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

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胚胎干细胞能产生机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干细胞修复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肌肉损伤的可能性,并且获得了相当令人振奋的结果。实验中,研究人员诱导大鼠发生心肌梗塞,然后将鼠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受损的心肌中。因为胚胎干细胞移植起效较快,并且不会因为治疗结束而消失,这就意味着干细胞在长期的心脏疾病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
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_有无限更新能力的

10.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它的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

目前,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症状有很多种:

疼痛是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而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的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常会感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不会疼痛,起病就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另外,20%的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而且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昏厥。如果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

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首先,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会引起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营养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分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容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容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则多见于心房梗塞。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而且不协调,因此在起病最初几天容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心血管造影设备

全身症状的表现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这主要是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能确保对心脏的损伤不会恶化或复发,但这一疗法却无法修复已经发生的损伤。

胚胎干细胞移植

由于胚胎干细胞能产生机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干细胞修复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肌肉损伤的可能性,并且获得了相当令人振奋的结果。实验中,研究人员诱导大鼠发生心肌梗塞,然后将鼠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受损的心肌中。过一段时间,这些移植的干细胞变成了心脏细胞,与周围的肌肉融合在一起并且减少了通常与心脏病有关的伤痕。在3周内,研究人员观察到小鼠的心脏功能有所改善——尤其是在受损区域中比较明显。这种修复功能在接下来的12周都没有消失。而且,在接受干细胞移植的心脏中,对压力的反应也较好并且不会出现死亡或表现出心率异常。

因为胚胎干细胞移植起效较快,并且不会因为治疗结束而消失,这就意味着干细胞在长期的心脏疾病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通过使受损的心肌层再生并促进心脏修复,胚胎干细胞为减少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残疾或死亡,提供了一个治愈的机会。

局部出现胼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