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翻译亟待规范化
卢芙蓉,杨胜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430022)
摘 要:中医药疗效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认可,中医在国内外交流学习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是文化知识交流的桥梁。因此,中医药如何进行规范化翻译,直接决定了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交流的效率。无论是民间的学术机构,还是官方的中医药管理局,均应尽早行动,制定出版相关指南性文件,推动中医药翻译规范化。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化;规范化;中医英语
Title:Standard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s Urgently Needed
Abstract: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received world-wide recognition,and the exchanges of TCM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ore and more frequent.In doing so,English is indispensable and has been used as a bridge dur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standardization of TCM translation largely determines the efficiency of worldwide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CM.Either civil or official academic institutions should make guidelines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CM transl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internationalization;standardization;English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数千年来在维护中华民族身体健康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西医传入我国后,中医药仍然在人民卫生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预见,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药的疗效得到世界范围内肯定,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各行各业国际化和全球化,中医药也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的过程,是中医药与现代西医药融合的过程,是语言工具转换、技术方法转变、理念意识转变,最终达到标准统一的过程[1]。这就决定了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艰苦的交流与沟通工作。而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医文本需要被翻译成英语作为桥梁和纽带,中医翻译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医英语的学科建设,因此中医翻译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随着中医对外交流的蓬勃发展和世界上兴起的中医热,中医药院校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国外留学生的面孔越来越多。在西医院校,选修中医学的留学生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在授课过程中,中医药的英文表达由于未形成统一,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很多学生慢慢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2]。同时,国外很多院校也开设中医课程,甚至开办中医院校。许多中医界人士,远赴海外讲学。中医药的英文表达方法,也为这些“中医外教”造成很多困扰。
虽然中医药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但是因为其作用机制不明,疗效无大型临床试验的证实,从而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是总结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各种形式的研究论文,与世界范围内分享中医药研究成果。国际期刊往往发表英文文献,而中医药由于翻译不规范,导致很多重要研究没有得到大范围认可。例如,著名方剂黄连解毒汤,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出现的翻译方法有:Huang-Lian-Jie-Du-Tang[3]、Huanglian-Jie-du-Tang[4]、Huang-Lian-Jie-Du Decoction[5]等三种以上,造成国际交流困难,以及文献检索时不全等现象。因此,中医药翻译的不统一严重阻碍了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交流与推广。
目前,中医药翻译的困境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导致“百家争鸣”,缺乏一个统一的文本。中医专业术语、方药、病症等语言的特殊性,使其无法在英文中找到一一对应的翻译词汇,是导致目前“百花齐放”的客观原因。而中医界学者在中医翻译主观上认识不足,关注不够,是目前这种局面的主观原因。因此,从前者来讲,应加强中医文化与哲学的深入研究,将中医术语分门别类,从中医词汇中找出规律性,进行统一规范命名,并进行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推广。从后者来说,中医界学者应该投入更多精力,重视中医翻译工作。无论是官方机构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机构,还是民间学术机构如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都应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来推进中医翻译事业的进步。
当然,目前中医药翻译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1996年年底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成立,分会秘书处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该学术机构为中医药翻译作出了大量工作。如果官方能够出版一份指南性文件,规范中医术语翻译,将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打开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兰凤利.论中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与中医英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68-370.
[2]李永安.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5,15(2):27-29.
[3]MA Z,OTSUYAMA K,LIU S,et al.Baicalein,a component of Scutellaria radix from Huang-Lian-Jie-Du-Tang(HLJDT),leads to suppress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human myeloma cells.Blood.2005,105(8):3312-8.
[4]HWANG Y S,SHIN C Y,HUH Y,et al.Hwangryun-Hae-Dok-tang(Huanglian-Jie-Du-Tang)
[5]extract and its constituents reduce ischemia-reperfusion brain injury an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rats.Life Sci.2002,71(18):2105-17.
[6]LU T,LIANG Y,SONG J,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erberine and palmatine in rat plasma by HPLC-ESI-M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reparation Huang-Lian-Jie-Du decoction and the pharmacokinetic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J Pharm Biomed Anal,2006,40(5):1218-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