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的行业,包括报纸杂志业、影视音像业、出版发行业、旅游观光业、演出娱乐业、工艺美术业、会议展览业、竞技体育业和教育培训业等诸多方面。尽管文化产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竞争要素,也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相对滞后。
新中国成立后,在官方意识形态中,一直将政治、经济、文化并称,表明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并不把文化当作产业来做,也就是说文化活动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注重其意识形态效应。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开表述:文化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营利性是其显著特征;文化事业是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求知、审美等公益性文化需要而展开的一系列非营利性活动,二者构成文化发展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内容。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公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该《分类》认为: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文化产业相关文化服务归类为:一是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文具、乐器、玩具、印刷纸张、书写纸张、空白磁带、空白光盘、电影胶片、照相器材、摄影胶卷、游艺器材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二是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包括:新闻采编设备、广播设备、专业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印刷专用设备、电视机、光碟机、收录机、音响设备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三是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工艺品、摄影作品、专业设计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本书所说的文化产业的外延,与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所涉及的类别基本重合。
尽管国家2000年才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并不意味在此之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一片空白,实际上文化产业涉及的主要领域早就已经存在,如影视文化产业、娱乐文化产业,问题在于:没有将其当作产业来发展,突出其经济效益;没有建立文化产业体系,统筹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太仓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5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即探索、起步阶段;2006年—2009年为第二阶段,即成熟、发展阶段;2010年到现在为第三阶段,即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第一阶段,太仓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文化产业的概念,更谈不上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策略,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的旗帜下发展的。在2005年以前,影剧事业、图书发行、印刷业是太仓文化产业的主要关注点,这从《太仓年鉴》的文化部分内容编排体系上可以得到清晰的体现。另外,尽管将印刷业放在文化编里介绍,但在产业统计时,未将其纳入,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模糊性。
虽然在第一阶段还没有提出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太仓文化产业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98年11月,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太仓市文化发展公司,由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对文化系统内核定企(事)业的国家(集体)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并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公司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了资产、人才、技术的优化组合,是太仓文化产业机制创新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太仓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1999年,文化发展公司确立了一校(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二城(娱乐城、影视城)三市场(演出市场、古玩市场、书画市场)的发展重点和建立人民路高品位文化产业带的发展思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太仓文化产业基本上按照上述思路展开。2000年、2001年文化发展公司各新增资产1000万元,用来拓展演出市场、改善文化培训设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织了“申飞之夜”歌舞晚会、美国“拉斯纽斯”歌舞晚会等7场大型文艺演出,对演出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开办书法、美术、器乐、舞蹈、形体等136个班次的培训班,年培训学员人数达到4000余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01年,文化发展公司启动了影视娱乐城的建设,落实1000万元项目资金,并签订了800万元的民资项目1个。该年《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专版发表了太仓文化局局长吴斌撰写的、总结太仓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文章——《找准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利器——对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太仓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举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省内外近20个县、市到太仓学习、交流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第二阶段为成熟、发展阶段。2006年,制定了《太仓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将文化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进行阐述,并比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太仓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策略,对具体发展路径做了科学的规划,太仓文化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新的发展策略指导下,印刷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得到政府的扶持,发展迅猛:2006年,印刷企业增加到20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2家,产值超千万的14家),印刷业年销售产值11.2亿元,比2006年增长12%;2007年,印刷企业产值增加到17.26亿元,增长率为37.53亿元。2007年启动了太仓文化产业5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是《太仓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具体化,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全面阐述了太仓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方法、步骤。
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南洋广场、万达广场相继落成,这标志着太仓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大广场既是购物广场,也是集休闲、娱乐广场,它将购物、影视、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大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008年,苏州鹞鹰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项目,这是太仓数字艺术产业的重要突破。2009年5月,太仓LOFT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当年就有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艺术设计、文化传播及创意产业周边服务商等相关企业等20余家入驻,并获得江苏省80万元财政资金补贴。太仓LOFT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成功运营,表明太仓文化产业进入集约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阶段为强劲发展的新阶段。第一阶段的探索和第二个阶段的积累,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以来,太仓通过加大政策落实、加强推介招商、强化服务企业、搭建文化产品展示平台等举措,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制作、网络游戏等文化产业。太仓已成功举办三届“创意太仓、活力家园”金秋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节,四次组团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两次组团参加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大批文化产业企业来太洽谈投资。目前,天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已获评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浏河江海文化产业园、双凤渔业文化产业园、沙溪古镇文化旅游、璜泾商务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助推太仓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这一阶段呈现出以下特征:
1.规范产业统计口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2010年6月,太仓文广新局和太仓统计局制定出台《太仓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文化产业统计通行标准,明确了文化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和统计范围,为摸清太仓文化产业的现状、制定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2010年,会同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制定了《太仓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太仓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决定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印刷复制业、演艺娱乐业、新兴媒体业作为太仓文化产业发展六大重点领域,将LOFT文化创意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南洋广场时尚文化园、沙溪古镇等10个项目作为重点发展项目。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从2010年起,相继出台了《关于太仓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太仓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太仓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太仓市文化产业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细则》决定设立8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如文化领军人才的引进、专项引导资金的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11年、2013年各评选出文化产业领军人才1人,2011年选出文化产业重点人才4人,2012年、2013年各5人。
3.加强载体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2010年将LOFT创意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东上海影视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命名为“太仓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完善其基础建设,同年, LOFT创意产业园、科教新城文化产业园成功申报“苏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总投入达15亿元、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的江苏国际创意产业园、科教新城科技信息产业园、软件园二期工程等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为太仓文化产业的更快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2013年天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被评为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江苏省首批文化科技产业园,江苏(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入选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加大传统工艺产品宣传,搭建文化产品展示平台
组织双凤龙狮制作、史仁杰麦秸画、张志强漆画等具有太仓文化底蕴的工艺美术品参加2010(第五届)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扩大了太仓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影响。
5.加大推介招商力度,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近年来,先后举办两届“创意太仓,活力家园”金秋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节项目推介会,签约项目36个,项目注册资本超过36亿元;组团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韩设计论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品牌城市”国际论坛、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等大型活动10余次,并收到良好效果,如在中国(深圳)第七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与深圳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江苏国际创意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8.8亿元,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在首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上,两个项目入选了闭幕式的签约仪式,签约总金额3.73亿元。2013年举办香港·上海·太仓文化产业合作交流会。
6.文化产业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太仓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9.11亿元,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1.38亿元,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4.8%,年增长率超过全国水平,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55亿元,占GDP比重为5.5%,接近上海、湖南、广东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水平。
经过10余年快速发展,太仓逐渐明确了文化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形成了建立在自身文化历史底蕴上、与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较为完善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平台和机制基本建立,为太仓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