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各方面具体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各方面具体目标

时间:2023-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三五” 时期, 重点抓好媒体融合发展、 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体制改革、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任务,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实现文化小康目标,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为了更精准、 更有效地开展送文化活动,“十三五” 期间进行精准送文艺, 让文艺下乡产生更好的效益。经济乃文化之本, 文化是经济之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各方面具体目标_我国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研究

“十三五” 时期, 重点抓好媒体融合发展、 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体制改革、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任务,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实现文化小康目标,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新闻舆论工作: 推动融合发展,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2016年2月,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 进一步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 职责使命、 基本方针、 实践路径。

核心价值观建设: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所谓内化于心, 就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过去主要是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 24个字、 12个词; 现在应该在形象化、 故事化解读上做文章, 更加生动地展示核心价值观。 所谓外化于行, 就是要推动实践养成。 加强分系统、 分行业的实践, 让各行业、 各系统结合自身特点, 开展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文化惠民: 让群众时时有活动、 低价看演出。 文化惠民是我们践行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抓手, 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 不断扩大文化惠民的范围, 提升文化惠民层次, 老百姓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在文化惠民方面, 首先是抓设施惠民。 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到2017年所有县 (市、 区) “两馆一场” 要全面达标。 在抓好设施惠民、 便民的同时, 还要抓好活动惠民, 让老百姓身边时时有活动, 随时都能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

一是抓好经常性的文化惠民活动。

二是举办高雅艺术惠民展演。 通过财政补贴, 扩大高雅艺术惠民的覆盖面, 让高雅艺术渐渐被更多的市民所熟悉和接受。

三是精准送文化。 为了更精准、 更有效地开展送文化活动,“十三五” 期间进行精准送文艺, 让文艺下乡产生更好的效益。 主要措施是, 直接送文化到家庭, 对象是农村乡贤、 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 在他们家庭办大事喜事的时候, 根据申请免费送戏到家庭。这样可以让他的亲朋好友分享文艺带来的欢乐, 同时又能起到引领风尚、 表彰先进的作用。

文艺创作生产: 关键不在数量, 而在质量精品力作, 是衡量文艺成就的标杆,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关键不在数量, 而在质量。

一是加强文艺创作规划引导。 打造精品戏剧, 推出优秀影视,创作优美歌曲, 策划主题晚会, 举行歌手大赛, 出版优质图书, 举办艺术展览, 开展惠民展演, 办好文艺调演, 组织人才培训来丰富文艺事业, 作为具体的操作抓手。

二是健全文艺创作生产的体制机制。 贯彻中央要求, 推出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振兴戏曲的实施办法、 文学艺术奖励办法等, 完善文艺发展的政策, 引导社会资源、 社会力量向文艺创作生产集聚, 促进文艺的繁荣发展。

文化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 作为一个地区、 民族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优秀文化展现和凝聚的不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 心路历程的铭心印记和对共同情愫的极大尊重、 价值认同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和未来预期的向心力与自信心,更是迎接挑战、 攻坚克难、 笃定前行的韧性与豁达、 执着与坚守的鲜活表征。

人民需要文艺, 文艺需要人民, 文艺更热爱人民。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 关键是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呵护源于基层实践和火热生活的创造精神, 尊重包容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在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过程中的升华感悟与活力展现, 加快培养和壮大优秀文艺工作者队伍, 不断创造有利于有些人才成长成才的社会条件和良好氛围。

经济乃文化之本, 文化是经济之魂。 面对新常态新情势,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首要任务是要坚持爱国主义这一最深层、 最根本、 最永恒的总要求, 切实戒浮躁、 求创新、建队伍, 着力抓好精品力作创作生产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真正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 共同理想信念、 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化和思想领域一元化的辩证统一、 有机结合, 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 特别是要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认识和推进历史与自然、 发展与愿景所赋予的潜质与优势的转化与升级, 切实遵循市场规律, 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盘活优势资源, 夯实基层基础, 完善覆盖城乡、 结构合理、 功能健全、 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着力抓好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加强文化惠民和品牌工程建设, 实施文化 “走出去” 战略, 形成全社会崇尚礼赞先进文化、 向往追求先进文化、 倾心融入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形成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文化创新、 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 有力激发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塑造民族地区的文化品牌厚植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神财富, 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互促共进的新跨越。

“文以载道, 成风化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但也应当看到, 当前一些地区文化建设离群众需要还有不小差距, 建设文化小康, 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和农村地区。

