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也称做东巴教文化,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既是一种宗教文化,也是一种民俗活动。于是松赞干布尊崇佛教,积极打压苯教的势力,被压迫的苯教僧侣纷纷往吐蕃周围地区迁移,其中一部分,包括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就迁移到了白水台。这种东巴文字至今仍然在使用,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神秘的东巴文化的历史起源_东方威尼斯——丽江大研镇
1.神秘的东巴文化的历史起源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也称做东巴教文化,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既是一种宗教文化,也是一种民俗活动。东巴文化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万物有灵。它是纳西族的本土巫文化与后来从西藏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共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其祭司被称为“东巴”,古语中是智者的意思,这些“智者”知识渊博,能画、能歌、能舞,具备天文、地理、农牧、医药、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他们书写经文使用的是一种“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古老文字,称“东巴文”,他们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人。
据说当佛教随着文成公主传入吐蕃(今天的西藏)之后,正中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下怀,由于当时吐蕃的原始宗教苯教逐渐强大,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的僧侣寺院,势力足以抗衡吐蕃贵族的统治,对松赞干布来说这有如芒刺在背,佛教的传入正好可以用来压制苯教的势力。于是松赞干布尊崇佛教,积极打压苯教的势力,被压迫的苯教僧侣纷纷往吐蕃周围地区迁移,其中一部分,包括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就迁移到了白水台。他们在这里住下来,并且创造了东巴文字,以便于记载经典和传教。白水台附近的岩洞里就曾发现过古老的东巴文岩画。这种东巴文字至今仍然在使用,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