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
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两股很强的势力,一股是行为主义,被称作第一势力;另一股是精神分析,被称作第二势力。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种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和价值的心理学思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被称作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迅速,很快成为当代西方心理学主要研究取向之一,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产生很大影响,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三大流派之一。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
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和工作中逐渐发现当时影响很大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针对它们的问题,这些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心理学理论,在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批评中发展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一)对行为主义的批评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西方心理学一直以自然科学为榜样,极力借助物理学来建立自己的研究和理论模式,采用研究物质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这种学科倾向在行为主义那里达到了顶峰。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绝对化,以实验方法作为根本的方法,只把可以观察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唯一研究对象,放弃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在行为主义者眼中,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来说,研究人与研究无生命物质、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一些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批评。
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主张在行为主义的S-R公式中应当引入一个O,O是中介变量,代表有机体,即S-O-R。他指出,人格中一切有趣的事情就存在于对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等这些中介变量引起的行为的推论之中。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仅是单一的刺激引起单一的反应,而是受构成完整人格的全部感情、态度和愿望决定的。
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在20世纪50—60年代同斯金纳就自由、教育与人类行为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辩论,他强烈反对斯金纳主张的心理学应当强化对人类行为进行控制的观点。
奥尔波特等许多心理学家批评行为主义模仿自然科学、过分关注客观的、量化的、可验证的方法和动物实验,把方法高于一切,是一种方法崇拜。虽然行为主义运用精确的技术和方法给行为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合法性,但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本心理学家看来,行为主义者不过是一些“技术员”和“设备操作员”而不是心理学家。
布根塔尔(James Frederick Thomas Bugental,1915—)概括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的六个主要区别:第一,对人类本性的正确理解不能只是根据研究动物的结果,以动物研究资料为基础的心理学显然排除了人类心理过程与经验的独特之处。第二,心理学选择研究课题必须是对人类有意义的,而不应仅仅根据它们是否适合实验室的研究和方便数量化。第三,心理学的注意力应当集中于人的主观的内部经验,而不应放在外显行为的要素上。第四,应该承认所谓纯粹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相互影响,不应把它们分开或对立。第五,心理学应当重视个案研究(case study),而不是重视团体的平均作业成绩。第六,心理学应当探索可以扩大或丰富人的经验的那些东西。(1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批评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的注重研究对象的内心活动、研究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论特色。
(二)对精神分析的批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中的许多人都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有交往,他们曾经学习和熟悉精神分析理论,这使得他们对待精神分析的态度与行为主义有所不同。他们比较崇敬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在心理学发展中提出潜意识概念、引入动机理论、维护了自我概念是有贡献的。但是,他们也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并且从以下方面对精神分析进行了批评:
1.反对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决定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潜意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潜意识引起和控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的这种观点,认为不仅要研究潜意识,也要研究意识,意识和潜意识对于研究人格同样是重要的。
2.批评精神分析的性恶论
精神分析理论把人的潜意识看成是黑暗的世界,在那里没有人的尊严,充满了本能的冲动,人性是恶的。弗洛伊德曾经把潜意识描述为非理性的、黑暗的和模糊的。对此,马斯洛指出,潜意识的冲动不一定是疾病、压抑和奴役的,也可以是美好的、漂亮的和必需的。在艺术、灵感、幽默、爱等方面,潜意识也是人类本性的深层核心,人性中也有善的内容。
3.批评精神分析的悲观主义
由于精神分析师是以精神疾病患者或心理变态者为样本来搜集心理学资料的,所以他们把人性看作是恶的,不知道和不关心人的积极的品质和特征,从而把人看作是被动的和无助的,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人本主义心理学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中还有爱、互助、自我发展等积极的潜能,这些潜能更应该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借鉴了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理论,抛弃了精神分析对于人性的消极看法,发展出了关心人的本性、尊严和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学。
(三)人类潜能运动的影响
人类潜能运动(human potential movement)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一种旨在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的社会运动。(14)早在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就提出了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和人类学家米得(Margaret Mead,1901—1978)估计,普通人只利用了其能力的6%。后来,还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的潜能进行了估算,认为人的没有发挥的潜能远远超出人们先前的估算。