大到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小到一个家庭、 一个个体, 既需要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 也需要良好的精神生活滋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很快, 城市和发达地区文化活动、 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 但在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 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严重短板。 这些地区的文化生活如果不能大步赶上, 就无法达成全面小康的要求。 因此, 推进面向这些地区的精准文化扶贫尤为迫切。

没有健康文化的滋养, 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一些基层和农村地区虽然收入提高了, 但是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的人国家观念、 集体观念、 家庭观念淡漠, 有的人黑白颠倒、 是非不分, 甚至参与到赌博、 猎艳等低俗行为当中, 有的人参与搞传销、 信迷信, 甚至出现整村 “从事” 电信诈骗的现象,等等。

更为严重的是, 共同文化生活的缺失, 还在一些基层和农村地区造成人际关系冷漠, 进而影响到社群关系乃至社会秩序。 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 没有良好的文化滋养, 人与人之间无法形成人文和情感纽带。 近年来, 一些基层和农村地区表现出来的唯利是图、 法治观念淡漠等倾向, 一些地方宗族势力抬头、 甚至出现村霸和黑社会化现象, 都与文化建设的缺失存在很大关系。

基层和农村地区在文化建设推进上之所以困难重重, 究其原因, 一是缺资金, 一些地方将资金大量投入民生改善, 忽视了文化建设。 二是缺人才, 优秀的文化工作者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 基层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 三是缺机制, 一些地方文化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 一说到文化建设就成了土特产展示, 没能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

将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重点, 推进文化精准扶贫, 必须作为一项战略来推进, 必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吸引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要突出文化小康建设的公益属性, 通过政府主导, 来推动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活动的开展, 以及文化人才走下去、 进基层。 更要针对农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 做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推进文化精准扶贫, 关键是要形成机制。 不能时冷时热, 不能搞一阵风、 雨过地皮湿。 要充分调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优质文化资源, 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共享; 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 VR等先进技术手段, 为基层和农村人群量身定制创新作品。 通过常态化开展、 人性化表达, 真正使基层和农村人群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携手共建 “文化小康”。

构筑高地, 产业发展积蓄后劲。 距离实现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一目标时间紧迫、 任务艰巨。 “项目带动是基础、 内容为主是根本、 融合发展是方向、 科技创新是动力。” 优化产业整体布局, 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原创水平, 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 资本为纽带, 促进跨行业、 跨要素融合,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形成资本市场的 “文化板块”, 实现文化产业集聚化、 集团化、 规模化发展。 而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纸、 广播、 电视、 出版的融合发展急需提速。 打造以传统主流媒体为龙头、 融媒体集团为引领、 “三微一端” 为支撑的主流媒体矩阵, 不仅能够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 公信力,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还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构筑高地, 文艺精品百花齐放。 打造一大批具有精品力作, 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高地隆起的重要基础。 不仅要深入实施中原文艺精品创作、 文艺普及、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文艺人才培养、特色文化基地建设等中原人文精神 “五大工程”, 繁荣全省艺术创作, 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艺术领军人物, 还要统筹建设集宣传教育、 文化娱乐、 信息服务、 科学普及、 体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 供给方式、 运营方式, 创造性地开展 “菜单式” “订单式” 文化服务, 实施 “文化+互联网” 计划,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新突破。

“十三五” 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六大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完善;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逐步健全;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取得突破;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切实加强; 群众受益程度不断提高。

“十三五” 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 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公共文化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部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施状况如下: 甘肃省制定了 《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到2017年完成全省6195个贫困村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安徽省建立以县图书馆为总馆、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为分馆、 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三级服务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 “五个一”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老乡的小康生活, 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丰富, 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充盈。 文化扶贫的目的, 就是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平等的文化福利, 进而过上全面的小康生活。

目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科学、合理、 完善的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区域及不同群体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很突出,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文化观念滞后、 文化产品匮乏、 文化生活枯燥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让贫困地区老百姓在文化上 “富” 起来, 是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的重要任务。2015年, 四川省就出台了 《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 把四川省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数字精确到了个位: 到2019年, 完成6242个未通广播的贫困村应急广播“村村响”, 实现11501个贫困村阅报栏全覆盖。

我国文化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 如在发达地区, 少儿舞蹈教育非常火爆, 但在一些西部地区, 相关教育机构几乎没有。 发达地区的家长, 普遍重视孩子的艺术培养。 而在西部地区, 由于经济条件、 历史文化等原因, 一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艺术教育。

