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际关系的自我适应

人际关系的自我适应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近因效应会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影响我们对他人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自我适应_医学心理卫生学导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著名社会学家卡耐基对2 000多名成功的名人做过追踪调查,发现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实践中也发现,人们诉说最多的苦恼是人际冲突。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日趋复杂,而现代人对人际情感的需求又较任何时候更为强烈。因此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社会变迁、环境改变、职业选择,工作和生活适应等,对维护心身健康,重新建立起一个稳定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人们进行信息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多元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人际关系的形式表现为亲密、疏远或敌对等。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整体上大致有三类,一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二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关系,比如同学、同事和各层次的关系;三是陌生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与人的社交能力有关,人的社交能力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主动性、应变性和容纳性。社交的主动性是指同各类人交往的主动程度,社交能力差的人大多缺乏交往的主动性;社交的应变性是指对各类交往情境的处理,处理能力强的人,应变性也强;社交的容纳性是指对各类交往对象、交往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影响社交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个体的认知方式、情绪特征、人格品质以及社交能力等。因此,人际交往状况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一般来说,人际关系好者,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认知、情绪、人格、能力等多是良好的,反之,就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认知因素对社交能力的影响

认知因素包括一是自我认知,二是对他人的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对自己心理状况以及对自己的社会关系的认知。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作用。试想,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身缺点而不见自己的长处、价值,认为自己事事处处不如人,那么,出现在你面前的这个人可能也就是自卑、委靡、缺乏自信、胆怯、不敢伸手与人交往的人。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身的一点短处,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那就会让我们见到一个盲目乐观,沾沾自喜,盛气凌人,自大自傲,不屑与他人交往的人。当你在自我主观评价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相去甚远时,就会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失衡,伴随的就是矛盾迭出,对你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不利。

对他人的认知。在交往中人们利用多种可能的信息来形成的对他人的印象。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认知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他人的认识常常会受到一些心理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偏差。了解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将有助于我们减少和纠正认知中的一些偏差。

1.先占效应 又称优先效应,首次印象,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先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会成为日后交往的基础,对以后的人际交往起指导作用,对人际交往发生很大的定向效应。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效应主要由于前摄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先入为主和泛化(泛化即扩散的意思)作用所致。我们往往会因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好,就会愿意与之交往,反之,则交往中态度冷淡,疏于联络。第一印象是在对某个人原先没有接触,也无所谓认知的基础上获得的,它在大脑中嵌入的程度就比较深。有关此人的后来的信息,都是在这个印象以后输入的,于是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印象的“干扰”,符合的很容易强化,不符合的就会起冲突,只有当后来的感觉强烈到一定程度时,才会突破先前的印象框框,产生新的评价效果。因此说,首次效应在作为正常的交往心理反应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由于首次印象是在信息量不足的情况下获得的,因而它可能是肤浅的、零碎的,甚至是一种与认识对象的本质相悖的假象。生活中不少人上政治骗子、经济骗子、爱情骗子的当,在一定程度上就与首次印象的消极性有关。对某人的第一印象,因为各自的认知水平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人认为好,有的人认为一般,甚至坏,其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价值定向,对人对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比如,有人认为好打扮是虚荣,有人认为是讲究生活品位热爱生活的表现。二是经验水平,人们对外界信息作出判断,相当程度上还是借助于以往的经验水平。如果你曾上过某人当,当再次遇上类似言行表现的人,第一印象大多不会好,反之亦然。三是需要程度,虽然锦上添花不错,但雪中送炭给人的好感则更是强烈。满足需要的程度越大,首次印象就好。总的说来,首次效应,是人们交往中正常的心理效应。一方面,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第一印象认知水平,使第一印象尽可能反映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工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更应该清醒地看到第一印象的局限性,审慎地对待第一印象,使我们的社会交往从一开始就注入理智的因素。

2.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影响对人的各方面的评价。先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其产生的原因在于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清晰,掩盖或冲淡了以往有关的印象。近因效应会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影响我们对他人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3.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月晕效应,是指在看待一个人时有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认识倾向,犹如大风前的晕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也就是说认识一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其他特征被掩盖。类似于影视中塑造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一好俱好,或如一无是处的反面人物,一坏到底。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对那些成绩优秀的人,有人就会认为他刻苦、接受能力强、灵活等,成绩差者则认为不肯下功夫、接受能力差、反应比较慢等。因此人们特别是管理人员更应注意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交往对象,这样才能消除一俊遮百丑、一丑俱丑等由光环效应产生的认识偏差。

