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办私学当官筹备经费

办私学当官筹备经费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武王将周公封在鲁地足见对其重视。周公去世之后,周成王特许鲁国拥有郊祭文王的资格,可以奏天子礼乐。除了政治、经济条件不错,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也名列前茅,甚至有机会成为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是周礼的最佳试点国。当然,这得益于国家精神领袖周公。长期以来推广周礼的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鲁国人相对其他诸侯国民来说,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办私学当官筹备经费_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

第2节 旅行准备:办私学当官筹备经费

导 航 春秋 鲁国 礼崩乐坏 青年孔子 旅游经费

一、孔子成长记:一个知书达理的君子

是时候从孔子的“西周梦”里醒来了,我们需要去看看孔子所生活的年代。孔子不是西周人,从来都不是。但他可以和周公一起代表西周,也可以代表自己所在的东周,为什么不呢?他的身子在东周,灵魂却一直住在西周。所以,描述孔子的旅程,有一半必须是在西周的灵魂之旅,另一半才是形体之旅在东周。

孔子是东周春秋时期人,生在鲁国但祖籍是宋国。宋国是原来殷商遗民所在的封国,主要在河南中原地区,后面我们会讲到。周公平定叛乱之后,鲁国得到“殷民六族”,孔子的祖先则是商朝的王族。孔子的祖先最早在宋国也是贵族,后来因内乱逃到鲁国。孔子父亲在孔子3岁时去世,孔母在曲阜独自抚养孔子成人。据说孔子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时,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由于崇拜周公,他对古礼学习特别重视。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青年孔子所感知的时代,周公的理想国不复见。他看不惯层出不穷的违背礼乐制度的现象,更受不了旧秩序加速瓦解。他在梦中与周公重温当年,希望尽快恢复周礼,建立理想国。所以,一开始孔子是积极谋求出仕的,他渴望有一个可供施展抱负的政治平台。

此时鲁国大夫势力坐大,“三桓”(即鲁桓公的后代孟孙、叔孙、季孙三个世家大族,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把持朝政,鲁公也要受制于“三桓”。孔子第一份工作便是在季孙氏家中当家臣,职位虽低但办事认真。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过;后来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也繁殖得很多。他在鲁国短暂任职时推行“复礼”主张,不为当权者所接受。

但孔子本人的名声已渐渐传开,这时候就陆续有人愿意拜他为师,不到30岁的孔子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孔子以礼乐之学教授学生,创立儒学。孔子教育的内容主要围绕周礼来进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周礼要求的君子。孔子还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其目的也是阐发周礼。没想到来报名上学的人还挺多,鲁国大夫孟僖子死时都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要到孔子那儿去学礼。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三桓”打败后投奔了齐国,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孔子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齐景公就没用他。两年后,由于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又由齐返鲁教书。

二、旅行背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

孔子所在的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知识分子异常活跃,他们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孔子和他的儒家在其中也占据一席之地。

鲁国整体背景:第一特权诸侯国

在整个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礼乐崩盘势不可当,只有少数地方尚能守住礼乐底线。比如孔子的家乡——鲁国。

鲁国不是普通的诸侯国,它是周公的封地,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鲁国疆域主要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周王室沿袭黄帝的做法,黄帝时天子驻中部军区(河洛地区),太子驻东南军区(总部设在曲阜),西周时武王代文王,驻守河洛地区,居首都镐京;周公代太子,驻守曲阜地区。所以,武王将周公封在鲁地足见对其重视。

前面讲过周公之功,不在鲁,而在周。但是鲁因周公与众不同。《史记·鲁周公世家》说,“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也就是说,周公之子伯禽代封为鲁公。周公去世之后,周成王特许鲁国拥有郊祭文王的资格,可以奏天子礼乐。清人高士奇说,“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周王朝历来有厚同姓、薄异姓的国策,赐鲁国特权,不仅是对周公的一种追念,更是希望作为宗邦的鲁国能够“大启尔宇,为周室辅”。这是鲁国在政治上的优势,作为周室强藩,鲁国一度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当时鲁国国力之强,使得诸夏国人和夷狄之民“莫不率从”,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春秋。孔子生活在这样的诸侯国一方面充满优越感,另一方面也对继承周礼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

