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thero”(稀粥)和“sclerosis”(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AS是一种疾病过程,常发生于肌性和弹性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等。主要表现为内膜增厚,其病理损害包括炎性细胞、胆固醇和纤维结缔组织在中、大动脉内膜和中膜沉积。根据病变程度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①脂肪条纹(fatty streak):特点是少数内膜平滑肌细胞呈灶性堆积,在这些平滑肌细胞内外均有脂质沉着。由于脂肪条条纹为平坦的内膜病变,故不使受累的动脉阻塞而引起缺血性症状。这种早期病变是可逆的(图8-1)。②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是进展性AS的特征性病变。肉眼观察为隆起于动脉管腔的白色或灰色的珠状物,主要由含类脂质的内膜平滑肌细胞及其他各种基质成分组成,是造成AS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当斑块增大时,可使动脉管腔逐渐狭窄,直至最后阻塞血液流入组织(图8-2a,b)。③复合病变:是由于纤维斑块出血、钙化、细胞坏死和附壁血栓发生变性的病变,常与动脉管腔闭塞有关(图8-3)。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和肢体坏疽等动脉缺血性疾病是AS发展的最终结局。
图8-1 脂肪条纹
图8-2a 稳定斑块
图8-2b 不稳定斑块
图8-3 复合病变
AS又可以分为5个过程:①白细胞和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②EC和血流的正常屏障受损;③血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透过EC屏障;④血液中的脂类进入内膜并堆积;⑤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斑块中的细胞分泌水解酶,攻击基膜,形成AS病灶或促使斑块破裂(图8-4)。
早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就已有对AS的描述。我国2000多年前的《内经》即载有“真心疼”(心肌梗死)、“偏枯”(脑梗死)和“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详细症状和治疗方法。但第一个准确描述AS并认识到AS与血栓形成有关的人是维也纳病理学家von Roktansky(1852年)。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1856年)(图8-5)则不仅注意到AS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而且发现动脉壁的感染参与了AS的发生和发展。Virchow的工作被当代牛津大学病理学家John French进一步证实,后者发现单核细胞与AS病变有关。所有这些研究形成了AS损伤反应学说。
图8-4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图8-5 德国著名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
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AS研究中的应用,AS发生、发展的细胞与分子机制逐渐被揭示。本章主要围绕近年AS研究的进展,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述AS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