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心理学家建立了专门研究如何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的研究机构,这类机构后来成为人类成长中心(human growth center),其目的是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生的意义、增进创造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人类成长中心发展出很多方法,如交朋友小组(encounter group)、心理剧(psychodrama)、训练团体(training group)、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超觉沉思(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人类潜能运动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人类潜能运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社会实践基础,它提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丰富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技术与方法,扩大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与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又是人类潜能运动的理论支柱,它推动这一运动进一步健康而稳固地发展。(15)
二、马斯洛的理论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相信人类本性中存在着一种积极的倾向,它使人健康地向上发展着。所以,马斯洛从事心理学研究一开始就关心一些健康的、有期望的、支配性的样本,直到后来关心最杰出的人物,他一生都在开拓人格研究领域。
190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26年考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著有《存在主义心理学探索》、《理想管理》、《人性能达的境界》等著作。
图4-12 马斯洛(Abranam Harold Maslow,1908—1970)
(一)需要层次理论
1943年,马斯洛在一篇题目为《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的文章里,第一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图4-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提出,人至少有五种需要,这五种需要组成一个等级系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图4-13)。这些需要互相联系并按照优先程度即心理驱力的紧迫性排成一个等级系列,最下面和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如食物、睡眠、性的需要,人首先要满足生理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满足以后,就会出现安全的需要,如住房、储蓄等需要。当安全的需要满足以后,就会出现感情的需要,如爱、友谊、协作等需要。当感情的需要满足以后,就会出现尊重的需要,如希望被人尊敬、晋级、升职等需要。当尊重的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最高追求就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达到自我实现时,人会产生成就感,体验到难以名状的愉悦,这就是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能够作为动机被激励。一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之后,就不再对行为发生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初带有一定的机械性,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出现。对此,一些人曾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人的需要不一定是五个层次,可以少于或者多于五个层次。也有人高层次需要的出现和满足,不一定都要在低层次需要都满足之后。但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人们一般还是肯定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分歧只是体现在对层次的划分上。马斯洛后来修正了他的理论,指出个人需要层次的演进不像间断的阶梯,低一层次的需要没有完全得到满足也可以有高一层次的需要,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只能得到基本需要的部分满足。一种需要得到部分的满足,新的需要就有可能出现,这个人的动机就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这样,马斯洛所描述的需要的发展,并不是间断的、阶梯式的跳跃过程,而是一种连续的、重叠的、波浪式的演进过程(图4-14)。
图4-14 需要层次的演进(马斯洛,1954)
(二)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从个体的主观需要探讨动机,把动机的基点置于需要之上,提出了需要层次说。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成长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人努力的最高境界。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主题,人的生活风格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关于自我实现,马斯洛对之是这样描述的:“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画画,诗人要写诗,否则,他就无法与自我保持最后的统一。一个人可以变成什么样的人,他就一定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个需要,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实现……它是指人希望自我满足的需求,也就是他想成为他有可能成为的一种人:成为一个人有能力成为的任何一种人的倾向。”(16)也就是说,“更真实地成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17)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完满人性(full humanness)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personal potency)或特性的实现。简单地说,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理想时的那种状态。
不少人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只有少数下层需要已经完全得到满足的事业成功人士才能体验到自我实现,普通人体验不到自我实现的快感。其实,按照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理解,自我实现是人实现了自己理想时的那种状态。因此,只有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理想和追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经过努力实现了理想之后,体验到了成功,才会有自我实现的感觉,自我实现是成功后喜悦的心理体验,它使人感到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如果一个人多次树立适宜的理想,又能够实现这些理想,他就能够多次体验到自我实现。马斯洛说:“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而是在任何时刻在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历程。”(18)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19)就是说,自我实现不是难得的体验,只要一个人确立明确可行的人生目标或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努力,必要时修正目标,修正目标后继续努力,在目标实现时就会体验到成功和自我实现。
