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的基本范畴可以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阶级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等。
(一)社会经济结构
人类社会要生存,首先要发展物质资料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构架出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经济结构的性质和经济结构中其他关系的性质。社会经济结构对于其他社会领域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社会的基础。
(二)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即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它包括政治法律设施,如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部门等国家机器;政治法律制度,指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政治组织,指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社团组织等。社会政治结构集中反映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一定的经济结构服务。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三)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主要是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称思想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以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为主的观念体系。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社会观点和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那些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也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阶级阶层结构
社会的阶级结构是指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结合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指一定社会中阶级构成、各阶级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阶级结构包括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基本阶级是指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那些阶级,非基本阶级是指基本阶级以外的其他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以两大对抗的基本阶级为主组成了社会的阶级结构。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抗的阶级消失了,阶层的分析越来越重要,阶层结构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
(五)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产物。依据人口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特征,可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探求人口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对进行人口预测、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六)民族结构
民族结构是指某一社会中民族成分、各民族所占比重、分布状况和发展程度。每个社会都有多种民族成分,各民族的人数相差很大,如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民族分布是指各民族的居住位置和相互分离或者是渗透的状态。民族发展程度主要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各民族所处的位置及历史过程造成的。由于民族关系在社会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所以社会学非常重视民族结构的研究。
(七)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各种类型的家庭及其内部的相对固定关系。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按照婚姻和血缘关系以及家庭人口要素等指标主要划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四类。通过对家庭结构的研究,可以直观地了解家庭成员关系层次的分布状况、成员之间的联结纽带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王 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