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邀访盛会共襄盛举

邀访盛会共襄盛举

时间:2023-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电视台的做法,是典型的公共外交中媒体外交的操作手法。在博览会举办期间,东盟各国的媒体进入广西之后,广西电视台积极做好各项接待工作,主动承担起东盟各国媒体和各活动方之间的对接任务。在“两会一节”和泛北论坛举办期间,广西电视台全力配合东盟各国媒体做好相关报道。广西电视台举全台之力,
邀访盛会共襄盛举_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并已成功举办10届,国内外媒体越来越关注广西,特别是东盟媒体的记者深入广西进行采访,对博览会等国际性活动和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积极报道,促进了双方了解与合作。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顺利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风生水起,中国—越南—新加坡经济带战略构想深入人心,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渠道不断开辟,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也更加突出。

广西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就成了联系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永久纽带。通过采访,东盟媒体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了解了广西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全面经济合作。广西方面还迫切希望东盟国家的媒体能大力宣传广西在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就。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广西方面提出的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对于广西的发展和开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邀请东盟国家媒体记者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进行采访报道,广西方面可以收到宣传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宣传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扩大与东盟国家各方面合作的成效。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赋予新闻媒体新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媒体外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考验。广西电视台利用各种合作机制,配合政府外宣和广电部门,邀请东盟国家电视媒体前来广西采访,积极引导东盟国家电视媒体聚焦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为他们前来广西采访盛会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以此扩大广西乃至中国的影响,实现国家利益。

广西电视台的做法,是典型的公共外交中媒体外交的操作手法。经过坚持和努力,这些电视外交的做法收到了显著成效,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持续成为东盟媒体注目的焦点。每年博览会和泛北论坛举办期间,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许多东盟国家记者到广西采访报道,在东盟国家营造了一波又一波的“广西热”,形成了对广西和博览会以及泛北论坛的强势报道。

广西的电视外交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开展:

一、协助政府管理新闻

新闻管理是政策信息的起点,也是媒体外交管道的开端。邀请国外媒体进入中国进行采访,达到媒体外交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国外媒体进行新闻管理。新闻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处理日常沟通问题,主要任务是向外国新闻媒体解释内政外交政策的背景及内容; (2)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反应,主要是对针对本国的错误言论和误导性信息做出迅速回应[7]

第一,在处理日常沟通问题方面。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在自治区广电局和广西电视台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联络部提前制订邀请东盟国家媒体赴广西报道博览会的方案,使开幕前包括领导人时政活动、主题新闻报道和博览会、峰会直播的报道方案都得到确定。在博览会举办期间,东盟各国的媒体进入广西之后,广西电视台积极做好各项接待工作,主动承担起东盟各国媒体和各活动方之间的对接任务。为东盟各国媒体解释活动主题,提供活动主要内容。比如关于“两会一节”,积极宣扬博览会的宗旨是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中国和东盟各国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围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双向互利为原则,以自由贸易区内的经贸合作为重点,面向全球开放,为各国商家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关于“民歌节”,积极向东盟各国媒体介绍广西的特色民歌,宣扬广西的民俗文化,体现广西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精神。在泛北论坛举办期间,则要让东盟各国媒体认识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是以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为目的,旨在搭建一个长期性、开放式的研究、交流和沟通平台,成为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相互交流、共同展望、制定规划、推进合作的场所。

对东盟国家的媒体进行新闻管理,除了要向他们解释和宣传具体的活动主题和内容之外,还应该要向他们解释和宣传当前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比如要向他们宣传中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宣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宣传新时期中国梦的构筑。

第二,在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反应方面。为了保障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进行,南宁市精心谋划,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为博览会提供一流的安全保障措施。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共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全国首创“统一接警,统一处警”的应急联动工作体制和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高效快速的城市公共管理、救助系统;安全保卫工作对“两会一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南宁市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营造中国—东盟博览会食品安全环境;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系统建设;加强医疗急救保障工作。广西电视台积极配合南宁市做好各项应急工作,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进行媒体公关,让东盟各国媒体看到广西南宁有能力承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

通过对东盟国家的媒体进行新闻管理,将他们媒体采访报道的主题取向、内容选择掌握在广西电视台和活动主办方的手中,让东盟国家的媒体采访报道我们想让他们报道的东西,达到媒体外交的目的。

二、配合东盟媒体报道

在“两会一节”和泛北论坛举办期间,广西电视台全力配合东盟各国媒体做好相关报道。在“两会一节”期间,除了对东盟各国媒体进行日常的接待以外,还为他们提供人员、直播设备、资料素材等,方便他们进行采访。广西电视台帮助东盟各国媒体制作播出了博览会、峰会开幕和和领导人会见的消息;东盟各国媒体对博览会和峰会的背景、北部湾经济区的良好发展态势和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广阔前景向全世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推介,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技术设备方面,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时政部记者,全力配合东盟各国记者的工作。在位于会见宾馆一层的广西电视台编辑房,专门为东盟记者准备了打印机和传真机,方便他们打印和传真稿件。在东盟电视媒体的卫星直播车停放地点,也安排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备用。广西电视台的编辑房和东盟媒体的卫星直播车停放点之间有一段距离,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时政部在用车紧张的情形下,抽调了一辆车况最好的采访车停放在指定地点备用,确保东盟媒体的电视记者采制的新闻能及时传送回国。

201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创办10周年。广西电视台举全台之力,对第十次“两会一节”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截至2013年9月5日,广西电视台共播出新闻报道近700条,总时长1500多分钟;播出“两会一节”宣传片1050多条(次)。广西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这些节目为东盟各国的电视媒体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电视素材,方便了他们制作播出电视节目。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是以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为目的,旨在搭建一个长期性、开放式的研究、交流和沟通平台,成为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相互交流、共同展望、制定规划、推进合作的场所。对泛北论坛进行详细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内容,拓展和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推进海上东盟建设,实现陆地合作与海上合作的结合;有利于扩大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创造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共同吸纳与更合理地运用国际资本和外部资源,促进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的国际经贸合作,推动东亚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经济合作平台,促进相关国家加强沟通,消除障碍,互利共赢,有利于区域内各国充分发挥海洋优势和比较优势,互利互补,促进产业转移与分工,合力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加速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拓宽经贸合作的渠道,加速本区域经济的联系,提高相关各国的经济活力和效益。

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对历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进行了及时报道,报道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深入探讨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广西新闻》、《广西报道》栏目都开设了《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 《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专栏进行及时报道,《广西报道》栏目2008年、2009年播出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系列访谈。

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做好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这些报道,给东盟国家的电视媒体提供新闻观点和素材,帮助他们选定报道的主题,将报道的主题集中在加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打造中国—东盟新增长极上。

为了更好的配合东盟国家的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平时广西电视台派出记者到东盟国家进行学习考察,并与东盟国家的媒体达成密切合作的共识。在“两会一节”和泛北论坛举办期间,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派专人和采访组与东盟国家的媒体对接,陪同采访报道,并提供大量新闻素材、传送通道和演播室支持。

通过配合东盟国家的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对他们进行新闻管理,影响他们对“两会一节”和泛北论坛的态度和报道取向,再由他们制作的电视节目在东盟国家播出后,影响东盟国家民众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东盟国家政府的政策,最终达到实现国家利益的电视外交目标。

【注释】

[1]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2]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唐纳德·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舆论季刊》,1972年。

[4]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5]【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6]刘云山:《回顾与展望》,载《求是》2009年第1期。

[7]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