从动机论来看,马斯洛把自我实现描述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人的内在固定趋势。从人格论来看,马斯洛把自我实现视为健康人格的特征及实现途径,自我实现被定义为人的潜力、才能和天赋的持续实现,人的终身使命的达到与完成,不断地向人的综合与统一迈进的过程。
马斯洛为论证自我实现的理论,又详细地分析了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是:有良好的自我实现知觉;对己、对人、对大自然表现出最大的认可;自发性较强;对工作和事业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较强的自主性和不受环境和文化的支配;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周期性的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关心社会,喜欢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仅和为数不多的人发生深厚的个人友谊;具有深厚的民主性格;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有富有哲理的、非敌意的幽默感;有创造性;不受社会现存文化规范的束缚,进行独立思考和行动。
马斯洛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高峰经验(peak experience)”,这是指当人感到与世界完全和谐时的微妙的瞬间体验,这时人们处于高度自律、自然自在、敏感、忘却时空的境界,这种境界正是在人们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取得成就时体验到的。
三、罗杰斯的理论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中,马斯洛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和基本理论,而罗杰斯的贡献则集中表现在他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商业、司法、国际关系等领域,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美国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美国应用心理学会主席、美国心理学会第55届主席、美国心理治疗家学会主席等。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专业贡献奖。他的主要著作有《问题儿童的临床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来访者中心的疗法》、《心理治疗与人格转变》、《论人的成长》、《学习的自由》、《罗杰斯论会心团体》等。
图4-15 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
(一)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self-theory)是罗杰斯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他认为自我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自我理论也是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基础。
罗杰斯认为,人最初没有“自我”概念,随着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开始区别环境和自我,逐渐把自我从周围世界区分出来并符号化而形成“自我”的概念。自我是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与重要人物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自我的形成,出现了对积极关注的需要,即个体需要别人的关注,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在他人关注的基础上,个体形成了自我关注的需要,即个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态度。
罗杰斯指出,自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自我(subjective self),指人的心理经验和行为的主体,相当于英文“我”的主格“I”。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自我”就是主体自我。另一类是客体自我(objective self),指人对自己的看法,又叫自我概念(self-concept),这种自我是被动者和被观察对象,相当于英文“我”的宾格“me”。
“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础,它有四个特点:第一,自我概念属于对自己的认识范畴,它遵循知觉的一般规律。第二,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有联系的、连贯的知觉系统。第三,自我只是表达那些关于自己的经验,并非指控制行为的主体。第四,自我虽然也包括潜意识的东西,但是主要是有意识的东西,它通常可以为人所觉察。
罗杰斯还对自我概念同“现实自我(real self)”、“理想自我(ideal self)”做了区分。自我概念是个人认知到的自我,即个人的知觉、看法、态度和价值观的总和。现实自我是真实存在的自我,即个体目前的真实状况。理想自我是期望中的自我,即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个体身上和谐一致,是人格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人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他就越感到幸福和满足。反之,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差距很大,他就会不愉快、不满足,甚至发生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20)
(二)人格理论
罗杰斯指出,人格由“经验(experience)”和“自我概念”构成,当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与知觉到的、内隐的经验呈现协调一致的状态时,他便是比较完满的、真实的而适应生活的人,反之,他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状态。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主要包含实现倾向、机体智慧、机能完善者等内容。
1.实现倾向
罗杰斯把自我实现倾向(self-actualization tendency)又称作实现倾向(actualization tendency),即有机体具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罗杰斯相信实现倾向不仅是人类的本性,在更普遍性的意义上,实现倾向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均有一种内在的倾向,促使个人探索环境、学习知识,并致力于追求更能发挥自己的功能、更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这个过程,罗杰斯名之为实现倾向,它是根植于个人内部的一种能力或倾向,不论个人是否能够觉察到,它都能产生作用。
2.机体智慧
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本身的自发反应,往往比理性思考更符合该有机体物种的本性;在反映本性的要求上,有机体的身体比他的大脑往往更可靠,这就是机体智慧。个体凭借自身的机体智慧来估价什么是符合实现倾向的,什么是阻碍实现倾向的。那些同实现倾向一致的体验令人满足和愉快,因此个体就倾向于接近和保持它们;那些同实现倾向相矛盾的体验令人不快,个体就倾向于回避它们。机体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实现倾向的一种反馈机制,它保证个体总是去追求那些与实现倾向相一致的需要的满足,自动地按照实现倾向的方向去生存、去发展。因此,人不是被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只是帮助人的潜能现实化。咨询师不应该以指导者的身份自居,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咨询对象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要成为咨询对象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3.机能完善者
