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司马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故称柳河东。公元793年,柳宗元与刘禹锡同登进士第。公元805年,以参与“永贞革新”被贬为永州司马。公元815年被召回京师。旋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当时,刘禹锡亦被贬连州,二人结伴入湘,至衡州赠诗而别。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困顿和精神折磨,柳宗元英年早逝,享年47岁。好友刘禹锡将其遗稿整理成《柳河东集》。
柳宗元居永州9年,含垢奋发,辛勤写作,留下了许多不朽诗文。所作《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世谓“三戒”,采用寓言形式,犀利警策,发人深思。其他如《罴说》、《鞭贾》、《虫负蝂传》等文,亦寓意深刻。《黔之驴》中的一段,这样描写:“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作者描写虎对驴试探了解的心理活动,对虎的畏惧、谨慎、喜悦、跳咬进行刻画;而写驴则从形声和技穷着笔,突出驴的外强中干的本质,形象生动,语言简洁,表达了柳宗元对政敌外强中干的蔑视。现在,成语“黔驴技穷”妇孺皆知,但人们因“黔”为贵州简称,认为“黔之驴”即“贵州驴子”。其实,当时与永州接壤的今怀化靖州、麻阳、黔阳等地均属于黔中道,黔中道治所黔州在今四川彭水县。因此,柳宗元所说“驴子”也许是今天湘西洪江某地的驴子,或四川的驴子,不一定就是“贵州的驴子”。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明净空灵景色经过作者心灵的加工后,别有情趣。[2]又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作者运用虚实相生、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着意描写了潭水的澄清,文笔简洁而形象鲜明,韵味无穷。读“永州八记”美文,如身临其境,永州山水的瑰丽秀美更令人神往。
柳宗元在永州还留下了许多赋作名篇。有的讽刺和鞭挞各种丑恶现象,如《骂尸虫文》、《哀溺文》、《憎王孙文》等;有的歌颂美好的人和事,托物言志,如《牛赋》、《瓶赋》、《吊屈原文》等;也有的情绪比较消沉,如《惩咎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其体式多样,文辞简洁,思致幽深。柳宗元的辞赋在唐代300年间首屈一指。[3]柳宗元诗现存百余首,大都是贬谪永州所作,其中有名篇《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该诗刻画了一个迎风雪、斗严寒、敢于与恶劣环境抗争的老渔翁形象,柳宗元借此艺术地表达了自己处境孤立却不肯妥协的内心世界。另一首名作《渔翁》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在这首仅六句的诗中,作者以明快清丽的笔调,描绘了日出前后江上神奇万变的景色,刻画了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流露出被贬后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此外,还有《南涧中题》、《溪居》、《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等,均为传世名作。
此外,柳宗元还创作了《非国语》、《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哲学论著,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写的系列政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封建论》,揭露了分封制的弊端,肯定郡县制。《六逆论》、《晋问》等,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
柳宗元被贬湖南,是他人生的不幸,也是他人生的大幸,他虽然失去了仕途官运,却成为永垂青史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由于他在永州与劳动人民有了密切接触,对社会弊病有了深刻认识,永州秀丽的山水又给予他灵气,使他能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美文佳作,为中华民族尤其是为湖南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至今,永州柳子街有柳子庙,始建于南宋,清朝光绪三年重修,三进三开,砖木结构,占地四亩。庙中有碑,韩愈作文,苏轼书写,歌颂柳宗元德政,故称“三绝碑”。柳子庙对面有愚溪,附近有永州八景,愚溪入潇水处筑有愚溪桥。每年七月十三日,人们在此举行庙会,纪念柳宗元的诞辰。
【注释】
[1]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346.
[2]廖承良,毛炳文,陈书良等.湖南文学史·古代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85.
[3]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13-3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