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长城与烽火台遗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北方防御,修造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永靖的秦长城遗址从永靖县盐锅峡南口开始,沿黄河南岸下至八盘峡口,经上铨、下铨、上车、下车、抚河、小寺沟村,断断续续长约12公里,保存较好的底宽四、五米,残高六、七米。1983年曾在长城内出土排水陶管数节,为这段长城断代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段防地不但依赖坚固的城墙,还凭借波涛汹涌的黄河作为天然护城河,险固无比。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曾考察过此段长城遗迹,定为秦始皇时修筑(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
古长城遗址
除古长城遗迹外,永靖县境内有历代所筑烽火台23处,这些烽火台沿三条线路分布:一、从河州古城北崔家坡始,沿丝绸古道,延伸到青海,形成一条战略防线。这条线上计有张河西墩、尕撒拉墩、冯家坷坨墩、东海墩、焦家庄墩、王台墩、小岭墩、川城墩等8处。二、从坷坨墩向北随黄河而下至湟水汇入黄河的焦家,这条线上计有关山墩、孔寺墩、毛茨台墩、朱家台墩、方台墩、焦家墩、黄河南小寺沟山头墩共7处。三、从小寺沟隔河相对至青海塌城墩,这条线计有二房墩、树湾墩、康家岭墩、后坪墩、祁家山墩、格之古墩、马家东山墩、大山平墩共8处。每条线路上的墩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墩与墩之间相距有十多华里,互相能够瞭望。这些墩形式相近,外围是十丈见方的黄土筑成的土围子,围墙高约两丈,厚有丈许,只有一个很坚固的门户。围子中心是高过围墙一倍的土台,登到土台的顶层,可以观察到周围的一切。据《河州志》记载和考古专家的结论,永靖县境内的烽火台,最早的建于秦、汉,最迟的建于明代,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就在县境修筑烽火台21处。至清顺治年间,紧要墩台多以兵丁把守,其余尽废。有关记载和传说表明,明朝初期洪武年间,朝廷利用各种方式向西北移民。河州(临夏)地区境内不少村庄的人们,相传是明代南京移民的后裔。据兰州大学柯杨教授考察,河州不少地方的习俗至今与南京有相似之处。当然这里也是戍边要地,今日在东乡族自治县河滩乡还留有“屯地”(军垦)的名称可以佐证。移民和军垦都应与长城、烽火台的修筑有关。
坷坨烽火台
永靖西山的烽火台现在非常完整。位于炳灵峡口黄河北岸向阳码头西侧的冯家坷坨烽火台,背靠丝绸之路的王家大山,面对炳灵湖,是永靖县河谷地区烽火台中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冯家坷坨烽火台四周有梯形长城,长38.5米,宽25.5米,高8.5米、厚2.7米,城墙中央筑有墩台,为圆锥体;墩台长10米,宽8.5米,残高17米;台顶呈圆形,直径5米。城台全为黄土所筑,夯层20厘米。推断坷坨烽火台为明代以前建筑。
另外,境内有31座古堡,大夏河与湟水沿岸各有4堡,黄河沿岸有23堡。其中,冯家堡是明代守备都使康永奏准设立,冬季有三百名官兵防守,冰消时撤离;莲花堡地处大夏河入黄河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知州杨增新设,城垣周长440丈,高3.2丈,顶宽1.7丈,有南、北二城门,四面筑炮台六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