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列宁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太短,也没有留下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探索的成果也是很丰富的,但是他在探索过程中使正确的起点不仅没有能够一贯地坚持下去,而且形成了另外一种思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领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违背他探索的初衷的。因此,毛泽东也没有留下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总之,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但是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的探索。
邓小平从毛泽东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出发,继承了毛泽东没有完成的探索任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回答。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支柱和科学的立足点
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关于社会主义一般的认识;二是必须搞清楚中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也就是要搞清楚中国的国情,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特殊的认识。然后在一般和特殊的认识上,才能够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邓小平明确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刻地说明了我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各种制度、特征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同时提供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观,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最主要功能和最基本价值。所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确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最重大成果之一,是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柱。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我国基本国情的再认识,确认,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较长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至少上百年。这是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水平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的基本路线的时候,就明确界定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不只是明确了一个时间概念,更重要的是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科学的立足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依据这个实际来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方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70多年的历史中,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成为一个通病。在我国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或是因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应有的估计和思想准备,或是虽然曾经有过正确的认识、判断,但却没有能够体现在党的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都曾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有过趋于正确的认识和说法,但一是没有就此统一全党的认识,二是没有能够在党的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上得到体现,更没有形成全局性的战略部署。现在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作为立足点,这就不仅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通过这条路线的贯彻成为全党的共识,而且把这一科学认识充分体现在党的工作的总方针、总政策、总目标和整体的战略部署上。这对于从理论和实践上防止和避免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左”的错误倾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立足点,鲜明地坚持了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对于反对否定社会主义道路、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潮,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果说它着重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那么,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条发展道路,是邓小平从总结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得出来的科学认识。他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邓小平明确提出来搞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呢?邓小平指出:实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整个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又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样就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邓小平指出,中国实现现代化,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目标问题,一是手段问题。关于目标问题,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关于手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实际上已经逐步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个转变,遇到了认为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的障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世界范围经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敢地探索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1979年开始这种探索起,一直到1992年邓小平一直在讲这个问题。他讲的基本点始终是三条:第一条,市场经济是反映现代化大生产规律的一种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第二条,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方法或手段;第三条,市场经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把我们的目标和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途径。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认为是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要搞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越发展,计划经济就越来越不适应。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途径。
四、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总体布局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不仅研究了它的实现作用途径,而且还研究了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实现途径。所以,他在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根本发展道路的时候,就已强调了“两个文明”一起抓。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983年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92年在视察南方时,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方针。越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凝聚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当今世界发生大转折,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错综复杂、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回应挑战,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我们的党;在于我们能否既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一系列事关全局、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又审时度势作出明确果断的决策,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在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搞成社会主义。而人民群众要能组织起来,要能凝聚在我们事业的周围,就需要共产党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这项工程,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设计和总体布局。认真实施这项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引导全国各族人民以崭新的姿态迈向21世纪,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辉煌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体系。这个完整而系统的体系由社会主义革命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论两大部分组成。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建设论。社会主义革命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论,既相互对应,又相互连接,二者一起构成完整而系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9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