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子女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并分化的,亲子关系是它的动态体现。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分为民主型、溺爱性、专制型和放任型。民主型教养方式普遍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理想的教养方式。在与社区矫正对象家长的接触过程中,笔者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收入、子女气质、依恋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部分家长有良好的意愿,希望采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但是往往实际的教养方式与其理想状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并由此造成家庭问题或亲子问题。
1.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
在民主型家庭中,家长是孩子的朋友,他们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经常给孩子表扬和鼓励。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相应地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无原则地溺爱和袒护子女,事事由孩子说了算,这会使子女养成对抗、蛮横、骄纵、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以自我为中心、较低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等性格。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子女可能无法继续于家庭生活中事事顺心和“我说了算”的状态,进而使他们产生挫折感、自卑感、迷茫或称王称霸的心态,造成了他们或多或少的社会适应和交往问题,而社会适应和交往的问题很可能引起他们的犯罪行为。
3.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
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许多父母坚信这条教育理念。父母大多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过高的期望使他们“恨铁不成钢”,在教养方式不科学的情况下,一旦子女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他们便用棍棒教育的手段,导致子女产生强烈的反感、对立和叛逆情绪。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子女对家庭失去了信心,转而向外界寻求理解、宽容和温暖。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青少年结交了社会不良成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
与前两种父母管束较多的教养方式不同,这种教养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父母对子女放任不管。在社区矫正中,笔者总结出父母采用此种教养方式可能的原因有:父母因工作或事务繁忙而无心或无力管教;父母中一方或双方本身就是社区服刑人员或刑释解教人员,他们起到了负面榜样作用;父母的低期许;父母教养理念的偏差,如子女的错误或问题自然会随着年龄增大而消失,父母无需太过担心也无需过多干涉;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中,子女缺乏关爱;对子女失去信心,放纵不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