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英文是:World Mental Health Day。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明确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一个人如果遭受心理挫折时,情绪不稳定,失去自控能力,表现难以承受时,是心理健康不好的表现。心理健康在医学上被称为精神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所面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精神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
1991年,尼泊尔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10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以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防治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人生病,有的人安然无恙?是因为不同的人免疫力不一样。免疫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
同样,人的心理系统也存在着“免疫系统”,这就是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其功能在于处理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以消除心理的挫折,求得内心的安宁。但是心理防卫机制,如果运用过分或不当,超出了适当的范围和程度,以至于阻碍个人对周围社会环境的适应,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这就是所说的精神卫生出现了心理疾病的表现。
关于心理卫生的含义有许多不同表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一个条目注明:“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
精神障碍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精神疾患已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患。这些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精神卫生专家指出,如果不重视早期的抑郁倾向并进行积极的干预,病人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只有及时地缓解压力,才能有效地避免抑郁症的发生。平时比较容易烦躁不安的人,要提高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进行适度的放松训练,稳定自己的情绪。一旦出现心理不适症状,应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求治。
祖国医学很重视心理卫生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许多医学典籍对心理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相互关系作了精辟论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黄帝内经》在论述关于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时说:“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段经文,是祖国医学有关心理卫生的总纲,除指出人在预防疾病中须注意气象变化外,还特别强调了精神卫生所起的作用。
祖国医学进一步指出,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及饮食劳伤等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人产生疾病之外,人的情志失调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原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7种情志活动如果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就会使人生病。七情内伤是造成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并且不同的消极情绪作为致病因素会作用于不同的脏腑。《医学入门》说:“内伤七情,暴喜伤心,暴怒伤肝,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灵枢·百病始生篇》则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衰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这段话说明“积”(中医指消化不良的病)的形成,是自五脏阴气郁逆所生,皆可以情志失调而得之。
一个完整健康的身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以“心”为主导。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总之,心理的健康状态是每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备的条件。要维持正常的智能活动,需要心理卫生的保证。进而言之,要更快地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心理卫生工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