4.刻板效应 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在认识一个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并据此进行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看法: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分,运动员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等,这些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固定的看法,是刻板的印象。刻板印象反映了某一类成员的共性,因此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它简化了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判断,促使人们可以较快地适应环境。但是,刻板印象形成的对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看法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它也可以使人认识僵化、保守,若任其发展,可以对人形成偏见、成见,造成交往的偏向、窄向和误向,妨碍人际间的正常交往。世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广泛存在着差异,随着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有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即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人们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聪明、理智地驾驭交往中的刻板效应,发挥其积极的效应,抑制其消极的后果,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

5.投射效应 是与人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意志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倾向。投射效应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别人的喜好与自己相同。其二的表现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人、事或事物,越看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理基础就是这样。而对自己不喜欢的则是满眼缺点,越看越令人讨厌。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要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美化或丑化他人,乐于接受他人之长短,保证交往中对他人认知的客观性。

(二)情感因素

人际关系实质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绪性。人的情绪是以满足的程度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好坏通常可产生两种不同的情感。一种是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能获得各自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间发生并保持亲近的心理关系,就会表现出一种由于人际交往中的肯定、接纳、喜欢、理解所产生的友好、善意等结合性情感。它有助于发展情感智慧,促进人际交往。另一种是如果其中一方不友好、或损害对方利益,双方的友好关系就会中止、疏远或敌对,就会表现出由于否定、排斥、厌恶、误解所产生的分离性情感。它对情感智慧、人际交往起着阻碍、干扰、破坏作用。

(三)行为因素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不但要认识和理解别人,同时还要对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做出反应,如喜欢或讨厌、接近或疏远、肯定或否定等,这些是双方根据交往的愿意相互作用的表现和手段,也就是人际交往中的行为。人际关系协调与否,相互理解、相互对事物的认识和共同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学习、训练、工作、生活等具体活动过程中的互相支持和协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基础或是说理想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志是交往中的相互理解、情感融洽、行为协调,人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更受欢迎,就要及时地、准确地对他人和自己的情绪作出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妥当行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言行。简而言之,就是要了解认知、情绪、行为方式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人际交往中的原则

人际关系如此重要且有诸多的影响因素,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它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两个方面。尊重自己就是尊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感情、愿望、选择、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青年在交往中要谨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贡献也不尽相同,但是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不可因为职务、权力、能力或其他优势而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双方才能进行友好的交往。

2.真诚原则 真诚是人际交往中最喜欢的人格品质。实践证明,真诚是人际交往得到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真诚可使人在交往时有明确的可知性和预见性,给人以安全感。反之,则会让与之交往的人有受到蒙蔽和侵害的可能,可能让人产生受骗的情感体验,有恐惧或不安全感。只有真诚,才能让人放心,别人才会与你推心置腹,赢得别人的信任。在交往中贯彻真诚,就是要表里如一,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这样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人际交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

3.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与人交往时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对人宽厚悦纳。每个人的籍贯、经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个性各异,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都存在一定差异。不要因为他人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而否定、排挤他人。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但是只要这种缺点和错误不影响大局和原则,就要遵循宽容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远大理想的人其胸怀也必然是宽广的。青年人只要从个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跳出来,心里想着集体、别人,就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就能与更多的人建立真挚而深厚的情谊,为自己实现人生目标夯实基础。

4.对应、互利原则 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等都是相互对应的。喜爱别人的人会被人所喜爱,乐于助人的人会被人所帮助,尊重别人的人会被人所尊重,疏远、厌恶别人的也会被人所疏远和厌恶。如果交往的一方只索取,不给予,一味等待他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从来不去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就难以与对方进行正常的交往,交往的双方关系就会疏远和中断。通过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使大家都有收益,彼此情相通、心相连,产生长久、深厚的人间真情。

四、人际交往技巧

善于社交者,不仅仅是敢于交往,更表现在交往的有效性上。要有效地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人际关系,除了要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外,还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交往中主要有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两种,相对应的交往技巧也分言语交往技巧和非言语交往技巧。

(一)言语交往技巧

言语是人际交往中最常用、最重要、最便捷的工具,言语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包括听与说两个方面。善于聆听,乐于交谈,人们才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人际交往。

