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域中亚地域区
这里所说的西域中亚地区,系指今天的新疆及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地区的两河流域及七河流域地区。公元10至13世纪时,葛逻禄、样磨、仲云、粟特、西州回鹘等民族在这里活动并建立喀喇汗王朝、西辽政权。其地理位置及独特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极大的影响了这一地区民族与历史的发展。
一、西域的地理特征
今天的新疆地区历史上称为“西域”,这里山体庞大,群峰耸立,山脉多呈东西走向,荒漠广布,盆地宽大,绿洲点缀其间。
位于新疆东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是阿尔泰山,“阿尔泰”突厥语为“金色”之意,故亦称为“金山”。阿尔泰山全长约2000公里,穿越今新疆、哈萨克斯坦、蒙古境内,位于新疆境内约有500公里,平均海拔2500—3000米,是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蒙古的界山。横亘于新疆中部,延伸到中亚境内的是天山山脉,全长3000公里,宽250—40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3000—5000米,6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位于新疆境内的一段称为东天山,延伸到中亚境内的天山山脉长1200公里,称为西天山。天山,汉文史籍上称为“北山”、“雪山”、“白山”等,维吾尔语称为“腾格里山”。“腾格里”一词源于古匈奴语,除有“天”、“苍天”之意外,还蕴有“天神”、“神祇之统称”等意,自古以来,维吾尔族人民视其为一座至高无上的神山,是绿洲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天然分界线。位于新疆南部的山脉是昆仑山,即古代所称的西域南山。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到今四川西北部,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是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有“亚洲脊柱”之称,是新疆与西藏的界山。昆仑山即“西域南山”,地形险要,其北侧以3000—5000米的巨大落差俯临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南侧以缓坡与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北部相接,并同阿尔金山、祁连山共同构成青藏高原北部的重界山[35],也是新疆南部的屏障。喀拉昆仑山在新疆西南,东与昆仑山相接,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是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界山。帕米尔高原,历史上称为葱岭,是天山、昆仑山、兴都库什山三山结纽处,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海拔多在4600—6300米之间。兴都库什山是阿富汗与尼泊尔的界山。新疆东部与甘、青交界处是阿尔金山。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这三座山脉均为东西走向,将新疆全境分为南北两大盆地,形成了南北不同的气候、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造就了草原与绿洲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
天山以南,俗称南疆,这里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因地处亚洲大陆中心,故亦称为“亚洲腹地”。这里气候干旱少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处盆地中部,而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天山以北,俗称北疆,这里的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噶顺沙漠、诺明戈壁等。发源于天山的伊犁河上游流经北部地区。盆地一般由边缘向中央依次分为戈壁带、绿洲带和沙漠,沙漠与戈壁构成盆地的主要地形。
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地区的东部,在两座天山余脉即博格达乌拉山与觉罗塔格群山间蜿蜒延伸,从东至西约90公里,最开阔处宽度约为50公里,整个地区形成了一片4000多平方公里的平原[36]。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50—960米,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陆地及世界上最低洼的地区之一。有未经河流灌溉的地区,形成了大片辽阔沙漠的黑色碛石地带。
