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各类院校学生和国家公务员的要求

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各类院校学生和国家公务员的要求

时间:2023-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国务院、原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陆续在包括各类中专、职业高中在内的各级各类院校、国家公务员开展面向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因此,各级各类院校的学生、党政机关干部应加强普通话学习和训练,使普通话水平努力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各类院校学生和国家公务员的要求_新编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于1994年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决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97年又发出《关于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文件指出:“普通话是以汉语言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宣传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全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因此,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实行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文件还规定:“普教系统的教师以及职业中学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国务院早在1992年63号文件中规定:“职业高中的幼师类、文秘类、公共服务类(旅游、商业等)专业都要开设普通话课程,要把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基本功,认真训练,严格考核;普通话不合格的毕业生,必须进行补课和补考,补考合格后方可发给毕业证书。”教育部规定:从2003年开始,高等院校、中专、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普遍进行普通话培训和测试。

河南省语委在2005年召开的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2005年入学的师范类院校学生,在毕业时要达到二级以上标准,非师范类院校学生在毕业时要达到三级甲等标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党政机关及窗口行业干部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根据国务院、原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陆续在包括各类中专、职业高中在内的各级各类院校、国家公务员开展面向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因此,各级各类院校的学生、党政机关干部应加强普通话学习和训练,使普通话水平努力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