罗杰斯把能够充分发挥机能、展现真实自我的人叫做“机能完善者(full functioning person)”,机能完善者是他倡导的人格模式。他认为自我实现倾向是生命的驱动力量,它使人更加特异化、更加独立、更具社会责任感,成为“机能完善者”。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者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它是一个人的方向,而不是一个人的目的。自我实现处于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中,永远不会终止或静止,这个指向未来的倾向,推动着个体不断发展。机能完善者像一个小孩,他按照自己的机体智慧而不是外在的价值条件来生活,他的幸福不是个体生物性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目的的实现,而是积极参与实现倾向、前进于持续不断的奋斗中。
罗杰斯指出机能完善者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机能完善者能够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任何经验,也就是说,他们不需要防御机制,不会拒绝和歪曲经验。他们的一切经验都能够被准确地符号化而成为意识。第二,机能完善者的自我结构与经验能够协调一致,并能够应付变化以便同化新的经验。第三,机能完善者以自己的实现倾向作为评价经验的参照系,对强加于世人的价值条件不屑一顾。第四,机能完善者相信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经验和行为给予积极肯定,感到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所希望的一切。人的心理越是健康,他体验到的自由度就越大。第五,机能完善者乐意给予他人以无条件的尊重,同情他人,为他人所欢迎。
(三)对心理治疗的贡献
罗杰斯以他的自我和人格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又帮助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的理论。
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杰斯于1942年首创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在治疗领域的体现,是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这种疗法主张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最佳的心理环境,促进来访者动员自身力量进行自我理解,改变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心理健康。来访者中心疗法在发展过程中先后有三个名称,最初为“非指导治疗法”,1951年改为“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法”,1974年更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
交朋友小组疗法(encounter group therapy)又叫做会心团体疗法,是罗杰斯极力倡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他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交朋友小组的运动中,亲自担任交朋友小组的领导人,与同事们一起推动这个事业的发展。交朋友小组疗法是自我发展疗法(self-developmental therapy)的一种形式,是以人为中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改变其适应不良的行为或解决其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试图创造适当的人际环境,使小组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消除心理障碍,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四、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其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突出了人的本性和人的价值。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精神分析把病人与正常人等同起来,用潜意识取代人的心理活动;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走向了环境决定论;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模拟人的心理,把人等同于机器。这些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在研究心理学时,事实上在不同程度上都离开了对现实的人的心理的研究。人本主义理论指出了它们的缺陷,把人的本性和人的价值提到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位置,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突出了人的动机和需要对于人的心理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的价值,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并且对人的需要划分了层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使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强调实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主张在心理学研究中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建议把客观的实验方法与主观的经验方法相结合,认为这样的研究方向更能真正把握人的心理。马斯洛指出,客观性并非只有实验方法才能达到,心理学家可以像母亲了解孩子那样不用实验方法达到另一种客观性。
第四,开创了新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途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正常心理和病态心理,强调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责任,强调人自身的洞察力和主观能动性,主张调动人格中原本存在的积极向上的东西。实践证明,这一切确实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罗杰斯在开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创造团体治疗的新形式、建立良性互动的咨访关系、使用现代化治疗工具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本主义理论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也存在着下面一些明显的缺陷:
第一,人本主义理论虽对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们往往把个人价值放在首要位置,过分突出“自我”而忽视了社会因素。个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自我的努力固然重要,却也受社会环境制约,不可能有脱离社会环境的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
第二,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人的能动性,然而忽略了大部分来访者是知识不足、缺少主见的意志薄弱者,因而无条件地尊重每位来访者的所思所感,不加任何评价和指导,有时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加重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使其对情绪、行为的改善失去信心。人本主义疗法缺乏主动性与介入性,是它的一个缺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