“尊尊而亲亲”是宗法制度的根本原则,也是周礼的基本要求。鲁人尊礼而尊敬君主,“亲亲”观念深入人心,也使得掌握鲁国大权的卿族总限定在“伯禽之后”的范围内。但孔子所在的时代,鲁国由“三桓”把持朝政,鲁公受制成为虚君。在以下制上的不正常政治状态发展到极致时,“三桓”之一季孙氏这类大族内部又由家臣如阳虎等人控制。孔子禁不住长叹道,“陪臣执国命”,一个完整继承周礼的国家,政治规矩隳坏已到了何等的地步。

好在,孔子时代的鲁国虽说政治不清明,但经济上却发展得风生水起,算是一个富庶的地方,在东周列国当中应属于“一线城市”。鲁国新移民里有不少是来自出身王族的殷商遗民,这些人特别善于发展经济,我们今天将生意人称呼为“商人”,正是源于殷商子民的经商有道。加上鲁国地处东方海滨,盐、铁等重要资源丰富,使得鲁国在经济上占据优势。

鲁国文化实力:礼仪之邦

除了政治、经济条件不错,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也名列前茅,甚至有机会成为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是周礼的最佳试点国。当然,这得益于国家精神领袖周公。虽然周公因辅佐周天子成王而未能来鲁就封,但其子伯禽在鲁国继承发扬了他的思想。

从伯禽开始,鲁国一直致力于将鲁国建成“宗周模式”的东方据点,代表周王室镇抚周边部族,同时传播宗周文化,推行周礼。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礼记·明堂位》说鲁国“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长期以来推广周礼的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鲁国人相对其他诸侯国民来说,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当时的鲁国适宜农桑,是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礼乐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划分成若干等级的人和谐相处。在鲁国,周礼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上至鲁公,下至卿士,无不循礼而动。鲁文化的礼乐传统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鲁人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的功能,因而认识到“无礼必亡”,对周礼怀有极大的热忱,体现在普通鲁人的行为中,是重义轻利的观念和日常生活中严格的男女之别,孔子自然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体现在鲁国政府行为上,则不论“国之大事”,还是往来小节,如君位传承、祭天礼祖、对外战争、朝聘会盟等无不守礼,否则将遭到指责。相传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书中见载的鲁国君臣“违礼”之举常引起规谏。比如鲁隐公到棠地“观渔者”,桓公取郜大鼎于宋而置于太庙,庄公到齐国观社,等等,都有大臣苦心劝阻。

周礼由周王室制订,而在具体实施时,各诸侯国一般是各取其需,因地制宜。唯有鲁国始终不忘“法则周公”,祖述先王之训。当时各国诸侯如果要了解周礼,会派人到鲁国学习。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至春秋礼崩乐坏时,时人说鲁国“犹秉周礼”,还涌现了一批知礼的楷模,如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曹刿、夏父展、里革、匠人庆、叔孙豹,还有《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当然还有孔子,他们都以知礼、明礼而闻名。这也是孔子办私学教授礼仪容易办起来的基础,一方面整体学习氛围良好,另一方面老师口碑不错。

春秋时期,鲁国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大小远近的诸侯国至鲁来朝,皆因鲁乃周礼所在。遗憾的是,在整个社会礼崩乐坏的影响下,鲁国也不可避免地学“坏”了。标榜文明的孔子,恐怕也无法预料到后来鲁国竟会亡于“蛮夷”楚国之手。当然,这是后话。

三、孔子的旅行经费:当老师与当官的收入

孔子旅游经费筹备一:当老师收学费

周游列国需要经费,而且是一笔不小的经费。这笔经费孔子是如何准备出来的呢?

