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尤其人口的膨胀和产业革命的进步,人类以掠夺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地以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生态环境资源由免费物品变成稀缺的经济资源,且其稀缺度随着人类需求的发展愈来愈大。当前遭到强烈破坏的地球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人类创造了现代文明,但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过,在19世纪产业革命前,由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发展缓慢,因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有限,人类与资源、生态、环境能够比较和谐、协调地发展,即使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出现一些不协调,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进化得到解决,不致对人类和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然而,在产业革命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加上人口剧增,消费加大,人类对自然资源超越索取,致使生态失衡,环境遭到破坏,并带来了一系列始料不到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也不断加大,污染物排放持续上升,导致我国环境压力加大,环境污染趋势不断加重。世界银行环境公报显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2007年和2008年已跃居世界第一。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城市大气污染评价结果中,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我国就占6个。2008年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1位。2007年全国统计的341个城市中,有64.1%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101个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数的29.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
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废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三种。
(一)水污染
淡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水资源不均衡的时空分布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匹配性,使得水资源极端缺乏或洪水泛滥。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人类的用水量已经增加了35倍以上。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加剧,使得淡水资源成为一种限制性的资源。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废水。其中69%为农业用水,23%为工业用水,8%则是生活用水。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约为4260亿吨,造成55000亿立方米水体的污染,约占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全世界河流稳定流量的40%左右被污染。以我国为例,大部分河、湖、海及水库等地面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有的已经严重危害。三门峡市以黄河为水源,由于受到市区污水排放的影响,源水质劣于五类标准,藻类大量繁殖,“三氮”含量严重超标,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20世纪90年代的水质监测表明,氯化物、硫酸盐、化学耗氧量、“三氮”含量显著高于80年代;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作为海洋污染的综合指标之一的赤潮,仅1999年,中国海域共记录到15起。
(二)废气污染
大气污染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的,如燃料的燃烧以及向大气释放污染物的各种场所、设施和装置等,通常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又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等。另一类是天然大气污染源,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这些污染是我们人类不能控制的。
图8-11 大气污染
图8-12 生活垃圾
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排入大气中90%的SO2,70%的烟尘,85%的CO2来自燃煤。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危害最为严重,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和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出现频率在80%以上;西南地区以南充、宜宾、重庆和遵义等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仅次于华中地区,其中心地区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该区域酸雨污染程度较弱,但分布范围较广;华南地区的重污染城市降水年均pH值在4.5~5.0之间,中心区域酸雨出现频率在60%~90%范围;广西地区的酸雨污染较普遍,大部分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在30%以上。长江以北地区以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为主。目前酸雨波及的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占全国面积的40%。长期的酸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速土壤酸化过程。在全国的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目前已有62.3%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了三级标准。一些大城市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标准的2~5倍。
(三)土壤污染
土壤是构成生物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土壤的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一般以每年0.5~2cm的速度进行;而形成厚度18~25cm的耕层土壤(考虑土壤形成过程中同时又受自然侵蚀的影响),大约需要2000~8500年之久。所以一旦土壤资源因污染或人为干扰而造成破坏,就很难恢复。土壤污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固体废气物。工业废弃物往往造成地区性土壤污染。199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7.8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产生量为6.5亿吨,乡镇企业产生量为1.3亿吨。这些工业废弃物流失、污染土壤危害最大的是化学、金属冶炼工业等,其中多数为有毒有害物质。而沿海城市垃圾中,废塑料的重量比已上升到8%~10%,体积比达到了30%以上,但是我国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却从1980年的20%下降到1994年的不到10%,塑料再生利用率也在不断下降。
2.农药污染。目前我国年产农药制剂200多万吨,近180个品种,常用的有60多个品种。这些农药进入土壤迁移于农作物中,部分长期残留构成潜在危害(如666、DDT等)。每年因农药污染造成粮食损失达500亿元以上。
3.通过大气、水体的迁移转化而进入土壤。例如生活废水年排量200亿吨以上,未经处理的占90%以上,如全部用于农田灌溉将构成严重的土壤生物性污染。
土壤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隐蔽性和潜伏性
土壤污染是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积累的过程,一般要通过对土壤污染物、植物产品质量、植物生态效应、产品产量以及环境效应进行监测。其后果要通过长期摄食由污染土壤生产的植物产品的人体和动物的健康状况才能反映出来。因此,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像大气和水体污染那样易为人们所觉察。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后,便与复杂的土壤组成物质发生一系列迁移转化作用。其中,许多污染作用为不可逆过程,污染物最终形成难溶化合物沉积在土壤中。因而,土壤一旦遭受污染,极难恢复。
二、环境保护
(一)世界环境保护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存在环保意识。绝大多数国家只顾经济发展,而不顾经济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损害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地已经出现了许多变化的迹象。下面就是几个正在采取环境保护新举措的国家的例子。
1.加拿大采取关闭或限制捕捞鳕鱼及其他鱼类来保护这些鱼类的数量。
当欧洲的探险者刚踏上新大陆时,后来成为加拿大东部和新英格兰的沿海渔场盛产鳕鱼及其他鱼类,号称大浅滩的海域是当时世界上产鱼最多的渔场。
但500年以后的今天,过度捕捞已使鱼的数量减少到危险的程度。针对这一情况,加拿大关闭了这一捕鳕海域,并对其他鱼类的捕捞量也作出严格限制。
加拿大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采取过类似措施来保护鲱鱼的数量,最终鲱鱼的数量得到了恢复。但是专家们说,由于时下的滥捕,某些鱼类可能永远也恢复不到原来的数量了。政府也面临着来自加拿大渔民的抗议。因为禁渔和捕鱼数量的减少,现在已有大约4万渔民失业。
2.哥斯达黎加已制订了一系列新的环境保护法。
