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形势分析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同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和温家宝总理的报告高屋建瓴,明确论述了社会管理的目标、内容、本质、格局、途径和方法,对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就甘肃省实际状况而言,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社会管理效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妥善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冲突与问题,对当前各级政府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甘肃省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下文将从甘肃省的社会管理现实出发,紧紧围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三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管理的八点意见为统领,详细分析甘肃省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一、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现状
(一)社会管理体制格局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甘肃省在中央有关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其具体内涵为:党委领导,党委是领导社会管理的核心;政府负责,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协同,各类中间组织是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公众参与,公众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
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阶层出现了持续分化和利益格局的重构,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现。甘肃省在一些重大事件如2008年陇南市“11·17”事件和甘肃永登县“11·10”出租车司机事件发生后,也采取了许多维护群众利益的措施。在关乎民生的住房、就医、社保、养老、征地拆迁、就业安置等领域,集中精力建立健全群体利益协调机制、民众诉求表达机制、重大矛盾调处机制和公民权益机制,相关的法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或者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短期流动人口,对其管理主要包括人口治安、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教育、计生等不同方面。就甘肃省而言,截至2011年7月6日,全省统计的全员流动人口为236.72万人[1]。目前已实现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PL系统)对流动人口信息数据的实时录入、实时更新和自动汇总,并从6月28日起正式启用《甘肃省流动人口动态专报》,使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应用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和对应督查目标。
(四)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
城乡基层社区是落实各项社会管理政策、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的主要阵地。目前甘肃省基层行政组织共有1350个,其中镇464个,乡762个,街道办事处有124个[2]。甘肃省通过建立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被投放到基层,夯实了基层组织、壮大了基层力量、整合了基层资源、强化了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了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五)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危及人民生命与财产的事件与行为。在生产安全方面,2010年全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712人,比上年下降2.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2人,下降19.2%。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2.83人,增长4.43%。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77人,上升2.67%。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506人死亡、369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94.7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64人,下降20.66%[3]。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04〕82号)已有详细规定,2011年5月份又出台了《2011年甘肃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了对食品源头、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全程监控,预计在年内建成覆盖全省市(州)的14个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和76个食品安全检测室,将实现消费者对食品的快速、方便的安全状况检测。在自然灾害方面,全省对地震、泥石流、沙尘暴等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六)社会组织管理
公民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冠以学会、研究会、基金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联谊会等名称的各种组织,它具有很强的非营利特性、非政府性、自治性、组织性、志愿性等特点。2000年以来,甘肃省的民间社团组织在数量和组织规模上有较大的增长,活动所覆盖的领域也逐步扩大。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甘肃省登记在册的民间社团组织共有10171个,主要有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四大类,除此之外还包括未登记在册的大量的草根型社团组织。各类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教育支持、公共卫生、社会福利、行业管理等偏重于社会服务行业。
(七)信息网络管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甘肃省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为滞后,2010年网民数655万人,网络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24.8%,增速为22.4%,在31个省区中普及率排名为26,网民增速排名为13。目前已经建立了包括每日甘肃网、甘肃新闻网、甘肃飞天新闻网以及各地方政府部门门户网在内的一大批网站,加大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量。
(八)思想道德建设
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既是特定时代精神风貌的总体反映,也是社会统治者阶层价值观念的直接表达。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甘肃省虽然地处边陲,但作为黄河上游的一个文化大省,甘肃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养成了民风淳朴、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陇人品格。目前已形成了“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反映了陇原人民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兰州精神”,形象而又凝练地勾勒出了兰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思想道德底蕴。在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二、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管理总体格局还不完善
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居民的条件不足,基层政府的行政任务繁重,服务能力不足,各种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建设还面临一系列制度的、人员的和资金的限制,普通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还有待完善,参与热情有待提高。
(二)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有待健全
在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集资等等方面,存在与民争利现象,民众的利益和权益受到侵犯的同时,没有形成一个妥善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民众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在利益调节方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综合运作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在利益保障方面,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比较微弱。
(三)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城市融入和公共服务不足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困难重重,多数流动人口尤其是新生代流动人口虽然融入城市的愿望更为迫切,但融入当地社会还存在一定难度,流动人口在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急剧增加,计划生育工作更加繁重。
(四)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不足
从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看,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观念上重管理轻服务,在实践中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管理主体单一,政府包揽一切显得不堪重负;公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不强,社区自治能力不足;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缺乏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
(五)公共安全管理监管力度有待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能力不足