有学者推断说,可能来自教学时的收入、做官时的俸禄,也不排除来自政府的资助,以及个别富裕学生所做的奉献。资料显示,政府资助在孔子初游列国时提供了关键支持。而有钱的学生子贡,其实出生很晚,发财更晚,他最多只能为孔子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些补贴。

最可以借助的是孔子当老师的收入,孔子所办的是私学,其不同于官学。周朝官学,专教贵族子弟,培养礼节和为官之道,不但不收学费,还管饭。而私学是民营的,财政不补贴,政府不资助,除非办学者非常有钱,否则不可能不收学费。而孔子的私学,学费怎么收、收多少,是个问题。目前唯一的一手资料,只有《论语·述而》里面孔子无意中透露的这一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矣。”

根据李开周先生的考证,“束”就是一束,有10条,“脩”就是干肉。孔子言下之意是,凡交了10条干肉做学费的人,他都会教。束脩后来又称束修,代指学费。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据此推理,孔子办班近三十年,进账应该不少。10条干肉,起码3斤。孔子办私学最兴旺的时候,据齐国太史子余说,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余人。一个学期下来,到手9万斤干肉。现在四川达州的猪肉干,未经包装,不含运费,批发价25元一斤,假如孔子把干肉全部卖给食品厂,能卖200多万元。当然,这样分析漏洞不少。孔子办私学,具体收入不可考,但学费是一定有收的,收到的学费一定够他自己及家人糊口,不然无法生存。

孔子旅游经费筹备二:当官高收入

私学收入模糊,但孔子当官有明确薪水记录。卫灵公曾问孔子在鲁国做官时,鲁君给多少年薪。孔子说:“俸粟六万。”也就是年薪六万,但不是铜钱,是粟,即小米。

孔子那个时代,中原地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也就是小米。官方发薪水,以及计算人们的口粮,一般用谷子做标准。按唐朝人张守节的注解,指的是六万斗小米。这斗,是周朝的斗,一斗相当于唐朝三分之一斗,六万斗放到唐朝是两千石,唐朝高级官员年薪折成粮食也就两千石左右。唐朝一石有60升,能装小米45公斤。孔子在鲁国当官每年收入两千石小米重90吨。现在山东出产的小米,在北京超市每公斤标价6元左右,90吨小米能卖50多万元。

当然,现在小米是杂粮很贵,春秋时小米是主粮很便宜,如今两千石小米值50多万,在孔子那个时代市价则未必。但孔子当官的工资总的来说还是很高,也完全够全家吃上几十年的。因为比孔子稍晚的魏成子在魏国为相,魏文侯每年给他“食禄千钟”。一钟是10釜,能装小米90公斤,1000钟即90吨,魏国国相的年薪和孔子年薪相当。

四、孔子的旅行清单:礼服和马车是必备品

光有钱还不行,孔子不是说走就走,古人出行和我们一样也要看天气和时机。对于素来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来说,出门旅行绝对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古人出行都要进行占卜,《易经》的卦爻辞就是重要的参照。《易经》总共有64卦,其中29卦含旅行内容。从卦爻辞中可以看到,人们出行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道路交通、旅行方位和旅行时间。

旅行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大川巨流,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过后半句说得夸张,他老人家似乎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坐船到海上去游说哪个诸侯国。即使后来他走遍了大江南北,也没有到过哪个海,倒是连云港有个孔望山,传说孔子在此望海。孔子向往水路的行走,但春秋时期水路交通甚为落后,“利涉大川”在《易经》的卦爻辞中就成为最常见的词汇。除此之外,如现代人出行需要准备一个备忘录提醒自己该带什么东西、该联系什么人,孔子出行的时候大致也有以下清单。

孔子的旅伴:弟子随行“团队游”