二、西域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由于西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阿尔泰山南坡地势从山脚到分水岭呈阶梯状逐渐升高,山坡上牧草旺盛,森林茂密,山的北坡、东坡自然景观较荒凉,人烟稀少。天山群峰高峻崎岖,崖壁陡峭,有大小冰川6000余条,雪峰连绵1000多公里,山间有众多的小盆谷地,天山北坡有大片森林,南坡植被稀少。昆仑山气候干旱,空气稀薄,植被稀少,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西部地面山上多为高原台地,山坡陡峭,深谷绝壁,干旱缺水,荒无人烟。帕米尔高原气候寒冷,不少地区常年土冻,四季多大风,多地震,人烟稀少,景观荒凉。
塔里木盆地边缘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些绿洲,在通往沙漠内河岸边、湖泊旁和固定的沙丘上,生长有面积较大的胡杨林和小面积的半乔木灌木、半灌木、草木层等,形成荒漠中的绿洲。因干旱少雨,天山、昆仑山、喀拉昆仑山上的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流,浇灌绿洲。塔里木河成为南疆的生命河,因而塔里木盆地自古以来是以农业为主的生态区。在这种引水灌田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文化也就是绿洲文化。
在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北冰洋的潮湿气候可以深入,冬春多雪,夏秋多雨,气候比南疆湿润而偏冷。从天山山谷到额尔济斯河两岸,从伊犁河盆地到巴里坤草原,到处都分布着大片草原和森林。从北疆各地分布的大量岩画中,可以知悉,这里自远古以来就是众多游牧民族理想的栖居生息地,而北疆地区这种“居无恒所、随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下形成的文化称作草原文化。
吐鲁番盆地中部为东西走向的火焰山,气候炎热,温差大,夏季平均气温在30℃—36℃之间,地表光秃,是著名的火盆。宋使王延德曾记载这里“地无雨雪而极热,每盛暑,居人皆穿地为穴以处。飞鸟群萃河滨,或起飞,即为日气所烁,坠而伤翼”[37]。由于气候干旱炎热,这里是灌溉农业,“有水,源出金岭,导之周围国城,以溉田园”[38]。
西域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北廷川长广数千里,鹰鹞雕鹘之所生,多美草,不生花。”[39]这里有辽阔的牧场,水草丰美,适宜畜牧业生产。牲畜众多,有独峰驼、羊、马、驴等。“有羊,尾大而不能走,尾重者三斤,小者一斤,肉如熊白而甚美。”[40]尤宜于养马业的发展,这里马匹众多,王及王后、太子各养马,放牧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马群,莫知其数。地产五谷,种植棉花,惟无荞麦,引用河水灌溉,并利用水利,作水硙。有胡桐树。这里有丰富的纺织原料,《宋史·高昌传》记载:“地有野蚕生苦参上,可为绵帛。”
这里蕴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北廷山中出硇砂”,山中尝有烟气涌起,无烟雾,至夕火焰若如炬火。“下有穴生青泥,出穴外即变为砂石,土人取以治皮。”[41]又有砺石,剖之得賓铁,谓之吃铁石。于阗国盛产玉,“城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次西有乌玉河”[42],每年秋天,人们至河中取玉,称为捞玉,甚至出产重237斤的大玉。还盛产乳香、金星石、水银等。于阗宜于种植葡萄,当地人们用以酿制葡萄酒。
三、中亚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地理位置与地理特征
对于中亚的地域范围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德国的地理学家洪博特(Humboldt)认为,中亚的地域范围西起里海,东达兴安岭,南自喜马拉雅山,北至阿尔泰山。另一种说法,则主要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两河流域地区[43]。这两种界说,不是失之太广,就是失之太窄。
10至13世纪的中亚地区,即阿尔泰山以西、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咸海以东、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域,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其地理位置即在北纬35°—50°[44],东经58°—90°[45]这一地带。
从科彼特山、帕勒帕迈塞斯山、兴都库什山以及阿赖山脉一线往北,地势越来越低,形成咸海周围的土兰平原是一个大盆地。土兰平原的东北是哈萨克丘陵,稍高,北面和西北面是乌拉尔山脉及其余脉木哥扎雷山,二者之间是土尔盖谷地。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西面是乌拉尔山脉,该山与东经60°经线相合,地势独高,把欧洲与亚洲分开。东面是叶尼塞河,河东是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下,其中多沼泽河流,发源于阿尔泰山西部的鄂毕河与额尔济斯河穿越这个大平原,向北流入北冰洋。
阿姆河、锡尔河下游流经的土兰平原有卡拉库里沙漠、吉西尔库姆沙漠[46]及咸海地区的花剌子模三角洲,而在阿姆河上游,有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上游有塔什干谷地。在锡尔河与咸海以北至鄂毕河与伊施姆河上游一带则是大片草原地区,这一地区东与蒙古草原相接,西连南俄草原,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故乡。
