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质工程硕士教育性质

地质工程硕士教育性质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单独一两个要素不能称之为工程地质条件。性质不良的岩土体工程事故不断、地质灾害多发,常需避开。水文地质条件也是决定工程地质条件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程地质条件_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单独一两个要素不能称之为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自然的地质历史产物,它因自然因素不同、地质发展过程不同而不同,即地质要素的组合情况、要素的性质、主次关系不同。

评判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在于其能否满足工程的要求,即二者的相互作用能否被控制在不危害工程安全和不破坏环境质量的范围之内,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看各个要素的优劣及相互间的配合。

1.岩土类型及其性质

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岩土的类型及性质。坚硬完整岩石如石英砂岩、花岗岩等,强度高、渗透性小、遇水不易软化,性质优良;页岩、泥岩等遇水易膨胀、软化、性质不良;断层岩等破碎岩类对工程也不利;地层中的一些特殊土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淤泥及淤泥质土、盐渍土等对工程也很不利。岩土性质的优劣对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大型、重要建筑物应建在性质优良的岩土体上。性质不良的岩土体工程事故不断、地质灾害多发,常需避开。

2.地质结构和地应力

地质结构和地应力包括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土体结构及地应力等,含义较广,对工程建筑意义重大。地质构造确定了一个地区的构造格架、地貌特征和岩土分布状况。断层对工程的危害甚大,在选择建筑场地时必须注意断层的规模、性质、产状及其活动性,尤其是活断层更应引起足够重视。岩体结构除岩层构造外更重要的是结构面的特征、组数、分布规律和组合关系,不同结构类型的岩体,其力学性质和变形破坏的力学机制是不同的;结构面愈发育,特别是含有软弱结构面的岩体,其性质愈差。岩体的地应力状态、土体结构与地质构造关系相当密切,对建筑物的施工和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对建筑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对线性建筑如铁路、公路、运河渠道以及输油管线的线路方案选择尤为重要。如能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不仅能大量节约挖填方量,减少工程投资,而且对建筑物群体的合理布局、结构类型和规模以及施工条件等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4.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也是决定工程地质条件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水可以软化岩石;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可以改变其物理状态,使其强度降低;动水压力可以促进滑坡的形成,造成流土、潜蚀、管涌、坝基的渗透变形、道路发生冻害等现象。许多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地下水的参与密不可分。

5.不良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现象是指对建筑物有不良影响的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通常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建筑物的安全会造成威胁,有时破坏规模很大甚至是区域性的,例如地震的破坏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在这些不良地质现象面前只注重工程本身的坚固性是不行的,必须充分考虑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到预防为主。

6.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是指供建筑用的土料和石料。为了节省运输费用,应当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用量大的工程尤应如此。天然建筑材料的有无及其质量对工程的造价及环境的治理有较大影响,其类型、质量、数量以及开采运输条件往往成为选择场地、拟定建筑结构类型的重要因素。

以上对六个因素分别来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整体着眼、结合建筑物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