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理论

时间:2023-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西方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都对此避而不谈,而直接介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如果不从宏观上去把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则会迷失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每个个体所熟悉的事情。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共同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而诞生的,因此,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其母体学科有着深厚的渊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理论_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所谓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单通俗地讲,实际上就是指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即要给社会心理学下一个定义。但要下一个让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接受的、确切而又严密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事实也确实如此。许多西方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都对此避而不谈,而直接介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然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20世纪50年代教科书介绍的内容和21世纪的教科书可能有很大不同。如果不从宏观上去把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则会迷失研究方向。因此,我们首先要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个体是如何影响这个社会的,社会中的人与人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显然是社会心理学所应研究的问题。除了单个的人,人类社会中还有许多组织,这种组织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总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且这种影响很难直接作用于个体,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社会情境来进行。而在社会结构、社会情境影响人的同时,人也具有能动性,可以反过来影响社会。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正是由人来推动的。人在改造、影响社会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使自己的社会心理产生变化。上述过程也都是社会心理学所关心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从心理的角度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我们如何认识别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和影响,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和影响,人们怎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都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每个个体所熟悉的事情。这初看起来给研究带来了方便,事实上却同时带来很多困难。弗洛伊德曾非常羡慕爱因斯坦,他在给爱因斯坦的一封生日贺信中称爱因斯坦为幸运儿。弗洛伊德对此的解释是,他之所以认为爱因斯坦幸运,是因为尽管当时世界上几乎没人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研究的相对论,但大家都对爱因斯坦表示尊敬,而他所研究的心理学和创立的理论,真正理解的人也不多,可大家都自以为理解了。男女老幼都要对他的理论评头论足。可谓是“画鬼容易画人难”。事实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共同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而诞生的,因此,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其母体学科有着深厚的渊源。关于社会心理学理论,我们主要介绍四大流派,即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观点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56年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73年升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作为一个临床神经病学家开始私人营业,当精神病医师。正是在他给病人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精神分析理论。1900年,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梦的释义》问世,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以后他又相继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文明及其不满》(1920)、《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21)、《图腾与禁忌》(1923)等等。精神分析理论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弗洛姆所说:“如果没有弗洛伊德思想的渗入,西方思想就不可想象。”

精神分析理论从人内在本能来探索人类行为的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受生物性本能的支配,决定个体行为的力量是人的内在生物性驱力而不是外在环境。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极为复杂,在此只选取其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论述。

2.卡尔·荣格和集体无意识

荣格,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是弗洛伊德的崇拜者和学生,但后来因与弗洛伊德在学术观点上存在分歧而分道扬镳。荣格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弗洛伊德则坚持力比多主要应理解为性爱,荣格与弗洛伊德断绝了学术关系,另外组建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他认为集体无意识从来没有在意识中出现过,不是个体习得的,不属于个人所有,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流传下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与观念,是完全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荣格称这种原始心像为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积累的经验,存在同族人的潜意识中,促使个体按照其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无意识原型所决定的。由于集体无意识可用来说明社会的行为,所以荣格的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荣格认为,原型有许多表现形式,但以其中四种最为突出,它们是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妮姆斯和阴影。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他掩饰着真正的自我;阿尼玛和阿妮姆斯是灵气的意思,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双性特征。阿尼玛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阿妮姆斯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阴影是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种族遗传,具有许多不道德的欲望和冲动,最接近弗洛伊德所说的伊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对精神分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推动了精神分析向社会心理学的转向。

3.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阿德勒,也是从医学转业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初,他和荣格共同支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当时精神分析理论的三大家,后来因为与弗洛伊德意见不合,较荣格之前先与弗洛伊德分裂,沿着社会和文化的路线发展了他的个性心理学体系。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性是相当自主的,人是理性动物,人在自主意识支配下,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的行为不完全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社会力量起着更大的作用,只有研究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和他对别人的态度,才能够了解他的行为和个性。这种倾注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态度的研究,最后形成了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时产生感情和发生认同作用的一种潜能,是一种人所固有的社会性动机。社会兴趣本身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与他人合作或帮助别人的态度,对别人的思想、情感和经验的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能力等。阿德勒认为,当人们面对困难情境时,由无力感与无助感交织成一种无法达成目标时对自己的失望心态,即为自卑感,自卑感产生后,会对个人造成一种内在压力,使之在心理上失衡与不安。个人的自卑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生活引起的,或者说是由社会的自卑情结所引起的。阿德勒说,“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我们的目标和动作也是一样,它们的唯一意义,就是它们对别人的意义。”总之,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的重要性,相对否定了生物学的决定因素,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贡献。他的这种态度加强了精神分析中已经增长的对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了它的转向,激发了霍尼、弗洛姆等人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

