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作元宵,又称元夜、元夕。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
正月十五闹元宵_节趣
正月十五闹元宵
爆竹生花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新的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在周勃、陈平等人铲除诸吕势力后,登基做了皇帝。因为戡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逢这天晚上,汉文帝都要微服出宫,到街市上游玩, “与民同乐” ,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作元宵,又称元夜、元夕。此说是否确凿还难定论,但将正月十五看作是一个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吉日,这倒是从汉朝开始的。
天官,地官,水官
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 《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