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航天技术相结合并由计算机实现其控制的先进通信方式。它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相互通信。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积(区域)大,通信传输距离远,通信频带宽、容量大,通信线路稳定、质量好,建设成网快、机动灵活,可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连接,通信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诸多优点。
卫星通信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6年至1964年。1946年英国空军雷达军官阿瑟·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地球外的中继站》一文,最早对利用卫星建立全球通信提出了科学设想,之后的近20年中,美国、苏联先后研制出低轨无源、有源及准同步实验卫星,实现了设计、发射及与航天飞行器进行通信的功能,当时还没有提供商业性服务。第二阶段始于1965年,由国际卫星通信组织(INTELSAT)的同步卫星提供全球商业服务,主要用于传输干线电话、传真和电视信号。第三阶段大致从1973年到1982年的10年时间,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是提供电话、电视和一些基本数据业务的传输服务,并提供了移动卫星服务业务。第四阶段是从1982年开始到1990年,由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一些国家电信业务的开放,一方面卫星通信被逐步应用于专用商业网中的数据网、数话兼容网,提供视频和音频压缩的传输服务。另一方面,卫星直播业务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利用卫星可以播放大量的电视节目。这一时期,小站设在用户端的VSAT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公众电话、数据网、信息服务网、银行、证券、民航、石油、海关、交通、军事、教育、新闻、医疗和经贸等专业网。第五阶段为1990年起至今,卫星通信领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新时期,LEO、MEO和混合式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全球电信网,以满足宽带和移动用户的各种需求。尤其是IP/ISP技术、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给传统的卫星通信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卫星通信的应用及业务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
目前,在传统卫星通信业务继续应用的同时,非对称Internet接入业务、交互式卫星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双向卫星会议电视、电子商务以及寻呼卫星覆盖等业务已在和正在应用实现过程中。
卫星通信的发展离不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对各种通信新业务的需求,技术与业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了卫星通信和应用的发展。随着通信卫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通信新业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拥有独特优势的卫星通信,其应用领域和业务范围将更加普遍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