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回顾和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和确立过程,对于深化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发展历程进行一次探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今后的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模式。
一、什么是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是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其资源配置、生产和产品消费等各方面都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企业或生产单位完全是计划的执行者,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二、计划经济的特征
第一,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财产形态。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和国有化的过程。
第二,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而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第三,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
第四,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
三、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
(一)直接来源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被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所效仿,公认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模式,甚至被抬捧为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新中国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建设经验不足,在很多方面都要向苏联学习。苏联模式主要是通过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种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政府的、完全排斥市场化的经济。当时因为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苏联选择的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国家通过各种强制性的行政指令和国家决议,制订了全盘计划用来指导经济工作。这一经济体制使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高速地发展,在短时期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苏联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与资本主义世界的萧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短暂的成就无一不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得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全盘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理论来源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向共产主义发展的中间阶段,其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理论建设还不成熟。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经济制度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并未就相应的制度建设进行安排。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社会生产方式是将生产资料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有计划的分配。恩格斯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经济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党的组织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是不同的,他们所设想的计划经济是基于西方国家的国情提出的,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因此,从理论角度和指导思想上讲,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联系最直接,是中国共产党的当然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设想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理论源泉。
(三)外部环境
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际形势不乐观,世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充满敌意。中国当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内战过后工业凋敝,百废待兴,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和发展生产。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等政策,使中国缺乏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援和技术支持。新中国唯一能够依靠的只能是近邻苏联,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向苏联靠拢。中国经济由于接受苏联援助,也打上了浓重的苏联色彩,中国也不得不全盘接受计划经济体制。同时综合考虑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计划经济体制正好适应了中国共产党的需要。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结合国际政治和国内社会原因等的考虑,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的唯一的选择。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正式建立。
四、对计划经济的评价
(一)计划经济的优点
第一,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第二,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第三,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第四,指令性计划因集权体制领导而容易贯彻执行,保证按预期计划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建立比较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五,能保证国计民生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有利于解决人民最紧迫的生活需要,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经济,从而稳定社会,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计划经济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它的缺陷和历史局限性。中国随着“一五”计划制定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暴露。
第一,计划经济忽视市场规律,经管形式单一。计划经济形式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借助于行政手段来组织和管理经济,容易造成经济计划与经济运行实际的脱离。经管方式单一化,使经济生活单调和呆板。
第二,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需求。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即是高度的社会化。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且人的需求又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计划经济要求社会成员的需求一致化、一成不变,对于多样性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第三,平均主义严重,压制了人的能动作用。计划经济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国家对企业实行统一收支,企业不承担经营亏损的责任,企业职工的收入不能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这种平均主义严重压制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彻底否定了竞争的积极意义。这种高度集中的僵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正确调节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不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不利于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需要,因而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