4.弗洛姆及其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弗洛姆出生于德国的莱茵河畔,当弗洛姆还是一个少年时,就对弗洛伊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定了自己一生的志向。他立志要找出支配个人生活的社会规律,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闪烁着真理之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过时理论。弗洛姆在其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倾其一生的精力,促成了精神分析的转向,建立了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他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精神分析,主要观点体现在社会潜意识、社会自恋、社会性格三方面。

弗洛姆以社会潜意识为基础对整个社会所做的“精神分析”是深刻而富有意义的,他用其毕生的精力,承前启后,为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建成了基本的体系框架,其意义和价值已载入人类思想史的史册。

(二)社会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从外部环境来探讨人类行为的原因和动力,社会认知理论与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相反,它将重点放在了人的主观意识上。认知社会心理学萌生于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才得到进一步发展。1955年5月12日至17日,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举行第一次认知社会心理学学术讨论会,海德、费斯汀格、奥斯古德等出席了会议,两年后他们的论文集《当代对认知的探讨》出版,标志着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真正形成。

社会认知理论并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它只表现了社会心理学家的一种研究倾向,具体内容涉及归因、社会知觉、态度、人际沟通等。较早研究社会认知的是海德,他与勒温建立深交并深受其影响。他认识到认知心理学比行为主义能更好地说明心理现象,1958年他发表了《人际关系心理学》,首先把认知一致性概念运用于社会态度的问题上,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后来他的理论思想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成为社会认知理论的奠基人。

海德开创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他的理论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被纽科姆吸收和扩展,并运用于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纽科姆提出了认知均衡理论(又称交往活动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费斯汀格和沙赫特的认知失调理论出现,成为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成就。20世纪60年代中,认知一致性理论逐渐为归因理论所代替,涌现出一系列颇有影响的理论,如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以及维纳的成败归因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及其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动摇了行为主义流派反心理主义的立场,对意识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有力冲击了一切非理性主义心理学,继承并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在人类行为动力观上实现了理性参照点的转移。在人类行为动力的问题上,经典行为主义心理学直接从外部环境中来寻找,用外在强化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巩固和消除,其他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从人的内在本能、欲望和需求来解释,而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学家则从认知上来寻求人类行为的原因,将人类行为动力的理论参照点从本能、欲望、需求转移到人类的认知上,把人类认知体系的不协调或矛盾的冲突视为人类行为的动力。费斯汀格认为不平衡是认知体系本身固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是行为的动力。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将人类行为归结为不同归因的结果。这种崭新的动力观就从传统的“需求——行为”的动力观转变为“需求——认知——行为”的动力观,这种动力观对动力心理学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现在的行为由过去经验所决定。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将学会特定的行为,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行为将成为习惯。当再次处于同样的环境时,人们倾向于以相同的习惯的方式行动。班杜拉用这种思想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并将其命名为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发生一般有三个机制。第一种机制是联结或称经典条件反射。当“在马路上遇到红灯必须停下来”经过多次反复就成为人们稳定的行为方式,这就是联结或条件反射已经形成了。人不但可以通过联结形成某种行为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联结学会某种情感。在一个人有了一次治疗牙病的痛苦经历后,仅仅提出“治牙病”或者听到钻东西的声音都可能使他感到焦虑。

第二种学习机制是强化,主要是由斯金纳等人提出的。认为人们学会某一行为是因为在该行为之后人们会感到愉悦或需要得到了满足,同时人们也学会避免那些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的行为。孩子帮助妈妈干家务是因为能得到妈妈赞许的笑容。孩子学会不在爸爸生气的时候淘气是因为每一次他这样做,爸爸都会揍他。

