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者不得不听的音乐盛宴

旅游者不得不听的音乐盛宴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丽江古乐》来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原有汉族经文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提到纳西古乐就必须提到它的主要传承者——民族音乐家宣科,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正是在他的推广和组织下走向世界的。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且在国外音乐理论界也引起了轰动。
旅游者不得不听的音乐盛宴_东方威尼斯——丽江大研镇

16.旅游者不得不听的音乐盛宴

纳西族的音乐,除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诗歌舞三者合一的“温麦达”、“阿热热”、“三多舞”等曲调外,还有古典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乐器有横笛、竖笛、芦笛、二簧、南胡、中胡、大胡、苏古笃、三弦、琵琶、筝、瑟、云锣、木点、铃、海螺、鼓、唢呐、长号、钹、芦笙和口弦等,其中有很多乐器是从内地传入的。

《丽江古乐》来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原有汉族经文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五十多个小调。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山坡羊”、“万年欢”、“吉祥”、“八卦”、“步步骄”、“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浪淘沙”、“十供养”等二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渐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如有些乐器在演奏时加进了大跳跃的装饰音和音程很大的滑音和颤音,冲淡了汉族原有的清秀、典雅的丝竹乐风,变为了粗犷有力、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乐曲。

提到纳西古乐就必须提到它的主要传承者——民族音乐家宣科,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正是在他的推广和组织下走向世界的。宣科曾率演奏团到挪威、英国等地演出,使这一古老的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宣科是一位传奇人物。1957年宣科遭受无妄之灾,被关进了监狱,一直到1978年他才重返故土。有人说宣科去坐牢,像是进了一次美容院,二十余年之后出来,他依然生机勃勃,丝毫看不出一个获释囚徒的沮丧。牢狱生活没有击垮他,因为音乐始终呵护着宣科的心灵。积蓄得太久,所以便聚集了足够的力量。重获自由的他精心撰写了《音乐起源于恐惧》,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之后,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他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见解,有力的论据,向早已成定论的音乐艺术的起源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他新奇的观点为人们打开了另一扇独特的视角之窗。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且在国外音乐理论界也引起了轰动。他更成功地论证了流传于丽江地区的《紫薇八卦》是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谱曲的宫廷音乐,与已失传900多年的《霓裳羽衣曲》为同期御制;论证了《浪淘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

他潜心发掘和研究纳西古乐,在纳西古乐被世人认知的同时,宣科也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大学,国内的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等十几所大学和音乐协会邀请他去讲学。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个登上牛津大学讲台的中国大陆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