哥斯达黎加为中美洲国家,该国许多地区的树木已被砍伐殆尽,而且土地流失范围十分广。但是人们制订了一系列新的环境保护法,还新建了占四分之一国土面积的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目的是要保护哥斯达黎加现存的森林。
3.巴西对亚马逊雨林的保护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巴西是全世界最大的热带丛林——亚马逊雨林的生长地。几十年来,巴西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开拓和开发亚马逊雨林,给这个地区及其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灾难。
1991年,在世界各地环境保护者的压力下,巴西彻底改弦更张。它取消了原本旨在鼓励砍伐亚马逊雨林的税收优惠,而且还批准了给新的森林保护项目提供资金的计划。
4.东欧签订一系列专门性条约设立了用来净化环境和改善该地区发电厂的特别基金。
东欧各国,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工业化国家中污染最严重的。开挖煤矿时逸出的重金属已经污染了这个地区的许多水域。河流、土地及森林的污染是如此严重,以至现在其中的许多在生物学上来讲已经死亡。
通过签订一系列专门性条约,东欧国家已与许多其他国家,包括美国,设立了用来净化环境和改善该地区发电厂的特别基金。此外,德国和捷克共和国已签订了一项条约以保护易北河,使之不再进一步被污染。专家们说该条约可被视为保护该地区其他河流,包括奥德河和多瑙河在内的典范。
5.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人传统上偏爱大家庭,他们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不赞成节制生育。但是这个人口达1.88亿的国家正在为了给其人民提供足够的食物、住房和工作机会而苦苦挣扎。印尼政府近几年来已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运动来鼓励节制生育,并提出了鼓励措施,如提供免费去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的诞生地——的机会。
印尼政府已成功地扩大了实行节制生育的范围,节育人口已从20年前的10%增加到今天的49%。其结果是每个妇女从平均生育5.6个孩子下降到平均生育3个。印尼政府希望到2005年的时候,每个妇女的平均生育数可下降到2.1个。但是因为该国的人口基数十分大,要想达到政府的人口目标,印尼还必须再转变几百万人的思想,让他们接受节制生育的观念。
(二)鄱阳湖生态
我国的生态环境灾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土地沙漠化(可能吞没中国)、水资源缺乏且严重污染和大气污染。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江海湖泊的保护,导致21世纪以来水污染事件频发,如太湖水污染事件、赤峰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等。日益加剧的水污染,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而且将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编制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目前,全国共有湿地自然保护区473处,总面积达4346万公顷。全国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的自然湿地近45%,洞庭湖、鄱阳湖、扎龙等3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面积达346万公顷。一批重要湿地面积得到稳定和扩展,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湿地面积快速减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调蓄水体,维系着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文循环;同时,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为人类提供水资源和动植物产品,孕育着极大的生产力,是该地区人类生存的支撑系统之一。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一个巨大的种质基因库,也是世界迁徙性珍稀候鸟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因此,鄱阳湖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有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即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鹤、白鹳、黑鹳、天鹅、白枕鹳等珍稀越冬候鸟及其栖息地。鄱阳湖共有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包括2个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和6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
一般性的湿地:主要指除上述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其他湿地。一般性湿地在鄱阳湖湖区广泛分布,主要为湖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物资和资源,为各种陆生动物和水生生物提供觅食、栖息、繁殖的生境。
根据目前鄱阳湖湿地资源赋存情况,可将湖区湿地按其主要资源分为3类: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和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
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主要指分布有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的区域。湿生植物有苔草、稗草、蓼子草、牛毛毡、芦、荻等,挺水植物有芦苇、菰、水蓼、旱苗蓼、白茅、莲、白昌蒲等,浮叶植物有菱、荇菜、金银莲花、芡实等,沉水植物有马来眼子菜、黑藻、苦草、聚草、金鱼藻等。
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主要指水生植被生长状况较好,植物带分布明显的区域,主要为候鸟提供觅食、栖息、繁殖的生境,以大湖池和沙湖为核心区域。其中鸟类主要有白鹤、白头鹤、大鸨、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小天鹅、鹈鹕、白枕鹤、灰鹤、加拿大鹤、白额雁、白琵鹭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
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主要指鱼类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和鱼类“三场”水域(索饵场、越冬场、产卵场),包括定居性的鲤鱼、鲫鱼、银鱼等;洄游性的中华鲟、长颌鲚、鲥等;半洄游性(江湖洄游性)的青鱼、草鱼、鲢、鳙等,山溪性的鳠、中华纹胸鮡、胡子鲶等。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动物白鲟和中华鲟、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等。这些湿地水域主要为鄱阳湖东部、南部和西部的鲤、鲫产卵场,湖区南部程家湖的长颌鲚产卵场,南部、东北部及北部湖湾的银鱼产卵场,中部和南部的幼鲥鱼索饵场等。
(三)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补偿措施研究
针对本研究提出的鄱阳湖湿地分级分类标准,分别提出不同分级分类标准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以期实现鄱阳湖湿地的全面修复,达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环境功能恢复的目的,维持湖区生态系统功能平衡。
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修复措施有:
1.制定和完善保护区功能区划,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对于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湿地,不同的功能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要求分别进行管理。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在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经营参观、旅游的项目,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并报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严禁开展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2.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为了保护鄱阳湖湿地及其资源,江西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了《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1987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通知》(赣府发[1992]97号)、《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199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令49号)、《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2003年11月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省人民政府令134号)等法律法规。江西省制定的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条件。应加大湿地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生产、建设活动,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必严。
