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发育较为高等的代表性放线菌,下面以链霉菌为例来阐明放线菌的一般形态构造。放线菌的菌丝根据形态与功能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与孢子丝。各类放线菌能否产生菌丝体,取决于种的特征、营养条件以及环境因子。这些特征,均为放线菌菌种鉴定的依据。孢子形状、表面结构、颜色等均为鉴定放线菌菌种的依据。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_微生物学

放线菌的菌体为单细胞,最简单的为杆状或有原始菌丝,大部分放线菌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无隔膜,菌丝直径与杆状细菌差不多,大约为1μm。细胞壁中含有N-乙酰胞壁酸与二氨基庚二酸,而不含几丁质与纤维素。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是放线菌中发育较为高等的代表性放线菌,下面以链霉菌为例来阐明放线菌的一般形态构造。放线菌的菌丝根据形态与功能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与孢子丝。

(一)基内菌丝

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又称营养菌丝(vegetative mycelium)或初级菌丝(primary mycelium),生长于培养基内,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链霉菌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多分枝,直径常在0.2~1.0μm。有的无色,有的能产生色素,呈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等不同颜色。色素有水溶性的,也有脂溶性的。若是水溶性的色素,则可渗入培养基内,将培养基染上相应的颜色;若是非水溶性的(或脂溶性)色素,则使菌落呈现相应的颜色。不同类型的放线菌基内菌丝的形态特征有所区别,例如诺卡氏菌(Nocardia)基内菌丝强烈弯曲如树根状,生长到一定菌龄后,产生横隔膜,并断裂成不同形状的杆菌体。又如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基丝可与气丝一起扭成菌丝束,屹立在基质表面,恰似刚出土的“竹笋”状,等等。

(二)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又称二级菌丝(secondary mycelium)。由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为气生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气生菌丝体颜色较深,直径较基内菌丝粗,约1.0~1.4μm,直或弯曲,有的产生色素。各类放线菌能否产生菌丝体,取决于种的特征、营养条件以及环境因子。

(三)孢子丝

放线菌生长至一定阶段,在其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以形成孢子的菌丝,为孢子丝。孢子丝的形状以及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随不同菌种而不同。孢子丝的形状有直形、波浪形、螺旋形之分(图1-29)。螺旋状孢子丝的螺旋结构与长度均很稳定,螺旋数目、疏密程度、旋转方向等都是种的特征。孢子丝的排列方式,有的交替着生,有的丛生或轮生。孢子丝从一点分出3个以上的孢子枝者,称轮生枝。它有一级轮生和二级轮生之分。轮生类群的孢子丝多为二级轮生。这些特征,均为放线菌菌种鉴定的依据。

孢子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断裂为孢子,或称分生孢子(conidium)。孢子有球形、椭圆形、杆形、瓜子形等不同形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孢子表面结构,有的光滑、有的带小疣、有的生刺或呈毛发状。孢子常具有不同色素。孢子形状、表面结构、颜色等均为鉴定放线菌菌种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