1.倾听技巧 善于聆听是交往言语技巧的一个重要部分。交往是双向的,讲与听也是一次交谈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听在交往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一是让对方知道你很尊重他。二是了解对方是否理解了你所说的内容。三是获得必要的信息。四是使人际交往更有效,人际关系更和谐。听的方式不同,会影响交谈的效果。最好的方式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投入到对方的情感中,集中精力了解对方谈话的内容,同时还要适当提问、点头、微笑、对视、坐姿等方法来表明自己对其谈话的兴趣。另外,倾听时还要虚心,更不能好为人师,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语,要从聆听中发现对方真正的“弦外之音”,倾听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活动。

2.说话技巧 说话是对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表达。但在交往中常常有人慨叹自己不善言谈或口才欠佳,无法在必要的场合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意见或感情,不能顺利地与人交谈,造成人际关系交往的困难。其实,在与人交谈时,要使别人对自己说的话感兴趣,听得明白,其关键在于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首先,开始前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考虑对方的知识范围、经验、当时的处境以及心情,使话题能引起对方共鸣。其次,说话要符合“省力法则”和“流畅性原则”。即说话要简明、扼要,用最短的时间讲明白自己的意思,避免多余连续重复某些字眼,加入与说话内容无关的字音或口头禅,人为地改变句子,使句子不完整。最后需谦恭有礼,赞扬有度。对领导和长辈使用敬语,给人以尊重之感。朋友间说话用词友善亲切,给人易于接近之感。赞扬他人适时适度,发自内心,易于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强化人际吸引,过于亲切或巴结式的语气措辞,让人产生虚伪之感,甚至难以忍受。

(二)非言语交流技巧

是交往双方通过服饰、目光、表情、姿态、声调等非言语行为和人际距离等进行沟通的技巧。非言语交流是很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主要传递的是情感性信息。它不仅对言语交流起到辅助和强化的作用,有时可以代替言语传情达意,甚至可能传递出言语难以表达的意思。

1.目光交流技巧 目光交流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诚挚的目光反映内心的纯真,目光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沟通。目光的方向、眼球的转动、眨眼的频率都表示特定的意思,流露出特定的情感。柔和、热诚的目光流露出你对别人的热情、赞许、鼓励和喜爱;呆滞的目光表现出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不信服;虚晃的目光则表示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束手无策;目光不定,会让人感到你心不在焉。交往中,适当的目光接触可表达彼此的关注。通常来讲,比较自信的人比缺乏自信者更喜欢主动进行目光接触。但是,目光接触过多会增加对方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眼神的作用万万不可忽视,平时人们可以练习着用眼睛说话,培养自己用眼睛“传情达意”的能力。

2.肢体语言技巧 肢体语言包括体态和身体的动作、手势所代表的含义。在人际交往中,人的举手投足,回眸承盼,都传达出特定的态度和意义。身体略倾向对方,表示热情和感兴趣。微微欠身,表示谦恭;身体后仰,显得轻视和傲慢;身体侧转或背向对方,表示厌恶反感、不屑一顾。不同的手势也具有各种含义,比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皮或搔脖颈表示困惑;搓手和摸衣领表示紧张;拍脑袋表示自责或醒悟;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伸出小指表示轻蔑。手的有些动作容易让人觉得没有礼貌,比如,手指指向对方面部,单手重放茶杯,当着对方的面挖鼻孔、擤鼻涕等。同样的肢体动作,不同角色的人使用,其含义和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朋友之间别后重逢,拉拉手、拍拍肩,通常表示赞许和鼓励;如果下级、晚辈随便与领导、长辈拉拉手、拍拍肩,则被人认为是不尊重。

3.把握谈话时的距离 人都有一种保护自己个人空间的需要。有了这个私有的空间,就会有一种安全感。一旦这个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恼怒。这种现象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个人空间距离的大小与交往的对象、内容、场合和情境有关。一般说来,人们之间的关系越亲密,他们的人际空间距离就越小。心理学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和情境,将交往距离划分为四种。①亲密距离:人际交往中最小间隔,一般在0.45米以内。这个距离属于家庭成员、亲密朋友等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在亲密距离交往的人,相互可挽臂执手,不拘小节,无话不谈,亲密无间。亲密距离具有排他性,没有达到那种亲密程度的人插足这个区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②个人距离:一般在1米左右。这个区域开放性较大,朋友或熟人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③社交距离:交往距离在1~4米,保持这一距离的人们,体现出一种社交性的或礼节性的关系,一般出现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谈话的内容也较为正式和公开。④公众距离:交往距离在4米以上,在这个空间内,人际间的双向交往大大减少,更多的是一种单向交往,如演讲、报告等。

