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挫折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挫折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时间:2023-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拥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挫折教育中的指导作用_思想文化新论

梅宗奇 王 静[1]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其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挫折教育中的指导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挫折;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社会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为建设和谐校园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指当代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能够躬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1]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认同的,但对其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践行情况也不太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数大学生是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报道中知晓马克思主义的,只了解一些简单、表面的内容,很少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虽支持、赞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程度并不高。

第二,大部分学生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个“共同理想”的真正内涵没有正确理解,只是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强调的,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内容。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多数同学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期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并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赞同态度。在新时期,怎样叫作爱国,如何爱国,值得我们思考,而如何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也是我们亟须探索的问题。同时,在具体实践中,多数学生仍缺乏改革创新精神。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大多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但因有些学生只停留在认知上而不付诸行动,再加上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仍会存在道德失范的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挫折心理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理想信念,是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先导。理想是同奋斗目标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则是人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坚信不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况。所以,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向往与追求的美好,是人们生活的指南针。它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体现,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2]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同时,大学生思想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前途,愿意为国家兴旺和发展作贡献。但是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考虑问题、做事情比较功利等问题。”[3]综合起来,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理想信念抱功利主义态度。主要体现在部分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具有明显的功利化趋势,过于强调实际功用,过分强调片面的个人理想等。他们看重物质享受与个人发展,认为人活着就是为自己,忽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用。另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物质利益重视的现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大学生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贪图享受,认为“金钱至上”,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出现了信仰上的危机。他们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将承担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历史使命的责任抛之脑后,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第二,缺乏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拥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追求。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不少大学生不仅对社会主义前途态度消极,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甚至对个人的前途也缺乏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意志力、自制力薄弱,在重大问题面前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大学生挫折心理现状

抗挫折能力差是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面对诸如学习或生活遇到困难、感情遭受失败以及就业不如意等挫折时,往往会极度消沉、不知所措,甚至选择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当前大学生中常见的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四类:

1.学习受挫

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自身的能力要求很高。与以往高中的应试和填鸭式教育不同,大学老师主要对学生起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这种由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方式,有些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适应,结果一到期末考试,经常会有学生几门功课不及格,这给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造成很大压力,甚至会有一些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对学习产生厌烦和倦怠心理。

2.人际交往受挫

进入大学后,因为要适应新的环境,离开家到外地求学而产生的孤独感往往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时被父母过分保护,不太愿意为他人着想;另一方面,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好是已经迈向成熟但又不够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敏感、多疑等方面的性格特征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更易产生挫折。

3.感情受挫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谈恋爱是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因示爱不成或失恋而想不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这类学生往往只能享受爱情的甜蜜,却承受不了失恋的痛苦,不能及时调整失落的情绪,不愿正视现实,往往陷入自暴自弃的情绪里,一味地沉沦,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甚至因绝望而轻生或伤害他人。

4.就业受挫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些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常常感到失落、难以接受。一些大学生在屡次求职失败后,感到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对择业失去信心,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最终走向极端。

三、对大学生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理想信念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振兴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青年时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与否。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关系到能否实现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要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当前大学生遇到的种种挫折以及受挫后的消极反应,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为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生存力和竞争力,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正确心态和预防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4]挫折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在学习与生活中遭遇挫折是正常的现象。只有勇敢面对挫折,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其负面的影响,形成抵抗挫折的能力,挖掘自身潜力去战胜挫折,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才能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弱,就容易被挫折打倒,被消极情绪控制,容易在困难面前悲观消极、怨天尤人,甚至伤害自己或攻击他人。当代大学生大多自我评价偏高,对生活的期望值也很高,当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而且在遭遇挫折时,由于缺乏应对经验,由挫折产生的负面效应就会更大,抗挫折能力差成为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研究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意义重大。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加强理想信念和挫折教育

(一)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人生道路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精神支柱。当人们坚定地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任何困难。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就能够妥善地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引导大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知

“人生随处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从哲学的角度看,挫折与成功,失败与胜利,逆境与顺境都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挫折可以转化为成功,失败可以转化为胜利,逆境可以转化为顺境;反之亦然。越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其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也往往越多。所以,大学生应辩证地看待挫折,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挫折成为自己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5](9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即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因此,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有利于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自立、自强、自信、自尊,战胜挫折,早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5](98)

(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抗挫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标准、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新时期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是我国当代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6]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至关重要。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必须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努力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需要。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大学生要想把自己造就成为栋梁之才,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越挫越勇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以及对待学习、工作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培养宽阔的胸怀、达观的态度,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磨炼大学生的意志,指导大学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增强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强责任感,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意志品质、道德品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得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以积极的心态、坚韧的意志面对、战胜挫折,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教育工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尊重传统教育方式的前提下,拓宽思路,积极创新,力求全方位地开展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这才是我们进一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青耀,周瑛.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

[2]毛俊.浅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科教导刊,2010.

[3]刘永吉.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4]宋斌,陈友银.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6]吴远,郝文清.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99.

[7]马苑萍.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注释】

[1]本文为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思政专项课题成果。
梅宗奇(1955—),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授,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王静(1988—)女,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