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节日民俗
蒙古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 著名的节日有白节、 那达慕等。
1. 白节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亦称 “白月”。 蒙古族崇尚白色, 据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 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 白节那天, 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 欢聚一堂, 吃手扒肉, 也要包饺子、 烙饼, 拜贺新年, 彻夜不眠。 通常全家老少先拜祖先, 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 敬酒、 礼拜。 凌晨, 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 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 初一的早晨, 晚辈要向长辈敬 “辞岁酒”。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 对此做了非常详细的描绘。
2. 那达慕
“那达慕” 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每年七八月间在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 蒙古语是 “娱乐” 或 “游戏” 的意思。 “那达慕” 大会上有赛马、 摔跤、 射箭,还有棋艺、 歌舞等。 男女老少乘车骑马, 穿着节日的盛装, 不顾路途遥远, 都来参加或观看比赛。 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 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 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 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 奶酪、 奶干、 奶油、 奶疙瘩、 奶豆腐、 酸奶等。
(二) 婚俗
蒙古族婚姻仪式以鄂尔多斯婚礼最为精彩, 已经流传了700多年, 至今保留着古老的风格和情趣。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定亲、 佩弓娶亲、 拦门迎婿、 献羊祝酒、 求名问庚、 卸羊脖子、 分发出嫁、 母亲祝福、 抢帽子、 圣火洗礼、 跪拜公婆、 掀开面纱、 新娘敬茶、 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 这些现已成为一种礼仪化、 规范化、 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
(三) 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 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 以免惊动畜群ꎻ 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 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 忌外人进入ꎻ 客人不能坐西炕, 因为西面是供佛的方位ꎻ 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 狗肉、 马肉等ꎻ 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 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ꎻ 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 供殿时吸烟、 吐痰和乱摸法器、 经典、 佛像以及高声喧哗, 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1. 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 火神和灶神, 忌在火盆上烘烤脚、 鞋、 袜和裤子等。 不得跨越炉灶, 或脚蹬炉灶, 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 摔东西、 扔脏物。
2. 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 忌讳在河流中沐浴, 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神秘女儿国
距宁蒗县城72千米的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 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 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之间, 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 那独特的“阿夏” 情侣关系婚姻、 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 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这里就是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女儿国风情万千: 一是因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 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 “阿夏婚” 习俗ꎻ 二是摩梭人 “崇母尊女” 的文化传统, 似乎还影响了泸沽湖的山水, 使秀美和缥缈成为这里的特点。 走入这里宛似走入纯美的女神领地。 这里不是没有男子, 而是至今仍保留着 “男不婚、 女不嫁、结合自愿、 离散自由” 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今天的很多地区, 仍然保存着招赘女婿上门的婚姻制度和 “舅权” 至上的婚姻礼俗ꎻ 女性在家族中起着支配作用。
1 由学生对上面所学内容进行复述、 总结与拓展。
2 查阅关于民族民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资料, 思考如何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注: 鼓励学生课外自查资料。 建议在该知识讲授结束时布置, 在下一次课开始时进行。
中国地域广大、 民族众多, 各个地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又不尽相同, 所以在服饰、饮食、 建筑形式、 婚丧嫁娶、 待客礼仪、 节庆游乐、 民族禁忌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 学生通过本章学习, 能够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了解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富资源。
1. 民族民俗文化的分类与特点有哪些?
2. 我国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禁忌?
3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如何合理利用民俗文化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从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民族网: http://www.minzu56.net
中国历史文化保护网: http://www.wenbao.net
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
中国民俗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http://www.chinaich.com.cn/
福客民俗网: http://www.folkw.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