第三种机制是观察学习。人们学习社会行为和社会态度是因为看到他人这样做,这即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虽然可以在没有任何外源强化的条件下发生,但是,人们是否学习某一行为也会受到该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的影响。班杜拉认为行为主义和认知论这两种理论都有局限,行为主义理论专注于操作而忽视了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而认知论的方法却把自己沉溺于思想从而脱离了行为,因此,班杜拉把行为主义和认知论两种方法联合在一起,提出了他的观察学习理论。在传统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基于直接经验基础上的,但班杜拉认为,“实际上所有导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即后果而发生”[1]。通过观察学习,人们可以获得大量的行为模式,而不必经过尝试错误过程。

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从注意到榜样到表现出榜样的行为,经历了四个过程,即注意、保持、行为再现、动机强化。班杜拉指出强化在学习中只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引起学习的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总之,在班杜拉的理论中开始注重中介变量中的认知过程,从而也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社会化、行为矫正、自我调节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符号互动理论

米德,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1863年2月27日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还在德国的莱比锡和柏林求学,在那里,他受到心理学家冯特的影响。1891年他在密执安大学与杜威共事,于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直至1931年4月26日逝世。米德生前并没有任何著作出版,但他依然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讲稿和札记在米德去世后被整理和出版,即《目前的哲学》(1932)、《意识、自我与社会》(1934)、《19世纪的思潮》(1936)、《行动哲学》(1938)。这些著作都享有盛名,而且一再重印。此外,还出版了两部书:《米德论社会心理学》(1956年初版)和《米德著作选集》(1964)。

米德作为一名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对人类社会互动基本特征的理解做出了巨大的开创性贡献。他感兴趣的是个人与他所从属的社会集团的关系,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主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分析个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行为所发生的场合都作为某种社会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出现。米德强调,社会心理学所要解决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说明意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要说明,“自我”或“自身”怎样在人的行动中出现。但是,米德的观点有其来源,是在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说,米德的互动理论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位学者的思想,即詹姆斯的社会自我、库利的镜中我以及杜威的心智意识。

詹姆斯是一位心理学家,1890年他把自我概念引入美国心理学。詹姆斯认为自我是我们所有经验的中心,我们把世界分为“我”( me)与“非我”(not me),社会交互作用成为自我概念的关键。詹姆斯提出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他指出“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

库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自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镜中我”。这里“镜”是指社会,社会中他人的姿态,它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并以此来衡量自身。库利认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产生于这种反应之中,只有通过别人的态度,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如何的。人的眼睛是朝外看的,我们的眼睛无法看到自己却能看到他人,只有通过镜子才能看清自己。同样我们无法得知自己是漂亮的、丑陋的、受欢迎的还是惹人讨厌的,必须通过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与反应才能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在这里,他人的态度与反应起到了镜子的作用。我们的自我观念来源于“社会”,没有社会就没有自我,没有相应的“他人”来提供我们的自我形象,就没有“我”。总之,库利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个体间彼此互动,互相体会他人的姿态,进而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我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我们,从中获取自我形象、自我感觉及自我态度。

杜威作为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强调人类同世界的调适过程,人们不断地试图掌握环境中的各种条件,以适应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并且在此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特征。杜威指出,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人类在努力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心智意识,即对环境中的客体进行定义、想象并预演可能的行动路线及其结果,然后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一条有利于调适的行动路线。杜威关于心智意识的概念对米德的思想形成具有深刻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杜威论证了心智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和延续。

米德对以上詹姆斯、库利和杜威的理论进行了综合,将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结构贯穿于社会互动之中,形成了符号互动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1)人类机体生理上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合作,谋求生存;(2)人类机体内和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从这两个假设出发,米德对心智意识、自我、社会进行了探讨,将心智意识、自我与社会的出现和延续进一步贯穿于互动中。

米德的思想对美国当时的那一代社会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统治了当时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并为该系的布鲁默所继承和发展。在布鲁默的努力和推动下,符号互动理论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布鲁默认为,“在非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彼此直接对姿势或动作起反应,在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他们解释彼此姿态,并根据交互作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意义进行活动”[2]。符号互动理论在拥有大批追随者的同时,也被进一步发挥和改造,涌现出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标签理论等,为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