2010年以来发生了几起较严重的事故,凸显了公共安全监管依然存在漏洞,应急能力略显不足。如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16罐区发生爆炸起火事故造成5人失踪,1人重伤;8月15日,甘肃新川肥料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12月20日又发生一起气体中毒窒息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2010年8月7日夜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对当地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
(六)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滞后,民间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足
当前民间组织管理的重要法规依据,主要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三个文件,这些管理条例的登记注册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主管单位,有一定的资金,场所和人员限制。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服务机构注册等条例明显脱离现实,大量的草根型组织被排除在外,要么被视为“非法组织”而取缔,要么是出于政府管理视线范围之外自由放任发展。另外民间组织自身管理的制度化程度不高,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监管机构和正常的行业规范。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民间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公信力也明显不足。
(七)信息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在这方面最大的问题首先是对网络信息的影响力认识还不足。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网络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其次,是对信息网络管理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不高,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还有待健全。由于网络言论的自由度和匿名性较强、主题分散、导向不明,以及网络社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分散、网络色情泛滥、隐私披露、谣言惑众、偏激和非理性、谩骂与攻击、群体盲从与冲动等问题,也给管理部门带来了一系列困难。
(八)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社会领域的道德失范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缺乏振奋人心的精神信念,缺乏基本的同情心,人们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逐渐变得唯利是图,对公共道德秩序普遍表现出漠视,尊老爱幼等传统的社会美德正在逐渐消失,社会底线伦理面临威胁。
三、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1.党委领导。(1)坚持党委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各项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活动,直接服务基层群众,特别要强化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有困难的群众的服务能力。(3)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科学决策,支持政府履行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政府负责。(1)要强化其社会管理职能,积极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能力。(2)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在各项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事务当中,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注意力用于普惠民生方面,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切实对人民负责。
3.社会协同。(1)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2)大力发展各类社会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社会管理,减少党和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3)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分工协作,通过转移支付职能和购买服务政策,政府从过去“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把市场能做的事还给市场,把社会能做的事交给社会。
4.公众参与。(1)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2)在社会治安方面,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和人民调解的成功经验。(3)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坚持政务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4)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公民关心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参与能力。
(二)进一步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
1.完善利益协调机制。(1)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全面了解各类群体利益需求,通过坚持实施政府办实事工程等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在征地拆迁、劳动用工等矛盾多发领域,依托政府相关部门、群众组织、行业协会等搭建平等协商平台,建立和完善利益平等协商机制,保障各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平等对话权。(3)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员工切身利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4)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完善公益法律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完善诉求表达机制。(1)增加利益表达渠道的数量、场所和时间,形成专门的机构,如各级信访部门,在各种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内部成立关乎群体利益要求的接待室;(2)重视和加强弱势群体的话语表达权,积极为其提供行政、司法和道义性援助;(3)政府部门负责人与群众通过开通“面对面”、“某长热线”、“民情直通车”、“行风热线”等形式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4)改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行政作风,坚持政务公开,信息透明,在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中让群众拥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3.完善矛盾调处机制。(1)构建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运作机制。(2)强化从源头上预防纠纷冲突,充分发挥基层社会冲突调节的中心作用。(3)积极做好矛盾积案化解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4)完善街(乡镇)调解、区(县)仲裁、市协调的“三级互动”机制,健全工会、人力社保、司法行政、信访、法院和企业联合组织“六方联动”机制。
4.完善权益保障机制。(1)健全公共政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不断扩大公众参与。(2)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市(区、县)长信箱等诉求表达方式,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群众诉求表达和合法权益保障机制。(3)健全基层信访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信访责任,推进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和包案督导,积极化解突出信访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1)实现流动人口在地域、职业、身份上的同步转换,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2)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3)放宽长期居住且有举家迁移倾向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条件,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4)为外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服务。(5)重点考虑80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职业、社会身份和居住地的转换。
2.建立覆盖全省人口的人口基础信息库。(1)强化基础信息登记,全面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2)加快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信息的采集、更新和维护。(3)通过建立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流动人口的就业登记、居住证申办、居住登记等信息采集联网共享,系统掌握办证人居住、就业、社保、计生、教育等各项信息。(4)加快信息系统在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整合,加强民政、司法、公安、城建、工青妇团等部门组织间的协作。
3.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1)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社会综合管理的大框架。(2)针对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分布状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全省“一盘棋”服务管理机制和人口迁移分布管理机制。(3)加强人口迁移分布的预测、规划和管理。(4)加强流动人口属地管理,积极稳妥地推动户籍改革,实行居住证制度。(5)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综合运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模式,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6)利用互联网络,实现网络化的动态管理,建立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网络社会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的六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加强流动人口的重点管控。
