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虽然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对其他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看到成绩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以下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偏差。由于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把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使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移,阻断了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的途径,造成并维持了城乡居民之间过大的收入消费差距。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用工制度的松动,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但这只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的流动,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也不纳入城市的就业管理。以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分割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导致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偏差。
第二,职业性转移较多,地域性彻底转移不足。过去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的概括是“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换言之,尽管转移劳动力大部分是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但他们却无法摆脱以世袭方式继承下来的农民身份。据统计,我国每年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达8000万之多,但真正在城镇长期居住下来的只占20%~25%。这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转移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特有现象。可以说,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实现了人口的彻底转移。而我国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却没有对人口城镇化做出多大的贡献。
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据调查,在外打工者的时间一般在2年以下,而且季节性劳动力转移较为明显。这种现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存在。
第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存在很大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21]
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本身转移的问题、城乡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根据我国目前单位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土地只能容纳约1.4亿多的劳动力,同时由于城市的扩容和道路的扩建大量占用耕地以及土地荒漠化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逐年减少,农业土地资源的匮乏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农田所需的劳动力数量下降,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受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农民生育观念和择业观念的影响,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市。农村劳动力的过快增长,加剧了供需矛盾,产生了农村劳动力剩余。在以上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下降,隐性失业大量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正如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所描述,由于预期实际收入差异,加上受农业劳动边际收入递减规律影响,大量农民弃田抛荒,纷纷迁移城市,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打工潮”“民工潮”和“农民工”现象,这在增加城市就业压力的同时导致了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曾一度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但其对劳动力的吸收是在技术含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投资的外延扩张进行的。
第二,乡村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供求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由粗放型扩张阶段向集约型发展阶段过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资本或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另外,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无法适应岗位的要求。同时,由于竞争加剧,有些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减缓。这些都将降低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引起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概率下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和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率增长缓慢,有的年份比率还是下降的,这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向乡镇企业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减弱。因此,我国的农村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甚至农业劳动力的隐蔽性失业问题越来越重。
第三,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对效率和效益的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在满足生产发展所需的前提下会尽量减少聘用员工的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就业机会,降低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规模庞大,城市新增就业岗位难于满足实际所需,就业机会减少。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缓解下岗再就业压力,保障城市社会稳定,还采取措施限制农民进城,这都在客观上减少了农民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明显下降,因为资本积累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工业产出的增长必定高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而城市新增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在供需矛盾的作用下,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指出,只要城乡之间存在预期实际收入差异,农村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迁移城市。只有当这种迁移使城市工资水平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实际工资收入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黏性理论和我国的实践,农村劳动力迁移城市难于使城市工资水平降低,因此,它只会导致城市失业率增加从而降低了就业概率。由此可以得出,农村劳动力迁移城市本身会导致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基于以上分析,随着各渠道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障碍性因素。[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