大力推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以文化扶贫助推全面小康。 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实施一年来, 各地以建好用好管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抓手, 大力推进文化扶贫、 补齐文化短板。 根据规划, 贫困地区在每个乡镇选取1个村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包含一个文化活动广场、 一个文化活动室、 一个简易戏台、 一个宣传栏、 一套文化器材、 一套广播器材和一套体育器材。 如今, 各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具特色。 在重庆, 寒暑假为留守儿童举办读书活动; 四川、 河北、 湖南等地还依托村文化活动中心, 搞起文明礼仪、 法律知识培训。 去年以来, 我国已经在贫困地区新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约5000个。 未来还计划用两年时间, 实现贫困地区范围内民族自治县、 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展望 “十三五”发展谱新篇。 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发扬资源禀赋, 发挥文化发展潜力。

说起 “小康”, 人们提及最多的往往是人均GDP、 衣食住行等经济指标和直观感受。 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远不止这些, 诚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 “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

“让全体人民 ‘一个都不能少' 地享有均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也是检验标尺之一。”

文化小康, 意味着城乡居民将在 “十三五” 期间, 享有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享有更加多彩的文化生活。

按照 “反弹琵琶” 的思路, 以农民文化乐园为主要载体, 在文化设施最薄弱的村级、 经济基础最薄弱的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 率先展开了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探索。 如今, 农民文化乐园已由一个概念轮廓变成实实在在的思想文化阵地。

引领带动农民文化乐园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向面上拓展; 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整体脱贫行动计划, 在贫困地区实施 “百县万村”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工程, 推动革命老区、 贫困地区、 皖北及沿淮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达标升级。

公共文化服务, 重点在基层, 难点在基层。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 贫困地区, 公共文化服务还不到位, 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对于这些地区来说, 在公共文化投入与建设上, 要 “增量” “存量”并重。 “增量” 应优先解决基层群众最渴求、 最迫切的文化需求,根据实际情况, 科学规划 “送什么”; 同时, 通过文化场馆整体置换, 文化、 科技、 教育、 体育、 扶贫等资源综合利用, 县乡村文化资源流动盘活等方式, 将存量资源注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 实现 “建起来” “多起来” “用起来”。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群众身边的文化设施、 产品和服务多了起来, 但 “供需不匹配” 的问题仍然存在。 让公共文化服务叫好又叫座, 需要深入研究 “群众需要什么、 欢迎什么”, 真正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增加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扎根人民, 扎根生活, 在 “身入” 的同时 “心入” “情入”, 才能以充沛的激情、 生动的笔触、 优美的旋律、 感人的形象, 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突出创精品、 树样板, 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是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也是打造优质惠民工程的重要前提。

突出惠民生、 促和谐,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效化。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 社会和谐之本, 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落脚点。 坚持以群众是否得益、 是否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利用已建好的公共文化设施阵地,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突出文化惠民, 让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一是提升主题教育功能。 重视发挥县乡党委、 政府和村支两委 (社区) 的职能作用, 建立健全文化惠民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机制, 定期组织开展形势政策宣讲、 文体娱乐活动、乡贤文化讲坛等主题教育活动, 推动中央精神和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崇德尚贤, 激发群众爱国爱家的热情。 二是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及有效供给。 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平台和载体, 制定基本文化服务目录, 设置具体文化服务项目, 采取 “订单” 服务, 让群众既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文化 “套餐”, 还可以自由 “点菜”, 从而实现软件与硬件相适应、 服务与设施相配套, 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 三是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素养。 通过举办文化惠民活动, 群众有了自我展示、 文化交流的平台, 催生一批民间文化团体, 引导群众自觉地提高文化素质、 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追求较高品质的生活, 创新了乡村治理体系, 实现了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 达到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把推进文化脱贫作为实施“五大攻坚战”, 建设创新美丽幸福新辽宁的重要抓手,以贫困户精神文化脱贫为目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以 “扶贫先扶志” 为工作思路, 以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 建设、 文明村镇创建和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通过开展宣传、文明创建、文化惠民、民风建设等方式,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建设文化小康,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没有文化的小康, 不是真正的小康。 精神文化脱贫共有四项行动: 一是大力开展宣讲活动。 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宣讲团、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和文艺宣传团四支队伍, 深入贫困村, 大力宣传党的政策, 宣传模范典型, 开展文化活动, 帮助群众掌握政策、 了解信息,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二是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以问题为导向,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 普遍推行 “一约四会”,着力整治在婚丧嫁娶方面存在的铺张浪费、 炫富攀比、 大操大办、薄养厚葬、 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举办道德讲堂, 开展道德评议,再造社区居民公约, 建设农村文明新风尚。 三是全面建设 “美丽乡村·文明家园”。 补齐文化短板,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任务, 即建好管好用好一个农家书屋、 一个村广播室、 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 一条乡村文明街、 一个善行义举榜、 一支乡贤文化骨干队伍、 一个道德讲堂、 一整套乡规民约。每年评选表彰一次 “十星级文明户” 和一批文明家庭。 四是大力实施 “七大” 文化惠民工程。 整合资源, 大力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全民阅读普及工程、 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程、 文化产业带动工程和乡土文化人才建设工程。

