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选择不一定就对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如果第一只羊跳了过去,那么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如果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但实验开始后,松毛虫只知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最终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动物如此,人也并没有高明多少。但是正如前面我们所论述的那样,羊群效应之所以产生,是与人的理性选择分不开的。
在面临决策时,如果别人选择了“决策A”,那么自己的最优选择也是“决策A”,因为自己有充分理由相信,别人选择决策A是理性的,那自己也不必再去冒险选择别的决策了。
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的条件下,参考别人的做法确实风险比较低。这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尤其有帮助。
当然,对他人的信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
去年秋天,我去了一趟重庆,那是我第一次到重庆。在去之前,朋友告诉我,在重庆一定要去磁器口转转。我在饭店安顿好之后,马上就去了磁器口。刚到就看到有一条长龙似的队伍,我顿时感觉很兴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么吸引人。不过,我远远地就闻到了麻花的香味。走近一看,果不其然,这么多人原来都是在买麻花。其中,“陈麻花”店前的队伍最长,因此我也就顺势排到队伍里面去了。百无聊赖中,就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
终于轮到我的时候,正好麻花卖完了,我只能再等下一锅。不过为了这个口福,我也只能忍受了。当然,我把麻花作为礼品送给家里人的时候,听到他们的赞扬,还是蛮高兴的。
这次经历给我的最大感触是,下次买麻花再也不排队了,随便找一家就好,因为各家的口味都差不多。更让我伤心的是,在当地长大的一个朋友看了我的照片之后告诉我,我买的并不是正宗的“陈麻花”,而隔壁那个没有人排队的“陈麻花”才是正宗的,当地人都在那家买。这家冒牌的“陈麻花”门前之所以排长队,是因为这家的老板经常会找一些人在门前专门排队当托儿。
当时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在长队中等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当我们走到几家店门口时,看到有人在排长队,就知道一定有事情发生。我们会认为他们排队是有原因的,这很正常,因为一般只有口味很好的麻花才值得别人排这么长的队。
当多数人都选择某个店买麻花时,我们最好也选择这个店。因为别人也有选择其他店的可能,但之所以没有选择,肯定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也就没必要冒险了。
人总是觉得他人不会做出无缘无故的选择,于是为了得到相同的回报也就一窝蜂地追随他人进行选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