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教学目标】
通过本实验,证明酶对底物催化的专一性,以及pH值、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
唾液淀粉酶能专一地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麦芽糖或葡萄糖都属于还原糖,能使班氏试剂中的二价铜离子(Cu2+)还原成亚铜离子,并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且蔗糖本身不是还原糖,所以不能与班氏试剂作用呈色,也不能以此证明酶催化底物的专一性。
淀粉或淀粉的水解产物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淀粉遇碘变蓝色,糊精遇碘则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依次呈现紫色、褐色、红色,而麦芽糖、葡萄糖遇碘不呈色。通过颜色变化可以了解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水解淀粉的程度,以观察pH值、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试剂】
(1)1%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g,加5mL蒸馏水调成糊状,徐徐倒入80 mL煮沸的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待其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mL。此溶液应新鲜配制,以防止细菌污染。
(2)1%蔗糖溶液:称1g蔗糖,加蒸馏水至100mL溶解。
(3)pH 6.8缓冲液:取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154.5mL,与0.1mol/L柠檬酸溶液45.5mL混合即可。
(4)pH 4.8缓冲液:取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98.6mL,与0.1mol/L柠檬酸溶液101.4mL混合即可。
(5)pH 8.0缓冲液:取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194.5mL,与0.1mol/L柠檬酸溶液5.5mL混合即可。
(6)班氏试剂:溶解结晶硫酸铜(CuSO4·5H2O)17.3g于100mL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加水至150mL,为A溶液。取柠檬酸钠173g和无水碳酸钠100g,加蒸馏水600mL,加热溶解,冷却后加水至850mL,为B溶液。将A溶液缓慢倒入B溶液中,混匀即可。
(7)稀碘液:称取碘1g、碘化钾2g,溶于300mL蒸馏水中。
(8)0.9%NaCl溶液。
(9)0.1%CuSO4溶液。
(10)0.1%Na2SO4溶液。
(11)稀释唾液: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再含蒸馏水30mL做咀嚼运动,2 min后将稀释唾液收集于样品杯中备用。
【器材】
试管、试管夹、样品杯、滴瓶、温度计、恒温水浴箱、煮沸水浴箱、冰箱等。
【操作】
(1)酶的专一性:取两支试管,编号,按实验表2-1操作。
实验表2-1 酶的专一性
(2)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三支试管,编号,按实验表2-2操作。
实验表2-2 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三支试管,编号,按实验表2-3操作。
实验表2-3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四支试管,编号,按实验表2-4操作。
实验表2-4 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注意事项】
(1)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存在个体差异,同时受唾液稀释倍数影响,收集唾液时应事先确定稀释倍数,或收集2~4个人的混合唾液。
(2)酶促反应的保温时间将直接影响本实验的结果。根据各实验室条件通过预试,确定最佳保温时间。
【思考题】
结合本实验说明pH值、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沈建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