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深植根于中国沃土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深深植根于中国沃土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其次,初级阶段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定位。所以改革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深深植根于中国沃土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_历史转折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深深植根于中国沃土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个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另一个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即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方法来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两个方面的基本原理辩证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奠定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石

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论述过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目的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这个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述是对社会主义木质最科学、最完整的理论概括。这个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包含三个层次的涵义: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第一个层次。它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得以实现、巩固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所以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具备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所以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无社会主义可言。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第二个层次。它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首先它还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第三个层次。它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结果,是社会主义的目的。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四个字把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了,社会主义真正成了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业。

如上所述,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层次的表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所以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科学、最完整的理论概括。在这三个层次中,小平同志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层次和根本的地位,用生产力把三者贯串起来,形成社会主义这个有机的整体概念。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石。小平同志并把生产力理论具体化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从而使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中,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之中,同时又使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得以鲜明地区别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理论支柱

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是对会社主义基本内涵带有普遍性的理论概括,那么,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却更多地带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性的品格。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则是邓小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根主要的理论支柱。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的历史定位。

1987年8月,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向外国客人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标来制订规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从理论上表明像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普遍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特殊的个性。所以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次,初级阶段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定位。正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再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破除了那种追求“纯而又纯”“一大二公”下的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强调我国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因此,我们不仅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我们的生产关系,分配原则,经济、政治体制等等,不能完全照搬马、恩的那一套,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改革开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邓小平同志一直把改革开放看作是一个整体。他曾说:“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十余年的实践已经显示,改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个层次的含义,从总体上来说,改革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探求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邓小平同志不仅指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阐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什么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结合的道路。所以,改革首先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实践。小平同志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对此而言的。

第二个层次的含义,从改革的方向上来说,并不是要改革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僵化的、不科学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通过对这些具体体制的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改革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第三个层次的含义,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上来说,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筑中的不相适应的局部矛盾进行不断的、自觉的调整,主要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不断的改革,使之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肤。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在探索和创立改革理论上,有两个非常杰出的贡献:

一是创立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改革的理论依据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但由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毛泽东把生产关系当作主要矛盾,离开了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方向,不断地在拔高所有制和“完善”生产关系上做文章。其结果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距离越来越大,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邓小平却抓住了生产力这个主要矛盾,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于是改革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另一个是创立了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史上,邓小平第一次把制度和体制科学地区分开来,创立了“体制”这个理论范畴;并以体制作为中介,用改革体制的办法来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从而既解放了生产力,又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体制的外延就成为“模式”,通过对体制的改革,从而产生了各国不同的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元化,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多元化的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观。由于体制理论的创立,给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具体的着眼点,使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了可操作性。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国之本。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地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十余年来,小平同志不厌其烦地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作为两个基本点写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两个重要支柱。邓小平指出四项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1)四项基本原则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四项基本原则能够维护社会稳定,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四项基本原则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必要的精神文明环境,从而保证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模式。

马克思在晚年曾经指出落后的东方社会必须置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企图通过国家调节下的市场来组织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建设社会主义。但是以上仅是两位革命导师的思想闪光,并未成为实践的现实。自斯大林以后,社会主义各国基本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从此计划经济成为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体制在各国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中,曾经起了用国家权力强制积累资金的积极作用,但以后却越来越显得僵化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情况大致也是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做出了改革的决策,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就我国究竟要确立什么目标模式,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才明确。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的障碍主要是因为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十多年来老是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上打转。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剖析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这两种不同属性但又交织难分的经济现象,从1979年开始一再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的精辟论断,冲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樊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并为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至此才真正解决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空前的创举,不仅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99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