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导者有没有随意任意占用其他人时间的权力是的

领导者有没有随意任意占用其他人时间的权力是的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级再三强调要压缩会议,但效果不佳。看来就会议强调减少会议不行,它必须和转变领导方式一并进行。但领导讲话长短不涉及太多体制、制度、机制问题,个人做出努力,完全可以解决。讲话也会成瘾的,就像打麻将一样,打三圈不行,时间太短,至少要十圈。这三个“量”解决了,讲话自然就会短下来。再加之主观上的强烈的“短”意识,这个课题就破解了。
超限效应_说短话就这么难吗_不系领带的领导科学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一些干部有两怕:一怕开会,二怕领导讲话(当然不是所有领导)。有人这样形容过,一听说第二天有会,当天心情就会回落十个百分点;开会时知道某某领导讲话,马上想到又赶不上食堂午饭了,于是情绪指数立马再次狂跌。现在的会确实很多,让人应接不暇。上级再三强调要压缩会议,但效果不佳。看来就会议强调减少会议不行,它必须和转变领导方式一并进行。但领导讲话长短不涉及太多体制、制度、机制问题,个人做出努力,完全可以解决。那么怎么解决呢?最主要的办法有三个:

一、打掉特权。为什么现在领导讲话都普遍长呢?是因为领导讲话更重要、需要时间来运载吗?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毛主席的讲话基本都是语录体形式,有时就那么几个字,但威力却极大。当然,那时的很多讲话都错了,但效力的存在也是个事实。现在为什么长?最主要的是我们一些领导同志已经把讲话作为一种特权来对待了。他的思想脉络是这样的:第一,我是领导,或者我是主要领导,所以我要讲话,我要作指示,你们下边的人来听是理所当然的。第二,会场里的人我官最大,我说了算,我愿意讲多长时间就讲多长时间。第三,因为我官最大,我应该讲长一些的时间,至少我要比其他人讲话的时间要长。第四,久而久之,形成瘾,形成惯性。讲话也会成瘾的,就像打麻将一样,打三圈不行,时间太短,至少要十圈。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你领导有没有随意、任意占用其他人时间的权力。是的,这没法量化,究竟讲多长才算没随意、任意占用?但领导者心里应该有这个意识,现代社会的时间是什么含义?现代社会的节奏是什么概念?你那么既“循循善诱”又漫不经心、既“慷慨激昂”又四平八稳的讲话消耗了多少资源,减少了多少效益?看过一些地方整顿会风的做法,有的人在听讲话时打了盹儿,于是被通报了,甚至被撤职了。整顿会风对,但会风最本质的体现是会议的质量,不让人打盹儿,首先是不要开成催眠的会、说话不走道的会。我认为,领导者没有以讲话的形式,来随意、任意占用别人时间的权力,就像任何人没有权力非法占有其他公共资源一样。一定把讲话时间上升到占有资源的高度去认识。只要把“随意、任意占有”这个特权打掉了,把讲话短下来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

二、改变模式化。现在领导讲话有特点、有独特风格的,有,但不多,更多的是同质化,是一个模子出来的,真是千篇一律,就像我们的城市都是大马路、大广场、大写字楼一样。这种用近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机械化组装方式形成的讲话材料必然会长,因为它哪道工序、哪道程序都少不了。比如,一个县、一个乡的报告开头也常常要把中央报告中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一字不落地全部写进去。我的经验告诉我,县乡一级干部听讲话、看报告,对这一段一般常常是忽略的。中央是领导全国的,它处于金字塔的顶级,它必须非常明确地告知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地方尤其是基层,主要是结合自身实际执行的问题,你不贯彻中央精神贯彻什么精神?没有必要机械复制一遍,你讲按照这个精神怎么做就行了,这样做谁能说你不与中央保持一致?中央的精神在你那里落地生根结果了,这是最大最真实的保持一致。再有,领导讲话最后一段往往都要来个提示称谓——同志们,然后慷慨激昂地号召一番。而我的经验又告诉我,读到这一段时,会场常常是一阵纸声,大家开始合上讲话稿准备散会了。领导讲话中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大的结构总是三部曲:前段情况;存在问题;下步工作。下步工作中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也总是三个方面: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监督检查。这里面就没有可以去掉的部分和内容?如果前段情况大家都十分清楚,可不可以少用笔墨或不用笔墨?2014年下半年,葫芦岛市委召开了全委(扩大)会议,市委书记的报告就没有上半年工作情况部分,而是增加了形势分析部分。为什么没写上半年情况,因为近期其他会议讲过了,大家都清楚了,再讲就是重复和浪费了。如果某项工作大家的认识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是不是也可以不再来一段提高认识的论述了?我们一些讲话套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疲劳。为什么会出现模式化?三句话可以说清楚:第一句,官僚主义的懒惰;第二句,安全保险的心态;第三句,不懂心理学和辩证法。三句话还可以形象一句话:放弃了手工定制,习惯了“工业化生产”。

三、摁住“心脏”,少及“四肢”。舞台上要突出主要人物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主要人物放到舞台中心,再用聚光灯照着,其他配角在一旁策应;再一个是其他人全不上场,舞台就一个人。讲话就应该这样,就突出讲那么一个、两个、三个主要问题,其余一带而过,甚至不去涉猎。有的领导生怕漏掉什么,芝麻大的事也要用上几百字,可正是这种全面把重点给稀释了。有时主持会议的同志常常在总结领导讲话时说上这么一句:方才,领导的讲话很重要、很全面。重要是褒义的,全面不一定,全面的东西,常常是以牺牲重点为代价的。作家写作有一句箴言,叫善于割爱,不仅善于,而且要舍得、忍痛割爱。这种割爱就是坚决删繁去冗的过程,最后留下至美、极美。最近我再次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和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的讲话。那篇讲话连标点符号都算上不到七千字,七千字一般就半个多小时,这篇讲话重点非常突出,就是这篇讲话使我对“当官不易”的理解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深度。

总之,讲话要有质量,没有质量的话多是废话;讲话要有分量,没有分量的话多是空话;讲话要有胆量,没有胆量的话多是陈词。这三个“量”解决了,讲话自然就会短下来。再加之主观上的强烈的“短”意识,这个课题就破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