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寻找红移与星系相近的低红移类星体

寻找红移与星系相近的低红移类星体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z≦0.5为范围,果然找到很多与椭圆或漩涡星系有关而红移相近的类星体;而高红移星系实在太暗,难以测出,不适用此法。首先,双胞胎类星体的证据。此外,我们在高红移类星体吸收线中找到低红移星系之吸收线系统,而在低红移星系吸收线中找不到高红移类星体之吸收线,这可说明高红移星体的确是在低红移星系(类星体)的后面。
寻找红移与星系相近的低红移类星体_太空之旅走进

以z≦0.5为范围,果然找到很多与椭圆或漩涡星系有关而红移相近的类星体;而高红移星系实在太暗,难以测出,不适用此法。

首先,双胞胎类星体的证据。1979年D.威尔斯,R.F.卡斯韦尔和R.J.威尔曼吃惊地发现类星体QSO0957+561A及B不但距离极近(5.7"),星等同样是17等,z值同为1.41,甚至完全相同的光谱。令人怀疑他们根本是同一天体,只是被重力透镜影响光线偏折而呈二重像。后来果然在类星体B旁发现一模糊的云雾,测量结果发现它是造成此光学二重像效应z=0.39的中介星系(介于我们与此类星体之间)。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但印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重力透镜的预测,而且证明红移大(z=1.41)之类星体在红移小(z=0.39)星系之后,更支持了赫伯红移的理论。

其次,重力透镜造成的光变。当中介星系转动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其后方类星体之光度发生变化;理论上,我们可从观测到的类星体光变时间及影像空间角度,去推算类星体距离,再去印证赫伯红移所推算之距离是否正确。可惜,在类星体与我们之间常有无数物质,造成引力的多重影响,还需要更加科学的观测技术才能测出。

吸收线的支持:类星体中吸收谱线所测得的Zabs与发射谱线的z值不同,一般是Zabs≦Z;如果发射线z值是代表类星体的位置(距离),则其吸收线之Zabs则是类星体和我们之间许多的星际间物质吸收所造成。当(Z-Zabs)/ Z≧0.01,代表是类星体和我们之间许多星系外部的洞区所造成。

此外,我们在高红移类星体吸收线中找到低红移星系(及类星体)之吸收线系统,而在低红移星系吸收线中找不到高红移类星体之吸收线,这可说明高红移星体的确是在低红移星系(类星体)的后面。另外,一种很像类星体的怪东西,在1929年被发现并定名为BL蝎虎座天体;它的特征就是几乎没有特征。光度变化不规则,只有连续光谱,测不到它的谱线(可能太弱了)。因此,它的距离也很难定出。它那属于非热性之连续光谱在可见光部分比类星体陡。目前已发现100个左右。

到底类星体是个什么样的天体呢?它的外型像恒星,光谱像塞佛特星系,电波性质像电波星系。而目前的认定是,它是宇宙在大霹雳后,最先形成的“星系”前身。无疑,它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天体,如果宇宙红移理论确实是对的,那类星体对于我们宇宙将扮演极重大的角色,它代表的是最远、最古老的宇宙、因此能从侧面反映整个宇宙的演化。也由于它高度的亮及神秘的吸收线,更是我们研究宇宙中介物质(介于我们和宇宙边缘之间)的最佳利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