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年——周太王的战略意义

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年——周太王的战略意义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研究者一致将这幅岩画命名为“拜日图”。而古埃及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样古老,在埃及的万神庙壁画里,埃及诸神的头顶上都有一个球形物,或者手持圆球。可见,“吴”字不仅具有其民族的独特性,更具有其世界的广泛性、文化的同步性、图腾的相似性。江南是原色原汁原味的绿水青山、稻作之源。
绿水青山_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

第二章 绿水青山 稻作之源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在《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词里把“江南好”这个主题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令多少人为江南意乱情迷。公元前十二世纪,泰伯,又名太(古“泰”通“太”)伯,姬姓,商末岐山(在今陕西)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在商末武乙时(约公元前1147年)为什么要奔吴?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在继承王位上有不悦之处。周太王晚年时看到殷商始终是周人的威胁,就考虑从周、羌联盟以稳固根基的目的出发,让三儿子季历(母亲太姜,乃羌族贵族之女)继位,并要他和商朝大奴隶主贵族中的任姓挚氏通婚,娶太任为妻,从而建立起牢固的统一阵线。这样一来,也能保证贤能聪慧、颇有王者风范的孙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能够顺利接替执政,继承王位。泰伯、仲雍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理解父亲的苦衷,为顾全大局,兄弟俩双双离开岐山,一是可能沿故道,循汉水,远避长江中游一带(殷商控制势力较强)到达苏南;二是沿“金道锡行”路线(详见第三章)到达苏南,定居无锡梅里。他们尊重当地风俗,毅然“文身断发”,与土著居民融为一体,开发江南,建立“句吴”国,以达到发展壮大周部落,从而推翻商纣王朝之目的。

二是仰慕“夷蛮”乐土。商末时期,政治腐败,中原地区连年不断的战争,土地贫瘠(战国以前还不懂施肥),动荡不安,泰伯仰慕偏安一隅、远离中原政治和军事中心的人财两旺的和谐和合的江南社会。

三是经营南土。周族原住地在豳地(今陕西旬邑、长武、彬县一带),常受西北方戎狄(又称鬼方、猃狁、犬戎、犬夷等,战国以后称胡、匈奴等,这皆为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贬称)的入侵,无力抵抗,周太王举族循着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迁居到渭河北岸周原一带的平原地区,施行“敬天裕民”政策,即祈求苍天保佑,使民富裕(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家有点蓄积,产生劳动的兴趣,并不杀犯了酒禁的“百工”),意在江河一带经营,藉以壮大国力。

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1898~1991年,安徽省怀宁县人)认为,由于周太王时的周邦国还很弱小,无法与强大的殷商王朝分庭抗礼,正面冲突,于是,太王选择抵抗力最小而又与殷商关系较疏远的南土经营,以逐步培植国力,所以他派泰伯、仲雍而至吴(夷蛮)。正如《诗经·颂·閟宫》云:“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1)笔者认为,周太王的这一战略是存在的。我们说泰伯、仲雍为了周的前途,顺从父意决定让位于弟季历,但出奔何处?一定会经过深思熟虑,因为这同样是关系到周的未来以及弟兄俩命运的大事,而考虑问题的核心,无疑是既要有利于翦商兴周的大计,又要有利于他们能在最小阻力下而到达目的地以施展才干。基于此,泰伯、仲雍从岐山的周原地区出走,他们所要想到的:第一,夷蛮之地对周来说是一块飞地,也是殷商影响力薄弱的地方,能够抢先一步得到该地,对未来取得天下,具有战略意义;第二,夷蛮之地洪水以后经过夏商两个朝代休养生息,经济复苏,土地肥沃,市场繁荣,是个大有开发前景的地方,有利于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第三,吴地先民与周是同祖同根(帝尧),自洪水以后与中原长期隔绝,他们以寻根问祖的名义来投奔东夷,估计不会受到敌视,容易为这个社会所容纳。后来事实的发展,果然也正是如此。

泰伯奔吴,“自号句吴”(注:这里句吴的“句”或句音“勾”字皆无意义,乃“本一字而为二字,古声双叠也”(2),即吴语的开口音),这“吴”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大言也。”据此,笔者认为有两重含义:一是“拜天”、“拜日”,大声祈求苍天保佑,这是周太王“敬天”的遗俗。它有可能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阴山狼山段远古原始岩画——一个人,双脚呈环形(跪坐貌),两臂上举,双手合十,头顶上有一个圆形的图像(见图2-1),正在礼拜。有关研究者一致将这幅岩画命名为“拜日图”。(3)“口”字下一人,“吴”字义,不言自明。而古埃及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样古老,在埃及的万神庙壁画里,埃及诸神的头顶上都有一个球形物,或者手持圆球。笔者认为,埃及诸神的造型,本意与中国甲骨文相同,诸神来自天,故头顶上的圆形物亦是天之意(见图2-2),与“吴”字义,不谋而合。可见,“吴”字不仅具有其民族的独特性,更具有其世界的广泛性、文化的同步性、图腾的相似性。公元前5500~5000年的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就出土了一件“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图案,太阳上方是熊熊燃烧的火焰,两侧护卫着一对像凤凰一样的鸟,强烈反映了吴越祖先对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二是商王“吴呼小众人臣”,“吴,就是一个小藉臣的名字”,专管藉田(公田)的官吏。(4)二者综合可见,“泰伯奔吴”亦可能意在新的时空下,带领(监管)百姓开辟一个新天地,效忠于周王朝。核心是“江南好”!江南是原色原汁原味的绿水青山、稻作之源。

img21

图2-1 阴山“拜日图”

img22

图2-2 埃及的万神庙壁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