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气候,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三是土壤,也就是可有效利用的土地,主要是耕地、建设用地等,这不仅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矿产,这是资源决定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各种制造业的基础。
(二)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经济因素,这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从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二是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三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四是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口迁移中经济原因是主要的,如为摆脱贫困和失业,改善生活,或为发财致富,谋求事业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及战争和灾荒也可能导致迁移。人口迁移的直接后果表现在对迁出、迁入地区人口数量、性别和年龄构成的不同影响。一般移民中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儿童和老人。从间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看,迁出地人口压力减轻,可能得到移民汇款收入,但劳动力减少,特别是具有熟练技能与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迁出,使迁出地的抚养、教育费用受到很大损失。对迁入地区,由于人口和劳力增加,经济上有利,但也可能带来民族矛盾或其他社会问题。
(三)政治因素
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也可以叫做制度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政策因素,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二是战争因素,这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例如二战期间,欧洲人口迁移达到3000万人。20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的部族战争,欧洲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冲突等,引起人口迁移的数目同样以数百万计。三是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特别是国都的迁移和位置变化会引起很大的人口流动。
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政策可以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但是如果政策不合理,或者虽然合理而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引起的欧洲人口迁移,20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部族战争,引起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迁移。
(四)人口迁移和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也就是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和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这些因素的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具体的人口流动状态就不同。在采集和狩猎时期,由于生存发展受环境的直接影响,特别是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人口的流动以寻找食物为主。在农业文明社会,农业生产对象主要是土地,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农业人口相对稳定,人类不断地寻找新的土地,人口增长,土地相对不足,使人口迁移。在工业文明社会,由于根本上改变了把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工业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及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此时的人口迁移规模前所未有,流动性更强。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这可从两方面来看,对迁出地来说,则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尤其是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来讲,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作用。有时也遏制迁出地的经济发展。对迁入地来说,对环境的影响则更为广泛,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大量的“城市病”就是人口大量迁移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