3.理顺和建立鄱阳湖湿地管理机构。鄱阳湖沿湖的11个县,行政上隶属3个市,建议应按照《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的要求,省人民政府应当确定鄱阳湖湿地保护综合协调机构,统一管理,协调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督促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湿地保护职责。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具体实践。它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可以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讲保护,不讲保护,最终不利于保护;只讲发展,不讲发展,发展也是暂时的。只有在发展中注意保护,在保护中注意发展,才可以真正实现发展和保护的目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经过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启动了鄱阳湖的生态保护,有利于优化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为江西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将带动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中部地区经济腾飞。
三、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不是环境保护的代名词,更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绿色标签。它的内涵太广泛,人类生活的一切重要方面几乎都与之相关。这一无限的包容性也带来了学术界近乎无穷尽的争论,不同的学科和组织都从本专业领域出发,提出了形形色色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相关的论文数以万计。这些多元化的理解造成了人们难以确定一个标准的、权威的概念,虽不乏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之嫌,但大致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行为长期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和唯一选择。这一发展观对世界各国的未来和21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为了当代和后代,保卫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紧迫目标”,使人们开始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带有相当哲理性、伦理性的认识纲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报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报告中还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宣言式的解释,即“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有人称为布氏定义。这一定义在联合国42届大会上通过,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定义遂为各国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不是从单一角度就可以概括的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主导,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
2.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持续、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
3.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我们憧憬其美好的形象。但是,更为现实的是,我们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构建我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修正我们的战略框架和决策体系,变革社会制度体系和重构人类文化,这是紧迫的、必需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所以,应尽量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
(二)可持续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科技带动了相关技术的革新。随着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环境科技的研究、开发、利用和出口,加大对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开发的力度,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环境生态技术、绿色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比如在美国,科技人员在开发新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技术本身的“绿色”程度(尽量不带或少带对生态环境有副作用的技术)和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开发“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是当今世界的时尚。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技术用于生产各种“绿色”产品,并引导广大市民实行“绿色”消费,已成为目前大部分国家环境保护的一种潮流。这正是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到实处的最好、最具体的表现。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的老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是人口、农业和环保。综合国内外的实施经验和研究状况,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中的实施应涉及以下几方面。
1.要注意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渗透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重大工作中,从而更加有力地配合社会主义建设。
2.调整环保科研机构,完善环境科研布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状况及现有的科研机构等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环保科研体系。
3.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增大环境科技投入力度,是保证环境科技发展和稳定科研队伍的基础条件。
4.培育完善的技术市场。中国目前存在着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的突出问题。
此外,还必须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把重点放在人口、环境、资源、社会保障等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又急需解决的领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及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民战略、全球战略,它的实现要依靠全民的参与。因此,需要培养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道德,通过宣传、教育及培训等方式,使每个公民都能关注、珍惜自然资源,充分认识人类活动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持积极、负责的态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有约束、有节制、有规范的发展道路,是人类面对当今的困境所作出的理智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保证当代人与后代人均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使人类在谋求自身美好幸福的同时,为后代人留下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
思考题:
1.什么是生态学?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2.什么叫种群?它有哪些特征?
3.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4.什么是生态系统?它具有哪些功能?
5.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意义?
6.何谓生态因子?主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
7.为了灭鼠,可以将猫引入鸟类品种繁多却没有猫科动物的太平洋的小岛上去吗?
8.简述研究生态位的生物学意义。
9.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10.生物分界的系统学说主要有哪些?
11.细菌有哪些形态?其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什么?
12.阐述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之间的区别。
13.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14.酵母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
15.霉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
16.原生动物主要类群有哪些?各类群有什么特征?
17.与其他细胞生物相比,病毒主要有哪些特征?
18.举例说明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疾病有哪些。
19.我国有哪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0.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处于一种什么程度?严重、较严重还是非常严重?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