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它象一根红线贯穿《宣言》始终。恩格斯不止一次地指出,《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81]《宣言》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
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宣言》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发展规律,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82]科学结论,阐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资本主义是不会自行灭亡的,必须有一个阶级来把它推翻。《宣言》深刻地分析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地位,以及它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不同阶段,从而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特性和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的力量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因而是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无产阶级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它“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83]“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84]
《宣言》还深刻地论述了国家政权问题,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就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85]又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86]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联系起来当作革命的最近目的提了出来,并首次给无产阶级的国家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87],“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88]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权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剥夺剥削者,按照新的方式组织新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并逐步对社会进行改造,以达到完全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直到国家的消亡,而代之以自由的“联合体”。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的原理。《宣言》根据唯物史观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开展,日益形成一致的行动。开始是组织反对资产阶级的同盟,而后则是建立经常性的团体,“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89]《宣言》指出,共产党并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一个特殊政党;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不提出自己任何特殊的宗派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运动;共产党的最近目的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一样,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宣言》进一步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最有觉悟的一部分。一方面共产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它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世界上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而“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90]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为共产党规定了基本的战略和策略方针。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91]根据这一基本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规定了共产党对待其他各种反对党派的策略。指出,共产党人对其他各个政党必须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宣言》中关于战略和策略原理的制定,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民族问题的原理。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宣言》的一个突出的思想特点。《宣言》强调指出,各国无产阶级观点和行动的统一,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它最后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伟大口号来表明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利益和目标的一致。《宣言》在驳斥敌人的攻击时,提出了“工人没有祖国”[92]这个著名论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93]工人没有祖国,并不等于说无产阶级可以不要自己的国家,不要自己的民族,更不能说无产阶级可以容许异民族的侵略和统治。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同民族利益、爱国主义是完全一致的。
第五,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崭新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同各种空想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的共产主义相对立,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开展对它们的批判。《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必然要表明对当时流行于社会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态度,以划清界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开辟道路。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著作。列宁说:《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94]《宣言》敲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丧钟,照亮了共产主义走向胜利的道路。150多年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宣言》所论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宣言》所提出的无产阶级伟大奋斗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曲折和困难,但是《宣言》所论证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论断,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91-69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第464-46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l卷,第20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35-63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8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141-142、13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141-142、13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141-142、13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16、131、131、13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16、131、131、13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16、131、131、13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16、131、131、13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卷,第3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50,251,252,379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441、435、443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441、435、44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441、435、443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15、15-1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15、15-16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15、15-16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第106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120-121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120-12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1956年俄文版,第334页。
[28]《列宁选集》第2卷,第92、273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6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49、550-51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49、550-511页。
[32]《列宁选集》第2卷,第92、27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2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61-562、575、575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61-562、575、575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61-562、575、575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14、621、628、654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14、621、628、654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14、621、628、654页。
[41]《列宁选集》第1卷,第92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4页。
[4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4-45、360、587、548、527页。
[44]《列宁全集》第38卷,第9页。
[4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4-45、360、587、548、527页。
[46]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4-45、360、587、548、527页。
[4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4-45、360、587、548、527页。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3页。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56、57页。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56、57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56、57页。
[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73、115页。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73、115页。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73、115页。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2、90、90、87页。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2、90、90、87页。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2、90、90、87页。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2、90、90、87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3、122、81、84-85页。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3、122、81、84-85页。
[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3、122、81、84-85页。
[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3、122、81、84-85页。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7页。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7、119页。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7、119页。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7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8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1卷,第96页。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30页。
[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l-142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2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04页。
[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3、195、194页。
[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3、195、194页。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3、195、194页。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88页。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8页。
[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0、239、242页。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0、239、242页。
[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0、239、242页。
[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7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283、307、285、293、293、293页。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283、307、285、293、293、293页。
[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283、307、285、293、293、293页。
[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283、307、285、293、293、293页。
[8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283、307、285、293、293、293页。
[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283、307、285、293、293、293页。
[8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283、307、285、293、293、293页。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1、285、306页。
[9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1、285、306页。
[9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1、285、306页。
[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283
[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283
[94]《列宁选集》第1卷,第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