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晶体结构中离子的有序、无序
(一)有序、无序的概念
在晶体结构中,两种原子或离子占据相同的构造位置时,如果它们占据任何相同的位置的几率是相同的,即其分布是任意的,这样的晶体结构则被称为无序结构;如果其分布有规律的,即两种质点各自占有特定的位置,这样的结构被称为有序结构,又被称为超结构。
图6-10 闪锌矿(左)与黄铜矿(右)晶体结构对比
一般的,晶体的结构从无序转为有序,使晶胞扩大,对称性降低,晶体的形态和一些物理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二)长程有序与短程有序
一般的,晶体的有序指整体的有序,这被称为长程有序。而在晶体局部出现的有序现象被称为短程有序。有序的范围可以有几十或几百个nm,有时被称为“晶畴”。在晶畴范围内,质点可以有序分布。但在晶畴与晶畴之间可以无序分布,也可以出现另一种有序的分布。
(三)部分有序与有序度
晶体结构在有序和无序之间存在着过渡状态,即部分有序。即在结构中,只有部分质点有选择地占据特定的位置,而另一部分质点则无序地占据任意位置。晶体结构的有序程度被称为有序度,用符号S值表示。
一般认为,当质点完全有序占据晶体结构中某种位置时,其有序度S=1;当质点完全无序占据晶体结构中某种位置时,其有序度S=0;当质点部分有序占据晶体结构中某种位置时,其有序度S在0~1之间。
计算有序度的一般公式为:
S=(p-r)/(1-r)
式中p表示质点所占据某一种结构位置的百分数,r为该质点在整个结构中所占的百分数。
对于一种晶体,有序结构与无序结构反映在晶体对称性、形态、物理性质等方面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随着晶体有序度的变化,这些性质会发生连续改变。一般可通过应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电子衍射法、光学显微镜法、投射电子显微镜法等来研究晶体的有序度。
(四)研究有序、无序的意义
晶体的有序、无序性反映结构中质点的排列规律,它的形成与转变是与其形成的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的。
晶体的有序、无序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外部条件是温度。一般高温下,晶体质点呈无序分布,其内能高,晶体对称性高,但不太稳定;当随着温度的下降,其质点则由无序向部分有序到有序方面转化,这个过程是晶体内能降低的过程,会使晶体对称性降低,但晶体稳定。
晶体结构的无序到完全有序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在一个临界的温度下才能发生,这一临界温度被称为“居里点”(以发现者法国科学家居里的名字而命名的)。
在自然界,矿物晶体的有序化经历了很长的地质年代,其中记录了许多信息,人们研究有序、无序转化规律,可以了解地质体的形成历史与环境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