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体极化
(一)群体极化的概念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
按照群体极化的假设,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从而最终使群体意见出现“极端化”。因而,按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讨论会使群体的态度倾向朝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
社会极化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普遍存在。社会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学生中亚文化会显著由于大学内部特征共同的同学的相互作用而加强,使学校之间的差异加大。同一个社区,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社会阶层的人群的许多特征,也会由于一个特定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而出现极化,使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距增加。
(二)冒险转移
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决策情境常常是两难的。做出选择的同时也必须付出代价。试想,我们面临一个决策难题,一位青年人身患严重的心脏病,不做手术则去日无多,做手术又有立即丧命的可能。如果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有: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十种情况,那么我们选择哪一种情况呢?我们愿意在冒多大风险的情况下考虑手术呢?
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此类冒险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广泛涉及了投资冒险、赌博冒险、获得成功冒险等课题。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在进行独自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改由群体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如,心理学家柯根等人1974年的一项研究,个人单独决策时,倾向于认为需要有70%的成功把握才能进行投资,而群体决策时所形成的决策把成功的可能性降到了50%。说明群体决策会接受冒险性高得多的决定。
上述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
造成冒险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与个人决策的情境不同,群体决策情境为评价情境,个人需要提出一个为群体其他成员所赞赏的选择。如果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为胆小、保守、缺乏气概。(2)责任分散。群体的背景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责任意识下降的直接结果,是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有关去个性化的研究也证明,行为责任意识下降时,个人会变得敢于尝试通常被自我控制所抑制的行为。(3)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的评价。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人们倾向于对高冒险性的人有较高的评价。日常生活中的斗牛、空中飞人等冒险活动广为人们赞赏,表演者被视为英雄。这样,在人类的文化价值中,高冒险被与英雄气概联系到了一起,从而使人们倾向于鼓励冒险。群体的鼓励冒险倾向,也正是来自于这种文化价值倾向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冒险转移本质上为群体的“极端化转移”。群体决策也要受到决策内容的影响。在有些方面,群体决策的结果,不是更冒险,而是反而比个人决策保守。诺克斯等人1976年的研究发现,在赛马赌博中下注的问题上,群体决定比个人更为保守,押注的数目小于个人决定。不过,无论群体决策的结果是更为冒险还是更为保守,它都是群体极化的结果,使一种观点逐渐成了群体的主导观点。
(三)群体极化的解释
群体极化发生的首要原因是信息的影响。当群体中一种观点获得了最好的支持解释时,会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使他们改变观点,转向支持这种有说服力的观点,使这一观点在群体中出现极化。辛茨等人1984年的研究证明,论据是使一种态度在群体中被极化的重要因素。
在信息影响方面,积极的语言参与要比被动地听别人陈述引发更多的态度变化。格林沃德1978年的研究揭示,积极语言参与可以扩大群体讨论的影响,使人们变得易于接受一种观点而使其极化。个人的投入可以增加人们对一种态度的接受。
群体极化的另一方面的解释,是群体讨论会造成规范性影响,使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去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而又较为极端的人。
二、群体思维
(一)群体思维的表现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就称为群体思维。
从70年代初期开始,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詹尼斯就一直致力于群体思维的研究。他细致地分析了美国各界高层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包括1941年珍珠港攻击中的美国军队不设防,1961年美国对古巴的猪湾入侵,60年代中期的美越战争升级,以及80年代发生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的错误发射等。所有这些,都是因最高决策层的失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詹尼斯发现,在具有高度凝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层决策小组中常常容易出现为保持意见一致,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抑的群体思维现象。根据他的总结,导致决策失误的群体思维有以下八种表现:
1.无懈可击错觉。即过于自信,不认为自己有潜在的危险。詹尼斯发现,出现群体思维的群体都发展到了一种过分乐观主义,使人们看不到外来的警告,看不到一种决策的危险性。
2.合理化。群体通过集体将已做出的决定合理化,忽视外来挑战。群体形成决议后,会花更多的时间将决议合理化,而不是对它重新审视和评价。
3.对群体的道德深信不疑。即相信自己群体的决策是正义的,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不理会外界从道德上提出的挑战。
4.对于对手的看法刻板化。群体思维的卷入者倾向于认为反对他们的人是恶魔,不屑与他们谈判,或认为他们过于软弱、愚蠢,不能够保护他们自己,群体的既定方案会获胜。
5.从众的压力。群体不欣赏不同意见。对于怀疑群体立场和计划的人,群体一直处于反击的准备之中,而且常常不是以论据反击,而是以个人嘲笑使其难堪。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多数人在面对这种嘲弄时会变得赞同群体意见。
6.自我压抑。由于不同意见会显示与群体的不一致和破坏群体的统一,因而群体成员会避免提出与群体不同的意见,压抑自己对决定的疑虑,甚至怀疑担忧是否多余。
7.统一错觉。自我压抑与从众的结果,是使群体的意见看起来是统一的,并由此造成群体统一的错觉。表面的一致性使群体决策合法化。缺乏不同意见造成统一错觉,甚至可以使最罪恶的行动合理化。
8.思想警卫。思想警卫的说法是相对于身体安全警卫即保镖提出来的。群体决策形成后某些成员会扣留那些不利于群体决议的信息与资料,或者是限制成员提出不同意见,借以来保护决策的合法性与影响力。
(二)群体思维的过程与防止方法
詹尼斯认为,群体思维会直接导致决策过程出现缺陷。1977年詹尼斯等人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模型,概括分析了群体思维从原因到后果的各个环节。图7-4为该理论模型:
图7-4 群体思维理论分析模型
虽然心理学家希尔1982年的研究发现,群体决策并不必定带来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在很多条件下,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好。其他许多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是,群体思维的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并造成巨大的决策错误。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无论政治决策、军事决策或经济上大企业集团的决策中,决策智囊团的运用,已成为普遍潮流,因而群体思维的危险也比以往更多。多数国家的高层决策,也是以群体讨论的方式最后形成决议。很显然,有效地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作用,减少重要决策集团的决策失误,无论从群体自身利益,还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利益着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2年,詹尼斯在其《群体决策》一书中,提出了防止群体思维发生的十种具体操作方法。
1.使群体成员懂得群体思维现象,其后果及原因。
2.领导者应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防止形成不成熟倾向)。
3.领导者应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
4.应该指导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
5.时常将群体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分别聚会拟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
6.如果问题涉及与对手群体的关系,则应花时间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方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
7.形成预备决定后,应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8.在决议达成前,请群体之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挑战。
9.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向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反应反馈回群体。
10.用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最后决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