4.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1)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2)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与维权服务,及时化解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赔偿、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流动人口聚居地与周边群众的纠纷、子女就地入学等方面的纠纷。(3)加大对特殊人群特别是流浪儿、乞丐、性工作者、非法传销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群体的管理,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
(四)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
1.建立社区多元治理机制。(1)推进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整体架构,理顺和规范社区组织体系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2)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进社区工作准入制,减轻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3)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健全社区居民自治规章,推进社区自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2.完善基层社会矛盾调处机制。(1)针对直接影响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的一些领域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如征地拆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2)在街道层面建立“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在社区(村)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站,分流调处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一个便捷、低廉的矛盾纠纷解决渠道,做到化解民忧。
3.强化基层街区管理和服务能力。(1)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积极转变政府服务方式,从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素质。(2)重点解决好城乡社区居民在就业、就医、养老、子女入托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目的。
4.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评价机制。(1)大力推广听证会、论证会、居民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畅通民意诉求渠道。(2)政府在立法、决策、执法时,了解社情,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方便群众办事。
5.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服务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以群众为基础,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工作平台,整合“人、地、物、事、情、组织”六位一体工作职责,做到眼睛下看,权力下放,资金下发,服务下移,考核下沉。
(五)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管理
1.各级管理部门要对公共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必须认真汲取教训,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来换取经济增长,绝不能容许以牺牲职工生命来谋求个人利益,绝不能姑息个别人为图财而害命的违法犯罪行为。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检查力度。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检查的通知》精神,加大对煤矿、道路交通、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水上交通、铁路、民航、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水利、电力、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特种设备、民爆器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检查力度,认真开展排查治理,及时消除隐患。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根据2011年5月颁布实施的《甘肃省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78号),对凡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场所和部位安装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
4.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度,加大对不法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建立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加强对食品药品中有害因素的检测和风险交流,对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和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防患于未然。
(六)进一步改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1.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培育各类民间组织,引导其参与和谐社会服务。(1)大力改善“归口管理、双重负责和分级管理”的民间组织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逐步放宽登记注册门槛。(2)通过减免税收、政策扶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积极鼓励其成长,帮助增强非官办民间组织在克服资金方面的困难的能力。(3)通过社会监督、自我监督和行政—司法监督形成良好的行业规范和公信力。(4)通过“清理整顿”的办法坚决取缔各种鱼目混杂违法、反动组织,打击各种以爱心欺诈募捐、侵吞公益资金为目的的不良行为,净化民间组织发展环境。
2.民间组织自身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1)确立组织使命是什么,并将组织的使命陈述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目标。(2)不断提高有效资源动员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3)积极发扬志愿精神,形成制度化的而又有弹性的内部人事、财务和项目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4)通过开展业务培训、边干边学、在优势领域创造和推出一批精品服务项目,树立公益、慈善、志愿和平等的专业服务形象,形成强大的社会公信力。
3.民间组织与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1)通过参与政府基层服务项目,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增强二者之间的合作。(2)民间组织之间在各个领域甚至同一服务领域加强信息沟通、项目合作与经验交流。(3)加强省内民间组织与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绿色和平、香港乐施会、地球之友、亚洲基金会之间的合作。
(七)重视和加强信息网络管理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重点加强甘肃省的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的建设,如甘肃每日甘肃网、甘肃新闻网、甘肃飞天新闻网以及政府部门网站。
2.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对于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信息和重大决策要及时介入,力争第一时间如实发布权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导权,通过快速反应有效减少舆情的负面影响。
3.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做到说真话、及时说、讲主动、讲技巧、不失语、不妄语,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要依靠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依法妥善处置,必要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解答,以稳定社会和民心。
4.扩大主流媒体信息整合能力。通过邀请有关政府官员、相关专家及当事人做嘉宾访谈的方式,通过主流媒体、权威网站把真实可靠的信息传达出去,通过利用技术手段积极过滤不良信息来整合、梳理论坛上杂乱无章的信息,使一些垃圾信息与不适合发表的言论没有存身之地。
(八)逐步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1.重视和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1)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提倡一切形式的真、善、美,反对一切形式的假、丑、恶。(2)在公共行政道德建设方面,坚持讲正义,树正气,负责任。(3)在商业道德建设方面,坚持诚信为本,公平交易,信守合约。(4)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坚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5)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坚持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秩序。(6)在家庭美德建设方面,坚持孝敬父母,男女平等,邻里团结,和睦相处。(7)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坚持慎独克己,正直善良,持志居敬,克勤克俭。
2.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1)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通过开展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3)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人们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4)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积极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5)通过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
课题组成员:海云志刘徽翰
执笔人:海云志
【注释】
[1]甘肃省人口委流动人口管理处,甘肃省流动人口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甘肃日报》2010-08-18第7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3]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甘肃网》,http://www.gscn.com.cn/pub/gssj/sjjd/2011/03/25/1301039205091.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