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三 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目的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并探讨反射弧各部分在反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实验原理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主要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具有生理完整性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如果反射弧中任一环节中断(结构或功能受到破坏),则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它的功能最简单,而且便于观察。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蛙或蟾蜍脊髓躯体运动反射活动的观察,来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因为一个特异的简单反射存在于脊髓的一个特定的节段,所以测试简单的反射弧可有助于诊断神经联系是否紊乱。
实验对象
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与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1套、蛙板、铁架台、肌夹、玻璃棒、小滤纸片、纱布、培养皿、小烧杯、棉花、任氏液、1%硫酸溶液。
实验步骤
1.制备脊蛙或脊蟾蜍
用右手拇指和示指夹住蟾蜍(或蛙,下同),用自来水稍加冲洗,去除表面的污物,用温毛巾轻沾,不可搓揉,否则会有大量黏液和蛙皮素释放,影响实验效果。左手握蟾蜍,使头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探针退出后,如针孔处出血,可用棉花压迫止血。用肌夹夹住下颌,将脊蟾蜍挂在铁架台上(图3-15)。
2.分离坐骨神经
将脊蟾蜍腹位固定于蛙板上,沿左侧大腿背侧纵行剪开皮肤,分离肌肉(股二头肌和半膜肌)和结缔组织,暴露坐骨神经。凡与坐骨神经相连的小分支应尽量剪除,尤其是近大腿处的神经分支,在坐骨神经下穿一根丝线备用。
图3-15 脊蟾蜍的悬挂方法示意图
实验观察项目
(1)将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在下腹部,观察双后肢有何反应。出现反应后,将蟾蜍浸于清水内洗掉滤纸片和硫酸,用纱布擦干皮肤。
(2)分别将左右后肢趾尖没入盛有1%硫酸的培养皿内(两侧浸没的范围应相等且仅限于趾尖),观察双侧后肢是否都发生反应。
(3)沿左后肢趾关节上做一环形皮肤切口,将切口以下皮肤全部剥脱(趾尖皮肤一定要剥干净),再用1%硫酸溶液浸泡该处趾尖(切不可将其他趾尖浸入),观察该侧后肢的反应。
(4)提起穿在右侧坐骨神经下的细线,将坐骨神经剪断,再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两次结果有何不同。
(5)将一张硫酸纸片贴于左后肢皮肤上,观察引起的反应,用清水洗掉纸片及硫酸,擦干皮肤后,将探针插入脊髓腔内反复捣毁脊髓,再重复上述的实验及实验步骤(1),观察结果。
注意事项
(1)离断颅脑部位要适当。如果离断部位太高则可能保留部分脑组织而出现自主活动;离断部位太低也会影响反射的引出。
(2)每次用硫酸刺激后,均应迅速用水洗去蟾蜍趾部皮肤上的硫酸,以免皮肤受伤。洗后应沾干水渍,防止再刺激时硫酸被稀释。
(3)蟾蜍趾部每次接触硫酸的深度应一致。
(4)剥脱脚趾皮肤要完全,若剩留少量皮肤会影响实验结果。
思考题
1.分析损伤前与损伤后产生不同反应的原因,并分析每一步是损伤了反射弧的哪些部分。
2.去除蟾蜍趾尖皮肤后,用硫酸刺激该侧趾尖,有时还会出现反射活动,为什么?
(张绪东 郑学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