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濒危野生动植物袋鼠

濒危野生动植物袋鼠

时间:2023-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小袋鼠在受精30~40 天左右即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的大赤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类的代表种类,堪称现代有袋类动物之王。大赤袋鼠又名红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产动物之一。此外,大袋鼠的快速跳跃也有利于逃避敌害。
澳洲特产_袋鼠_与人类最密切的哺

第二节 澳洲特产——袋鼠

我们大家在《动物世界》中应该不难见到袋鼠,袋鼠原产在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所有澳大利亚袋鼠,除了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都在野地里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都有袋鼠活动的身影。

img135

成群袋鼠觅食

袋鼠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img136

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健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跃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

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较小品种的袋鼠会单独生活。

img137

机警的袋鼠

据动物学家们观察研究,袋鼠每年生殖1~2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 天左右即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小袋鼠直到 6~7 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袋鼠妈妈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在野外,袋鼠主要吃各种杂草和灌木;到了动物园里,喂它们的饲料有干草、胡萝卜、蔬菜、苹果、饼干和黑豆,食物种类多,营养也就丰富,在吃食方面也很讲究。美国芝加哥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一件怪事:那儿有52只大袋鼠,突然在一年之内病死了49只!他们赶紧请专家来“会诊”,动物学家研究了袋鼠的饲料,发现草料中缺少钙和一些矿物质,这正是袋鼠生活中所必需的。于是,他们给袋鼠增加了含矿物质丰富的苜蓿、燕麦和各种蔬菜。没出一个月,剩下的三只大袋鼠就恢复了健康。由此可见,袋鼠真是难伺候的家伙。

img138

袋鼠

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的大赤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类的代表种类,堪称现代有袋类动物之王。

大赤袋鼠又名红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产动物之一。红袋鼠其实只有雄性体色是红色或红棕色,其雌性体色都呈蓝灰色。袋鼠前肢短小,后脚长而有力,行进时,完全以后脚来跳,大尾巴则保持平衡。它们善于跳跃,能跳7~8米远,1.5~1.8米高。如果它们去参加奥运会,一定能拿到“双跳冠军”。大袋鼠喜欢搞“小团体”,活蹦乱跳地在夜间觅食各种草类、野菜等。它们一般1.5~2岁成熟,寿命20~22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附录上。红袋鼠全年均可繁殖,经过艰苦的“十月怀胎”——袋鼠的孕期为343天,一般产下1仔。当袋鼠妈妈快生小宝宝时,便忙着用舌头把脏东西舔干净。

img139

可爱的袋鼠

img140

袋鼠育儿图

大赤袋鼠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隐藏在草窝中或浅洞中。这种袋鼠也喜欢集成20~30只或50~60只群体活动,以草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它胆小而机警,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稍有声响,它那对长长的大耳朵就能听到,于是便溜之大吉了。

另外袋鼠家族中“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外族成员进入家族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在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

img141

img142

大赤袋鼠

知识小百科

袋鼠的防卫手段

有袋类动物和单孔类动物一样,也是比较落后的。靠育儿袋哺育后代,看上去得体、安全、舒服,其实这是进化得比较慢的动物种类之一。澳大利亚不像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大陆那样生活着许多食草动物的天敌——大型食肉兽。如果有的话,有袋类的品种和数量都不会是今天的状况。非洲的狮子在捕食斑马、长颈鹿等食草类动物时,往往对未成年的下手。因为相对来说父母跑得快一些,年长者逃避时的经验也多一些。有袋类动物的幼儿躲在育儿袋中,如果有敌人,幼兽似乎比“无袋类”动物安全,但这可苦了母亲,她如何能逃脱追击?最后一定母子双亡。

幸运的是,澳大利亚是个岛国,四面环水,与其他大陆隔离,捕猎食草动物的猛兽是无法到达的。当然,有的猛禽(如楔尾鹰)也会袭击袋鼠,不过它们主要捕食小型袋鼠和大型袋鼠的幼仔,而对成年的大袋鼠是无能为力的。

大袋鼠虽然看上去不像猛兽那样张牙舞爪,凶相毕露,却有着一套抗敌绝招。在陷入绝境时,会破釜沉舟,决一死战。它迅速跳跃到树旁,将背紧靠着树干,同时发出吓人的呼声。当对方进一步逼近时,它会突然伸直前肢,将两只匕首似的尖爪刺入对方的腹部,抓出内脏。或者用后肢猛烈地蹬对方的腹部,将它踢伤甚至踢死。如果在靠近水域的地方,大袋鼠便跳跃到齐腰深的水中,转过身子迎面等待着对方游来,然后用前肢抓住对方的头,使劲地往水下按,这时,对方只好挣扎着往岸上逃,否则就会被淹死在水中。

此外,大袋鼠的快速跳跃也有利于逃避敌害。有时,它还会挥动粗长的尾巴反击来犯者。因此,袋鼠家族几百种品种安然地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中,它们把这种原始的动物属性保留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