孔子不是一个人上路,“独行侠”不是孔子的风格。孔子周游列国有不少的旅伴,他们都是孔子的弟子,包括孔子最喜爱的学生颜回也随行左右。孔子不是中国第一个带领团队出游的人,古代帝王出游几乎都是团队游,但他是民间“团队游”的创始人,他的团名如上已述:“周公粉丝团”。孔子带着他志同道合的团友们一起离开鲁国,浩浩荡荡地展开周游列国游说之旅,这在过去是绝无仅有的。同时,孔子应该也设了一些紧急联系人,孔子三千弟子,来自五湖四海,鲁齐陈蔡宋卫吴楚秦,哪国人都有,像个“联合国”。弟子身份也是五花八门,既有南宫敬叔和司马牛这样的贵族,也有颜回、公皙哀这样的贫民。分布各地的弟子们随时为孔子解忧。

孔子的衣物:礼服常服加外套

电影《孔子》里,周润发所饰演的孔子穿着宽松不系带的灰色汉服,牵着马在雨中随便就出门了。但现实中的孔子不会这么仓促和狼狈,儒家特别讲究礼仪,他们认为衣服不仅是一种外在装饰,而且对人的内心也有制约作用,穿什么样的衣服,是一种身份标志,也是一种文化标志。孔子提倡穿衣打扮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不同客人、不同气氛下都应当不同,不同的衣服也代表不同处境。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汉服是衣襟向右,如果衣襟左掩,孔子说那就代表沦为被异族人统治,当野蛮人了。

儒家在特别庄重的场合,他们要戴章甫、缙笏、扎绅,也就是“绅士”。对于提倡“周礼”的孔子来说,绅士风度和贵族传统是有意义的,它是一种与文明有关的教养。孔子是没落的商朝贵族后裔,他在生活中极其讲究。据说,他私下里穿的衣服,不用红色和紫色。夏天如果见外人,尽管很热穿着“葛服”,也一定要在外面加上一件外衣;如果到人家里去吊丧,他决不穿羔裘,也不戴黑色玄冠。凡是斋戒祭祀,他要穿布浴衣去洗澡。每到节日,孔子一定要穿正式朝服。孔子觉得,衣服是礼仪象征,他要时刻保持榜样作用。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必然带不少于三件衣服:一件礼服,一件常服,一件外套,另外再加一些帽子佩饰。

孔子的其他行李:书、地图、古琴

孔子出行也带地图,当时春秋诸侯战事不断,各国都利用地图指挥战斗,所以春秋地图已经比较准确。孔子还会带上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必不可少的是书。好学的孔子一生都在充电,在路上当然不会忘记读书。不过孔子一生“述而不作”,可能不会带笔墨。有趣的是,以孔子命名的文房笔墨,至今在山东曲阜十分畅销。

除此之外,孔子的行李包里应该还有古琴。孔子非常喜欢音乐,他曾几次登门向苌弘学习音乐,后又向师襄学音乐,师襄一生没见过孔子这样学琴的人,学一支新曲,从技艺学到神韵,从志趣学到精神风貌。孔子还有过光听音乐而三个月不知道肉味的经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没有音乐相伴的旅途是寂寞的,如同今天出游不带着MP3一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孔子的出行方式:马车

步行是春秋最常用的出行方式,不过以孔子当时的级别来说应该是坐车的,且是坐马车。儒家的西汉代言人董仲舒就认为坐车是有身份的象征,“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背、挑)担者,小人之事也”。孔子是“有车一族”,他经常强调“御”,认为君子要有驾车能力。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去世之时,孔子曾悲痛地说:“要了我的命啊!”但就那样他也没接受颜回父亲的建议——卖掉自己的车给颜回买口棺材。其时孔子已不做官,但按照当时的礼制,他这个级别的人出行就必须坐车,否则就乱套。所以,非常重视礼仪的孔子在那个马车受重视而牛车被认为是“贱车”的年代是会坐马车周游列国的,爱面子的他断不会乘着又慢又破的牛车或像小人一样负担徒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