了解交往距离也是很有用的,朋友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若根据当时交往的对象、内容、场合和情境选择相应的人际距离,可以达到较好的交往效果。比如朋友间谈心,平素关系好,谈话时心情不错,内容也愉悦和谐就可选择亲密距离。如果交往者之间平时关系一般,对方心情也不怎样,或需要指出一方的缺点,对其进行教育批评时,选择个人距离效果会更好些。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的把握有赖于朋友们在平时交往中的观察与积累。

五、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以及干预方法

交往能不能顺利展开,有时候是外部条件不具备,有时候是因为我们交往的技巧还不熟,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由于我们不想交往、不敢交往等,一些来自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原因阻碍了我们的交往活动或由于交往活动使人们产生了那样的心理现象,了解这些心理现象或在必要时进行有效干预,将有利于朋友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1.羞怯心理 羞怯是羞涩和胆怯的统称,有这种心理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为过多地约束自己,以致无法充分表达其思想感情,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某种程度的害羞和胆怯,不过有些人表现得特别严重。羞怯心理较重的人还未开口脸就会涨得通红,说话声特别低,心跳加速,低头垂目,遇到问题时一般也不好意思向朋友、领导说明。羞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成长经历或环境影响。由于早期不良经历种种挫折,导致心理创伤,变得胆怯怕生,消极被动。二是自卑等气质原因。由于性格内向,自卑等心理的影响,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我评价过低。三是感应反应。由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感应性反应。年轻人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激素分泌较多,外界刺激促使体内平衡打破就容易紧张,有时会出现冒汗、心慌、脸红等现象。

羞怯心理影响人们的正常交往和心理健康,阻碍自我的社会适应和发展。因此,要学会克服羞怯心理。首先要培养交往的自信心:培养自信心就是要看到自己比别人强的方面,牢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总在那自怨自己不如别人气质好、风度佳,不像别人长得酷酷的体型又见多识广,整体形象综合素质别人都比自己强,于是就自惭形秽,说话办事唯唯诺诺,畏首畏尾,总也不敢说不敢做,使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影响人与人的正常交往。其次就是要充实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的知识,娴熟的交往技巧,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使你在交往中应对自如。因为知识可以提高人的气质,增加人的风度,丰富人的底蕴,爱好可以迅速让你与他人找到共同话题或打开话题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这些都是克服羞怯心理的良策。再次就是要锻炼交往能力。利用人际交往的场所勇敢地锻炼自己,如开会前可以先以书面的形式写出你要说的话、列出提纲,打好草稿渐进式地尝试,通过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就能克服羞怯心理。

2.孤独心理 是因缺乏与人的交流而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这种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一个人独处,而是与人虽有接触,但缺乏真正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其原因在于①环境因素:一种是工作场所人员少,面对的就那么几个人,甚至有的工作是“单打独斗”,寻找沟通对象有一定难度。另一种是客观环境热闹,相对个人而言环境不熟悉,面对的人也不相识,更别说朋友。再一种是环境突然变化,如好友、熟悉的人工作调动等。②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自我意识比较强,希望了解别人内心,也希望被别人接受理解,当他发现人与人之间心理存有差异,现实与愿望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孤独感。③自我评价不当:有的人感觉太差,过于自卑,不敢与人交流;有的人自我感觉过好,趾高气扬,自我为中心,没有人愿意理睬。由此都可能产生孤独体验。

了解了产生孤独的原因,消除孤独就有了方向。消除孤独应该①坚定事业心:有理想、有目标、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有爱有追求的人往往是甘于寂寞的人。“两弹一星”的研制人员,胸怀大志、默默奉献、锲而不舍,凭着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事业的热爱,这样的人就不会感到孤独。②培养情趣:健康的生活情趣是消除孤独心理最有效的办法。在工作学习之余,可以听音乐、阅读等进行自我调适。③参与活动,开放自我:学校、部队的集体活动往往比较丰富,自我封闭性格的人更应把握住这些与外界交往的机会。通过活动,打开胸怀,感受集体的温暖。对于有些不擅长的活动可以学着欣赏或尝试着参与,让他人感受到你的愿望。