2016年是 “十三五” 开局之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所谓 “小康社会”, 是包括贫困地区的全国人民的小康。 它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 也是文化上的小康。 多年来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尤其是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科学、 合理、 完善的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 区域及不同群体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很突出,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文化观念滞后、 文化产品匮乏、 文化生活枯燥。 因此,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文化扶贫工作。

做好 “文化扶贫” 工作, 关键是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精准扶贫” 的要求, 就是要做到 “一准二重三精四实”。

目前全国共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7000多万贫困人口,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因此, 亟须进行 “文化帮扶”, 把群众 “要”文化和政府 “送” 文化匹配起来, 继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 针对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以及多民族杂居、 少数民族聚居的现实状况, 利用现代文化和 “非遗” 等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尤其是强化本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特色, 打造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 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 生机勃勃的当代文化”, 扶持引导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文化扶贫”, 不仅要 “送文化”, 还要 “种文化”; 不仅要“输血”, 更要 “造血”。 一个民族的大厦要有坚实的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全民素质。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就能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转化率、 利用率, 就能推动文化产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变贫穷, 首先要改变贫穷地区人口的素质、 观念, 这就离不开文化。 只有通过普及文化,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和观念,才能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才能真正达到扶贫致富的目的。 因此, 我们在 “文化扶贫” 中, 通过构建公共文化体系、 组织文化扶贫志愿者、 培养当地文化工作者, 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 使文化的种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文化扶贫” 也有一个 “适销对路” “因地制宜” 的问题。 以前, 人们往往会拿些淘汰的东西, 拿些旧衣裳、 旧书籍送到贫困地区, 现在这样做就不妥了。 我认为, “精准扶贫” 对于我们来说,也应当是 “精品扶贫”, 也就是说, 我们要用优秀的各类文艺作品去满足贫困地区的文化需求, 这样才能起到更大的教化作用, 发挥更强的引领功能。 在这方面, 以美术馆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4年, 我国国有美术馆和民营美术馆达500余家。 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美术馆参观人数为1500万人次, 时隔两年就上升到3000万人次。 反映出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 普及艺术的经典, 会迅速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我们的传统文学、 戏剧、 曲艺、 电影等经典文艺作品有着广泛的审美基础和需求, 如果将它们制成适合传播的文化产品, 把经典与公众分享, 将会反响强烈, 产生极大共鸣。

“文化扶贫” 工作容易产生的问题是 “虚” 和 “空”。 为此我们一定要办实事、 求实效, 做到 “虚功实做” “实事实办”。 就美术馆来说, 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 涉及300多家国有美术馆, 现阶段统计, 藏品数量近60万件。 如果将这些藏品有计划地实施展示和传播, 其产生的文化能量是可想而知的。 美术馆的画库不是冷库, 是宝库, 要让这些躺在库房的国宝活起来, 不断向人民献宝, 真正实现国家艺术典藏为全民共享。

我们要在 “文化扶贫” 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加强文化服务标准化、 长效化的机制建设。 二是实行资源整合, 将国家级、 省级、地市级文化资源层层渗透, 充分运用到不同规格的活动中, 发挥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三是组织专家团到贫困地区进行 “经典解读”。四是创新经典资源的数字化文化服务,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文艺经典资源共享。 五是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通过政府采购、 项目补贴、 定向资助、 基金立项、 吸引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开展普及经典项目。 六是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将 “普及经典” 作为 “文化扶贫” 的任务, 作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让我们用文化去 “耕种” 贫瘠的土地, 用文化去 “教化” 国民, 提高素质,用文化服务和文化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扶贫先扶智, 治贫先治愚。 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 把文化扶贫作为治愚扶智、 源头治理、 构筑攻坚新引擎的主渠道和主载体,强力推动贫困村文化阵地 “建、 管、 用” 一体化, 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促进文化与基层党建、 卫生健康、 农技培训相融合, 把贫困村文化阵地建成群众求知的书香之地、 求乐的文化舞台、 求富的智力纽带, 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推动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群众致富技能大提升、 农村习俗风气大改进, 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扶贫的有效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需要补齐贫困这个短板。 而贫困的短板,表面看物质条件贫乏欠缺, 究其根本原因, 还在于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及时跟上, 贫困者自身文化贫乏、 个性懒惰、 缺乏进取心, 才是深层次成因。 因而, 文化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面脱贫的任务还很重, 除了送产业、 造血液, 在扶贫的过程中, 文化绝不能缺席。 因为, 给钱给物资, 虽然是一种扶贫, 但真正促使贫困地区百姓脱贫致富的, 却是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是价值观的共融。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 应当因地制宜, 盘活当地的文化资源, 打响群众文化品牌, 让百姓明确自己的文化特色、 立起文化的自豪感; 要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好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 让村级综合文化中心、 乡镇综合文化站、 县级图书馆、 文化馆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要多为贫困地区送去优秀的文化产品, 使群众既创造文化又享受文化; 要大力培育培养当地文化人才, 同时组织更多文化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参与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是助推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工作, 一方面, 文化扶贫利于建设文化小康, 这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 文化扶贫帮助群众精神脱贫, 获得建设全面小康的精神力量, 智慧力量, 科技力量, 可以有效防范脱贫之后的返贫。