发源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的阿姆河,希腊称奥克苏斯河(Oxus),古伊朗语称为瓦赫舒河,阿拉伯语称为Jayhun河,隋唐时期的乌浒水,五代辽宋金时期的纪浑河、阿姆河,全长2600公里,穆尔噶布河与喷赤河是阿姆河的两个源头。流过小帕、大帕后,顺兴都库什山山坡而下,成为阿富汗北面的界河,经过古大夏之地,再西北流,经卡拉沙漠,入土兰平原,至花剌子模三角洲,南入咸海。隋唐五代时期的咸海,即辽宋金时期的花剌子模海,其面积为65500平方公里。发源于天山的锡尔河,即隋唐时期的药杀水,五代辽宋金时期称为西洪河、忽章河,全长2850公里,阿拉伯人称为Saihun,经过费尔干纳盆地,在东经70°处流出这个盆地的西口,然后向西流经塔什干、卡拉山脉西南,从东面入咸海[47]。
发源于伊塞克湖的楚河,即隋唐时期的碎叶水,五代辽宋金时期称为吹河、垂河。伊塞克湖,即隋唐五代时的热海,辽、北宋时称为亦息渴儿,南宋、金时称为亦思宽。发源于天山东部的伊犁河,即隋、唐、五代、辽、北宋时期的伊丽河,南宋、金时的伊列河,系冰雪融水汇成,向西流入巴尔卡什湖。巴尔卡什湖,隋唐时称为夷播海,五代、辽、宋、金时,称为达林库尔。
发源于阿尔泰山南麓的额尔济斯河穿越斋桑泊,向西北流入北冰洋。其上游在中国境内,唐时称为多逻斯水,五代时称为曳蛭河。辽、北宋时,额尔济斯河称为翼只河,金南宋时,又称也儿的石河,全长4050公里。
(三)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中亚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及独特的地形地貌及山川湖泊,形成了沙漠、盆地、绿洲等不同的生态环境,只有在阿姆河上游、费尔干纳盆地、塔什干周围,花剌子模、章利水(泽拉善夫河)流域、卡拉山南北坡,叶尼塞河上游、额尔济斯河上游等河流的上源山麓地带,下游三角洲地区以及湖泊水泉附近,均为古代人类聚居和中亚文化发展地区,有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的生态环境,且自然资源丰富。
常德西使自和林出发,沿路地经瀚海(即古金山),地极高寒,虽酷暑雪不消,山石皆松丈。龙骨水流入的赫色勒巴实湖(即今苏伦托海)“多鱼可食”,伊塞克湖中“水族虽多,莫敢渔捕”[48]。而博罗地区“所种皆麦稻,山多柏不能株,络石而长”[49]。阿里麻里城“市井皆流水交贯,有诸果,唯瓜、葡萄、石榴最佳”[50]。因当地土人呼果为“阿里麻”,因果实多,故以名城。以巴拉沙衮(即虎思斡耳朵)地区为中心的七河及其邻近地区,其风土气候与金山以北不同,常德至此见“土平,民伙,沟渠映带”[51]。虎思斡耳朵以西约130公里的屏律(即唐代的千泉)周回二百多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52]。《长春真人西游记》也谓七河地区“平地颇多,以农桑为务。酿蒲萄为酒,果实与中国同”。由于降水量少,“惟经夏秋无雨,皆疏河灌溉,百谷用成”[53],主要是利用河水从事灌溉农业。在常德西使至塔什干时,见这里“群花正开,唯梨花、蔷薇、玫瑰如中国,余多不能名”。而“城之西所植皆蒲萄、粳稻,有麦亦秋种。其地产药数十种,皆中国所无药物,疗疾甚效”[54]。据刘郁《西使记》载,有一种名叫阿哲尔的药物,状如苦参,治马鼠疮、妇人损胎及打扑内损,用豆许,咽之自消。阿锡尔药物状如地骨皮,治妇人产后衣不下,又治金疮脓不出,嚼碎傅疮上,即出。努格萨尔药物形如桔梗,治金疮及肠与筋断者,嚼碎傅之,自续。位于阿姆河下游花剌子模三角洲的花剌子模既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亚的另一个文化中心,由于中亚各地的塞人崇拜太阳与火,“花剌”意为太阳,“子模”意为土地,即“太阳的土地”[55]。
七河地区也有广阔的草原,诺尔桑城“草皆苜蓿,藩篱以柏”[56]。在乌兹根、巴拉沙衮及其邻近地区均有广阔草场,以致当地部民“夏天到布尔加尔地区放牧,冬天到巴拉沙衮过冬”[57]。塔舒尔地区产盐,“满山皆盐,如水晶状”[58]。在塔斯河上游的山中有丰富的银矿,在阿拉陶山区开采黄金和铜[59]。费尔干地区开采铁、锡、银、汞、铜、石棉、绿松石等,也出产树脂,乌斯鲁珊地区的马尔斯达曼城附近和明克—鲁斯达克有铁矿,伊斯法拉有大石煤矿,在两河流域之间的章利水(泽拉夫善河)上游也是一个矿区,主要开采金、硫酸盐等,巴达赫山地区很早就以产红宝石和天青石著名[60]。喀喇汗王朝时期开矿普遍,以至对帕米尔高原深山中的矿藏资源进行开采,其深山中也有矿坑。
【注释】
[1]《西夏书事》卷12。
[2]王天顺:《西夏地理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1页。
[3]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4]汤奇成、程天文:《河西走廊的河川径流》,赵松乔主编《中国干旱地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5年。
[5]《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6](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2《陇右道三》。
[7][苏]克恰诺夫、李范文、罗矛昆:《圣立义海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8]《全唐诗》卷199《赠酒泉韩太守》。
[9]《旧唐书》卷103《张守珪传》。
