据的。另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界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深刻背景与重大意义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深刻背景

有学者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问题。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

还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建立在中国现实重大变化的基础之上的。这个重大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的基本同步到90年代的重新协调,并突出地表现为三个重大问题:一是由于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这三大弱势群体的存在而凸现的东西差距拉大、城市二元结构和贫富阶层分化问题;二是经济增长与自然界的可承受性与可再生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经济增长的代价所构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三是市场经济中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所构成的人的物化问题,也就是时代性的社会心态和精神生活问题。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

有学者从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的角度指出,科学发展观创新了发展的观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拓展了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发展的新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进一步展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重要的新内容。有学者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这次中央全会的一大理论贡献,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有学者认为,提出科学发展观意味着国家重大战略思想的一次转变,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转变。对于这样一种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我们必须将其与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将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联系起来,才能够获得适当的理解。可以说,第一次转变,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开了思想通道,而这一次转变,则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有学者从对历史任务的探索中探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意义。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以当代中国的现实为依据的。正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程度和水平,才能凝练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任务。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既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也为我们提供了完成历史任务的现实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核心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际问题。

有学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第一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宗旨和目的;第三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侧重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又集中地阐述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一是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即强调发展,而且强调要更好、更快地发展;二是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强调一切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发展;三是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强调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还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其基本内容,认为科学发展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不能脱离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要善于运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逐步地、全面地实现以人为本。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这种科学发展观中,它的顺序性选择的出发点是人的生存、尊严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有学者则提出,以人为本是对当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映,是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日趋突出的理解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的代价日益突出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

另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是我们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指导思想。

还有学者提出,运用“以人为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而不是把以人为本看成最高指导原则;二是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不能把它理解为以个人为本,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三是以人为本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普遍有效,但其具体表现各不相同,因而它必须同各个领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和总体性概括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具有三大特征,即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其中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三个文明”整体推进,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核心内容,它内在地包含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实践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理性选择,它所要建立的是“自然—人—社会”和谐统一的现代发展模式,这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人与人的关系,还有国与国的关系,是个全球性问题。

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积极性,既具有很强的倡导性和激励性,又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约束性;二是总体性,既有很强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也有一定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三是求实性,既有很强的规律性和概括性,也有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四是辩证性,既有很强的统筹性和原则性,也有一定的区别性和灵活性。

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有六大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全面协调原则、宏观调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富裕原则。还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具有五个实践特征:一是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对立统一;二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统一;三是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对立统一;四是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对立统一;五是发展政绩与政策调控的对立统一。

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性概括上,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十大关系,即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统筹兼顾与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关系、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的关系、当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与体制改革的关系。

(四)如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很多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对此,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而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就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用制度作保证。

有学者阐述了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一要把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务实态度结合起来;二要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协调;三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四要增强科学性和预见性。

有学者则从机制问题的角度谈落实科学发展观,认为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要解决好观念转换、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着力破除那些背离科学发展观的反向机制。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和制度。有的学者提出,只有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同时到位发挥效能,把市场取向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走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有学者认为,只有调整绩效导向和绩效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整个绩效导向才可能变得全面、健康而科学,政府职能转变才能真正到位,政府行为与绩效、领导行为与绩效、政府职能及其履行才可能全面而健康,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还有学者提出具体对策:一是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二是正确处理现阶段的社会阶层关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三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与地区差距,维护和保证社会公正,从而保持长期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四是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工农群众的社会政治参与,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五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澄清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

有学者提出,不能只抓GDP而忽略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指标;也不能为了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把GDP批倒批臭,甚至不敢抓GDP,要看到其中的辩证关系。如果因为只抓GDP而没有顾及社会生活的发展是一种弊端,就放弃抓GDP,要比只抓GDP的危害更大。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只看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局限性,甚至简单否定GDP这一宏观经济指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的变化和某些重要的非市场活动,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不同阶层的影响,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的变化。但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指标,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宏观决策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的工具,也是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绝不可等闲视之。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更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没有一种指标本身是绝对万能的、没有漏洞的,GDP指标同样如此。

2.全面发展不等于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于没有重点

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以经济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因此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但是如果社会问题不解决也不可能长治久安,解决社会问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学者认为,尽管经济增长不等于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经济增长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需条件。全面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辅相成。两者都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并行不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忽视全面发展而孤立地强调经济建设,是一种片面性;借口全面发展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样是一种片面性。

还有学者指出,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片面畸形的发展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些方面一直是贯穿整个发展过程的,如经济发展一直是发展的重点。还有些方面过去可能不是重点,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变化,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如果不予重视,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这也就成了重点。

3.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有学者提出,由于发展起点的不平衡,比如区域资源条件优劣、主体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发展机遇的偶然性,都会产生结果上的不平衡。协调发展不是同步发展,统筹兼顾不是平均使用力量。协调和统筹都是追求战略上的平衡,但又是以承认不平衡、正确运用不平衡规律为前提的。还有学者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不能把统筹兼顾理解为绝对的平衡,理解为搞平均主义,更不能重犯过去一平二调的错误。

从目前学术界的情况看,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切实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仍是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任务。

(金伟,原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考资料》第215期)

【注释】

(1)参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2)参见《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3)《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8)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485页。

(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10)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178页。

(1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页。

(1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9)《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页。

(20)《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9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页。

(22)《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9页。

(23)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第5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版,第18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1页。

(25)《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26)《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27)《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

(28)《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