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美国学者梅罗维茨也认为,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使儿童“成人化”而成人“儿童化”。然而,如今一些儿童的言语和行为已经与人们印象中的儿童不同了。现在的儿童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了稚嫩的“小大人”,相信每个成年人都有所体会。
稚嫩的“小大人”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第六章 稚嫩的“小大人”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卢梭
我们正处在一个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边界日益模糊的时代。
英国当代媒介教育家大卫·帕金翰曾说:“我们再也不能让儿童回到童年的秘密花园里了……儿童溜入了广阔的成人世界—一个充满了危险与机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电子媒体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能够保护儿童免于接触这样世界的年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来对付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美国学者梅罗维茨也认为,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使儿童“成人化”而成人“儿童化”。[1]俄罗斯著名的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经坦言:“凡事各有其序。勉强的、过早成熟的儿童是精神上的畸形儿。”
曾几何时,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这些词汇总能让人想到儿童。然而,如今一些儿童的言语和行为已经与人们印象中的儿童不同了。现在的儿童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了稚嫩的“小大人”,相信每个成年人都有所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