[10]《长编》卷504元符元年十二月己卯。
[11][苏]克恰诺夫、李范文、罗矛昆:《圣立义海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清)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卷14《建置志·城池》。
[13]《长编》卷469元祐七年正月壬子。
[14](宋)沈括:《元刊梦溪笔谈》卷3《辩证》一,文物出版社1975年。
[15](宋)张舜民:《画墁集》卷4《西征回途中二绝》。
[16](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8上《边防》。
[17]张天曾:《中国干旱地区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赵乔年主编《中国干旱地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5年。
[18]《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58页。
[19]朱士光:《评毛乌素沙地形成与变迁问题的学术讨论》,《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
[20]《宋史》卷486《夏国传下》。
[21]《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98页。
[22]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23]《中国自然区划概要》,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28页。
[24]《宋史》卷490《高昌传》。
[25]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3页。
[26]董正钧:《居延海(额济纳旗)》,载《阿拉善盟旗志史料》。
[27]黄振华:《西夏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考释》,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28]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7页。
[29]李逸文:《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01页。
[30]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5页。
[31](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册《全后汉文》卷52,第761页。
[32]《宋史》卷328《王韶传》。
[33]《后汉书》卷87《西羌传》。
[34]《后汉书》卷87《西羌传》。
[35]《中国军事地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234页。
[36][法]莫尼克玛雅尔:《古代高昌王国的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第3页。
[37]《宋史》卷490《高昌传》。
[38]《宋史》卷490《高昌传》。
[39]《宋史》卷490《高昌传》。
[40]《宋史》卷490《高昌传》。
[41]《宋史》卷490《高昌传》。
[42]《宋史》卷490《于阗传》。
[43]王治来:《中亚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页。
[44][俄]M·A·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页。
[45]《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第3—4页。
[46]《苏联亚洲部分西南部》,《世界分国地图》,上海地图出版社,第18页。
[47]参阅《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第3—4、33—34页,《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第3—4、42—43页。
[48](唐)玄奘译、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卷1。
[49](元)刘郁:《西使记》。
[50](元)刘郁:《西使记》。
[51](元)刘郁:《西使记》。
[52](唐)玄奘译、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卷1。
[53](元)李志常述《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
[54](元)刘郁:《西使记》。
[55]王治来:《中亚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5页。
[56](元)刘郁《西使记》。
[57]伊本·阿西尔:《全史》第9卷,第355页,多伦堡本,转引自《西辽史研究》第141页。
[58](元)刘郁:《西使记》。
[59]魏良弢:《西辽史研究》,第145页。
[60]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第1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