3.嫉妒心理 是指在意识到自己对某种利益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嫉恨,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的攻击行为等。产生嫉妒的首要原因是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其次是确定自身价值过程中与他人比较。尤其是比较对象和自己不相上下甚至不如自己时,情绪很容易转化成对别人的不满或嫉恨,或者通过诋毁对方过渡到自我心理的暂时平衡,维护不正常的自尊心。这样,人际交往的气氛就会变得不那么轻松,人际关系可能疏远乃至发生冲突。大家也知道,嫉妒曾吞噬过许多人的灵魂,因此化解嫉妒心理需要我们首先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其次应调整自我价值的确认方式。简单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每个人的优、劣势不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面很多,用统一的标准衡量人的价值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的。再次要善于调整心态。嫉妒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关键在于怎么看待它、对待它。如果面对嫉妒,不反省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是觉得别人使自己难堪了,由此产生痛苦甚至有意攻击他人,交往就会遇到阻碍。相反,如果调整心态,将嫉妒导致的消极心理转化为竞争的动力,就会促使人去打拼、去奋斗、去超越,使自己变得强大和成熟起来。此外,在交往中不但要努力消解自己的嫉妒心理,也要学会减少别人的嫉妒心。与朋友交往时,不要常谈自己得意之事,也不要夸大自己成绩,对待取得的荣誉要谦虚,真诚感谢帮助你的人或真诚地帮助别人,与他人共享荣誉和快乐,以赢得更多的朋友。

4.猜疑心理 就是对他人的言行持有不信任的态度而敏感、多疑。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心事重重,无中生有,总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算计自己、瞧不起甚至诋毁自己等。认为人人不可信。周围的人都当成了对手,处处设防,时时戒备,从而影响与人的正常交往。猜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①认知方式的偏差和错误的思维定势:在考虑问题时,他们喜欢抓住某些负责因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能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事物。②缺乏交流。由于缺乏必要交流,因此缺少相互的了解和理解,使误会更进一步加深,形成多疑心理。③不良心理品质的影响:猜疑心理通常与狭隘的自私心理、扭曲的自尊心,强烈的嫉妒心形影相伴,在这些不良心理的影响下,就可能会主观臆测或空穴来风。④缺乏信任,易受流言蜚语的影响:对朋友缺乏信任,听信谣言产生猜疑心理,尤其在自己未达预想目标时,更容易受干扰。

猜疑心理既伤人又伤己,我们如何克服呢?①培养理智思维,防止感情用事。有许多“我想的”“我猜的”“我估计的”,在揭开的现实真相面前常常就是无稽之谈。但是在“想”“猜”“估计”时由于个人片面的认识,消极的自我暗示,总觉得那些事情顺理成章,铁板钉钉了。因此,克服猜疑心理可以多和人谈,多几个为什么,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保持冷静的态度,客观地分析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走出当局者迷的认识误区。②加强交流,缩短心理距离。交流,可以促进了解,建立互信。交往双方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互相主动敞开心扉,才能增进感情并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消除误会和心中疑团。③改善个性品质。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影响其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方式。狭隘、自私等不良个性会使人将自己的不良心理,投射到被观察者身上,从而产生违背事实的主观臆测和凭空想象。因此,排除不良个性品质的消极影响,消除猜疑心理就要冲破封闭性思维的束缚,加强个性品质的改造,开阔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此外,单位在处理有关人们切身利益等问题时要坚持公开公正和民主原则,尽量减少人们的疑虑。

最后我们将给出简单易行的改进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1.多用心去了解自己与他人的需求。经过了解发现仍无法和某人建立良好关系,也不必自责或遗憾,这是因为彼此的需求无法协调。

2.认清自己所期望的是相似性还是互补性强的人际关系,以便朝那个方向寻求朋友。

3.人际关系最大的障碍是焦虑和不安全感,所以交朋友应态度随和一点,包容性大一点,不要过于采取评价性态度,不要苛求于人。

4.良好人际关系重在坦诚而开放,如果维持适当程度的自我表露,让别人来了解自己,别人也一样乐意让自己来了解他。

5.人际关系基本上具有社会交换性质。任何人不能只“取”而不“给”,也不能长期忍受只“给”不“取”。交友时,应在感情上尽量维持“施”与“受”的平衡,这样关系才能长久而稳固。

6.熟悉度是人际关系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应主动和人接触,增加彼此的熟悉度,要尽量避免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攀交。

7.不要吝啬对别人表示好感与赞赏,因为人们都愿意和喜欢自己的人交朋友。

8.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自己冷淡或不客气,因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我们对别人的态度息息相关,改善人际关系应从改变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做起。

9.对人际冲突应有所准备。要学会用移情的方式去体验别人为什么会这样,正确地理解别人,可以防止发生不恰当的行为,有效地平息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