“文化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2016年3月13日在 “部长通道” 表示, 要通过文化扶贫, 最终在“十三五” 末实现文化小康。

雒树刚说, 按照中央要求, 文化部最近专门制定印发了 “十三五” 时期文化扶贫的意见, 总体思路有 “四抓”: 首先抓规划, 要以县为单位规划文化扶贫内容, 体现地域特色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二抓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村级综合文化中心、 乡镇综合文化站、县级图书馆、 文化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第三抓内容建设, 为贫困地区送去优秀的文化产品, 使群众既创造文化又享受文化; 第四是抓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育培养当地文化人才, 同时更多地组织文化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参与文化扶贫。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渐行渐近之际, 必须彻底扭转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思维。 否则, 即便届时我们人均GDP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物质文化极大丰富, 全民医保实现全覆盖, 养老教育资源实现了高度均衡, 但却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小康社会也可能为之褪色, 美丽中国也将难言美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 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 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发展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 积极提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 挖掘和用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精准推进文化扶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 “十三五” 规划, 以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民心工程, 努力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 人居环境美起来、 文化生活美起来。 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 多办好事实事, 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 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提升农村文明内涵。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这句话道出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城乡之间的物质差距可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国家对基层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不断缩小, 但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 同样是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只 “拦路虎”。

如何解决文化小康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怎样实现物质精神 “双轮驱动”? 湖北省针对基层基础薄弱、 文化服务水平和供给水平偏低的问题, 按照深入调研、 样本先试、 重点突破、 精准实施的路径, 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规定的 “文化小康5项指标”, 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三馆一站” 覆盖率和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5个量化指标, 分析年度文化小康监测数据, 在全面小康总体框架中, 文化小康依旧是 “短板”,主要表现为 “三个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 核心指标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平衡。

推动 “物质小康、 生态小康、 文化小康” 三步走, 切实提升村庄环境质量, 并塑造特色多元农村文化, 进一步提升村民文化素质、 文明素养。

以城乡一体化助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城乡一体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相互协作, 优势互补,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 实现城乡经济、 社会、 文化持续协调发展、 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

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 把文化扶贫作为治愚扶智、 源头治理、 构筑攻坚新引擎的主渠道和主载体, 强力推动贫困村文化阵地“建、 管、 用” 一体化, 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促进文化与基层党建、 卫生健康、 农技培训相融合, 把贫困村文化阵地建成群众求知的书香之地、 求乐的文化舞台、 求富的智力纽带, 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推动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 群众致富技能大提升、 农村习俗风气大改进, 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扶贫的有效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需要补齐贫困这个短板。 而贫困的短板,表面看物质条件贫乏欠缺, 究其根本原因, 还在于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及时跟上, 贫困者自身文化贫乏、 个性懒惰、 缺乏进取心, 才是深层次成因。 因而, 文化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中国的发展与更美好的未来已经不仅仅是理想, 而是正在不断实现的景象。 实现文化发展繁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光明在前、 使命在肩。 具有几千年文明史、100多年救亡史与革命史、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史与30多年改革开放史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将迎来伟大复兴的荣光。

加大帮扶力度, 推进精准扶贫, 是缓解贫困、 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中国梦” 的重要保障, 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基层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内容。 一边努力争取投入, 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边积极组织乡村文化活动, 通过文化活动来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 有效提升了基层百姓的幸福指数。

各地乡村文化建设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 也受经济发展不够, 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的影响, 部分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文化事业缺人、 缺钱、 缺设施的尴尬局面。 成为当前农村, 特别是贫困乡村精神贫困的重要部分, 成为当前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阻力之一, 应受到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