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原等抗体等机制类抗体类抗体类治疗

原等抗体等机制类抗体类抗体类治疗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Ⅰ型超敏反应变应原:能选择性激活CD4+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的物质。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可使致敏细胞分期分批脱敏,此时大剂量注射变应原即不会发生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_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课堂笔记

超敏反应★★★:指机体对某些抗原进行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

一、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特点:①反应发生迅速,消退也迅速;②由IgE抗体介导,多种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参与反应;③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多无明显组织损伤;④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1.变应原及其特征

(1)Ⅰ型超敏反应变应原:能选择性激活CD4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的物质。

(2)特点与分类

①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真菌、螨等;

②食物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等;

③注射治疗性药物:青霉素、磺胺等;

④其他:某些酶类物质。

2.变应素及其产生

(1)变应素: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类抗体。

(2)IgE为亲细胞性抗体,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I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3)IL-4是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的重要因子。

3.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来源:髓样干细胞前体。

(2)分布: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和黏膜;嗜碱性粒细胞分布于外周血中。

(3)细胞生物学特征:①表面均表达高亲和力FcεRI;②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③FcεR与IgE特异性结合,可介导脱颗粒反应,释放活性介质。

4.嗜酸性粒细胞

(1)分布: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组织中。

(2)生物学特征:①不表达高亲和性FcεRI;②IL-3、IL-5、GM-CSF、PAF刺激→FcεRI、FcγR、CR1表达↑→脱颗粒阈值↓→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

(二)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1.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E 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FcεRI结合→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激发阶段 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IgE Fab特异性结合→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3.效应阶段 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应。

(1)活性介质及其生物学效应

预先储备的活性介质:组胺、激肽原酶等;

新合成的活性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PAF、细胞因子(IL-4、IL-13)等。

(2)即刻相反应与迟发相反应 迟发相反应的特征是即刻相反应之后出现的炎症性细胞浸润。

(三)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

1.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过敏。

(2)血清过敏性休克:如注射抗毒素。

2.呼吸道过敏反应 花粉症、支气管哮喘。

3.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四)Ⅰ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1.避免再次接触 变应原皮肤试验。

2.脱敏治疗 小剂量多次注射。

3.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色苷酸二钠、阿司匹林、肾上腺素、氨茶碱等。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息思敏、阿司匹林。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肾上腺素、钙制剂、维生素C等。

二、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

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一)发生机制

1.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1)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抗原表位结合的自身组织细胞。

(2)抗原: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和HLA抗原)、共同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与自身组织结合的药物半抗原等。

2.抗体 IgG、IgM等。

3.机制

IgG、IgM类抗体→与膜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激活补体→介导溶细胞效应

*吞噬细胞表面FcR与C3bR→调理吞噬

*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受体结合→刺激或抑制靶细胞功能

(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甲状腺功能亢进

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症型超敏反应)★★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中性粒细胞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一)发病机制

1.抗原

(1)内源性抗原:变性IgG;核抗原;肿瘤抗原。

(2)外源性抗原:微生物;寄生虫;药物;异种血清等。

2.抗体 以IgG和IgM为主;少数为IgA。

3.免疫复合物

(二)发生机制

1.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可溶性抗原+IgG、IgM类抗体→免疫复合物。

(1)大分子量→吞噬清除。

(2)中分子量→不易清除,易沉积。

(3)小分子量→滤过排出。

2.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1)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的作用:①胺类活性物质的释放:IC直接与血小板表面FcγR结合→释放组胺等;补体活性片段作用于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血小板→释放组胺等。②组胺的效应:增加血管通透性;有利于IC沉积和嵌入。

(2)局部解剖和血流动力学因素的作用:循环IC易沉积于血压较高的毛细血管迂回处。

3.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

(1)补体激活→组织损伤。

(2)中性粒细胞吞噬IC→释放蛋白酶→组织损伤。

(3)血小板被IC活化:①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充血、水肿;②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缺血、坏死。

(三)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用马血清皮下多次免疫家兔数周后,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2)人类Arthus反应: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因多次注射胰岛素而产生抗体形成IC引起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

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

四、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由于免疫细胞激活、增殖、分化及炎症细胞的聚集需较长时间,炎症反应发生较迟,持续时间较长,故称为DTH(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

(一)特点

1.主要由T细胞介导

2.无抗体和补体参与

3.发生慢

4.慢性炎症损伤 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

(二)发生机制

1.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形成

(1)抗原: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

(2)过程:APC将抗原肽-MHC-Ⅰ或Ⅱ类分子复合物分别提呈给CD4Th1细胞或CD8

效应CTL细胞,使其活化;部分T细胞分化为静止的T记忆细胞。

2.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由CD4Th1、CD8CTL细胞介导。

(1)CD4Th1细胞再次与APC表面相应抗原作用

→释放趋化因子、IFN-γ、IL-2、IL-3和GM-CSF等。

→以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免疫损伤。

(2)CD8CTL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通过Fas/FasL途径→靶细胞凋亡。

(三)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见表8-1。

表8-1 临床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五、四型超敏反应与临床疾病

(一)各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比较

见表8-2。

表8-2 各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比较

(二)各型超敏反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1.临床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混合型,以一型或两型为主。

2.抗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使用方式不同,超敏反应类型不同。

3.同一疾病过程中,几种类型超敏反应共参与。

重点难点提示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划分标准。

2.熟悉四种类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了解四种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常见疾病。

测试及考研

一、最佳选择题

1.Ⅰ型超敏反应( )

A.皮肤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类风湿关节炎  D.接触性皮炎

E.新生儿溶血症

本题考点: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2.不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原( )

A.ABO血型抗原  B.血清中大量游离抗原

C.共同抗原  D.外源抗原吸附于靶细胞

E.感染或药物导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本题考点: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关键是( )

A.母胎Rh血型不合

B.母胎ABO血型不合

C.父母Rh不合

D.母亲产生抗胎儿红细胞IgG

E.母亲产生抗胎儿红细胞IgM

本题考点: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二、问答题

1.简述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2.对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皮肤试验阳性者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案:

一、1.A;2.B;3.C

二、1.Ⅰ型超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类超敏反应,其特点有:

①反应发生迅速,消退也迅速。②由IgE抗体介导,多种血管

活性介质参与反应。③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无明显组织损伤。④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2.破伤风抗毒素一般是用马血清制备的动物免疫血清,使用时,如患者皮肤试验阳性,可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的方法,即脱敏疗法。其机制是:小剂量变应原进入体内与有限数量致敏靶细胞作用后,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症状。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可使致敏细胞分期分批脱敏,此时大剂量注射变应原即不会发生超敏反应。

(周丽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