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会发电的电鳐,它的发电器是由鳃部肌肉变异而来的。在头部的后部和肩部胸鳍内测,左右各有一个卵圆形的蜂窝状的大发电器,有海中“活电站”之称。
电鳐一般个体较小,30—40厘米左右,少数品种可长达2米,重100公斤,广泛分布于热带、温带海域,底栖鱼类,体盘厚而柔软,多呈椭圆形或团扇形,口小,齿细小而尖。
电鳐是沿海常见的一种软骨鱼类,它能放出80伏特的电压,最高可达200伏特。它每秒钟能放电50次,但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后又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电鳐身上的发电器官是由许多特殊的管柱状细胞构成的电板组合成的。电鳐体内有200万块电板,虽然单个电板的电压不高,但是把它们串联起来,就会产生很高的电压。每两个管状细胞之间都有一层胶状物质绝缘。电板的一面比较光滑,有神经末梢分布的是正极,另一面凹凸不平,没有神经分布的是负极。这种构造很像电池,每当电鳐受到敌人侵害或者在海中发现有小鱼游到身边的时候,它就可以通过神经传递命令,使贮存在发电器中的电输出去,在水中形成一个电压高达60—80伏特的强电场,使敌害遭受到电击而逃窜或将小鱼电死作为自己的食物。
世界上有好多种电鳐,其发电能力各不相同。非洲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0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像较小的南美电鳐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由于电鳐会发电,人们称它为活的发电机、活电池、电鱼等。
电鳐的特殊本领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就利用电鳐的电力来医治疾病,医生们常常把病人放到电鳐身上,或者让病人去碰一下正在池中放电的电鳐,利用电鳐放电来治疗风湿症和癫狂症等病。就是到了今天,在法国和意大利沿海,还可能看到一些患有风湿病的老年人,正在退潮后的海滩上寻找电鳐当做自己的“医生”呢。
●知识点拨
19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鳐的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最早的伏打电池。由于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官设计的,所以又叫“人造电奇观”。伏打电池是世界上第一个直流电源。近年来,人们仿照放电鱼的发电器官,制造出“电子手”、“电子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