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珠昂奔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一重要发展战略回应了时代的深切呼唤,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我们切实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需求到工作对策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科学总结、理清思路、推出良策,从而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一、概念问题
从哲学的层面看,我们仍然面临“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因为“文化”是目前社会各界运用最多、概念最模糊的词语。明了“是什么”才可以解决“怎么做”。认识文化的内涵,就是解决事物的一般规定性问题。就民族文化工作而言,要搞清楚三组基础性的概念。
第一组概念:文化、民族文化
这一概念的梳理是将学科概念和工作内容统一起来考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都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启迪。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文化的重要价值。
1.文化。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辞海》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狭义的“文化”,《辞海》的解释是:指“精神生产(丹注:非物质,区别物质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丹注:排除了物质生产能力和物质财富),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它排除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创造活动,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学术界关于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是被称英国人类学之父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1832—1917)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对文化概念的表述:“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1]
通常所谓的文化,都是指“小文化”。例如,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文化”是指知识和运用文字的能力,还包含了“以文教化”的意思。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更为典型。一些具体的学科所下的定义也属狭义文化。如考古学上的概念:工具、用具、技术和历史时期相同的文化形式。比如龙山文化、卡若文化、文化层等。
2.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确定,就是广义的文化。具体说,是指共同生活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经济区域的人们,以共同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服饰特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为特点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性和民族风格的文化。它是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沉淀、积累并逐渐地发展起来的。
“文化”的概念的明确有助于理解“民族”的概念。在对文化的各种不同理解中,最根本的要义在于: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戈德利耶曾指出:“与其他社会动物不同,人类不仅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为了生存而创造社会。在人类的生存中,依赖自身和围绕他们的自然,他们发明了思想和行动的新的方式。由此,他们创造文化建造了历史……由此,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而拥有了历史。”[2]在民族社会性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这个共同体的边界,无论是血缘还是地缘都日趋含混,而更多地借助了更具文化追忆和象征意义的间接纽带。“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3]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思想保证,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载体。
第二组概念:文化工作、民族文化工作
1.文化工作。“文化工作”就是涉及文化的工作,或者说以“文化”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这一概念多就社会和政府而言。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和文化工作的范围有交叉,但不完全相同。现在经常所讲的“四加一”,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加“党的建设”。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我们常常讲的“文化工作”。有人在介绍党的宣传工作时指出:“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四句话: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在讲党的文化宣传工作的方法和目的。
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作就是保护生产文化能力和文化产品的工作,有能力才能有产品,有产品才会更好地发挥能力。同样,这方面,我们目前只看到产品,没看到能力。
汉语中的许多概念,既要学习,也要体会,既要有知识的积累,也需要经验的积累,语境不同,其意义差别很大。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深度认识文化、准确把握文化,科学利用和理解“文化”这一概念。
2.民族文化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是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工作,或者说是以民族文化为对象的工作,主要是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既要保护、发展这个民族创造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和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还要发展此能力、创造新的文明成果。从理论概念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即重视物质文明成果,而忽视精神文明成果;重视产品(物质的精神的具形的有形的)而忽视生产这些产品(财富)的能力。比如唐卡画,是产品;画唐卡,是能力;唐卡画,人去保护;画唐卡,去保护画唐卡的人(其技艺及传承)。再比如斋嘎,我们既要记录其讲唱内容(精神财富),也要保护创造此财富的能力(基本是人)。京戏、说唱艺人都同此意。
两者综合起来,大致划分了“文化工作”和“民族文化工作”的对象、范围和内涵和外延,“文化工作”和“文化研究”两者的界线也相对清楚一些。
另外,要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一贯主张。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具体形式。意识形态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它的各种具体形式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反映社会生活、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它以一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为基础。随着物质生产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进步而不断分化和发展。
第三组概念: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不可能截然分开,但是从总体上加以明确区分是有必要的。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最根本区别是看其是否以盈利作为主要的目的。广义的文化事业应该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狭义的文化事业指我们通常讲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于非公益性的文化产业而言。其特征在于“公共性”和“公众性”。专指为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靠国家投资或者社会捐资,一般不盈利,即不收费。有盈利的,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如博物馆、图书馆所收门票等。文化产业,被称为非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兼有文化和产业的二重性。
除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外,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一种群众性的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它既没有赢利的目的,也不具有下意识的教育感化功能,如民众自办的健身舞蹈、扭秧歌、戏曲清唱、自弹自拉自唱、文艺比赛会演以及节日文化与庙会文化。
要重视概念问题。解决概念问题很重要,概念不清、内涵不明就会产生歧义,就难定性、定位,就会影响我们的分析、判断。知识理论体系的构成主要是概念,理论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的思维。黑格尔《逻辑学》中说:“事物的存在必也是量的存在,存在即质量的统一,质的存在须以适中的量的存在为前提。”量就是一种规定。而目前的“文化”“社会”等概念既有本身含义的不确定性问题(如文化这一概念的多种解释,社会这一概念的“三个口径”等);既有基本意义,也有引申义,也涉及拓展了的概念。因此,更应该花工夫梳理清楚。比如,不清楚“文化”“社会”这些基本的概念,就较难理解“文化力”“文化价值”“社会科学”“社会问题”等新的拓展了的概念。
当然,我之所以从概念出发讨论问题,尚有另外一些考虑。其一,要重视语言的力量和语言问题。柏拉图说过:“概念存在于事物之上”,“最高的概念有最高级的存在的意义”。康德也有类似的表述:概念“是存在于人们的理性之中”。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等都离不开概念的运用。从具体的“马”“木”到抽象的“马”“木”是思维的巨大进步,实现了具体直观到抽象的统一,有了理论思维。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理论思维能力是人本身至关重要的素质,不能不高度重视。这也是文风问题,但是我们一些官员对此很少理会。其二,认识“文化”概念,关键在于把握文化的质的规定性,以利于我们清晰而准确地认识文化的本质,把握文化问题,解决文化问题;清晰界定相关的概念,才能建立健全对民族文化工作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其三,认识文化的复杂性,从方法上充分重视文化的多类型、多含义、多范畴、多对象、多变化现象,要区别对待,切不可一个思路、一种措施、一种方法、一个机制、一个政策,简单化和“一刀切”不但很难解决问题、获得成效,反而会伤害这一事业。
二、理念问题
重视文化理念就是重视文化的指导思想和价值,重视文化的发展问题。文化理念决定文化选择。文化在不断发展之中,文化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之中。因此,切实提高对新的文化研究实践成果、政策理论的学习、认识和吸收同样十分重要。
目前,新的文化的理念很多,虽然不见得都科学准确,但从不同的层面(功能、作用形态等)对文化问题进行了探索、诠释。
(一)文化是资本
第一,这里实际上是借用了“资本”的常用概念:用来生产或经营以求利益的生产资料和货币。是说,文化与这些生产资料和货币有同样的价值。它提示一切文化都有价值、甚至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只是未必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具形的物质文化方面,有雕塑、遗址、建筑、工艺、衣饰等;不具形的非物质文化,有讲唱、音乐、舞蹈、语言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本。我们的责任是守住、用好这些可贵的资本。
第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资本,要从理论的体系中去考察。“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式”“货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货币,从而也就成了资本。”“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马克思认为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资本是用于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的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流通领域形式上的平等交换,使资本主义剥削有着平等、自由的虚假的外观。
(二)文化是资源
所谓资源,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我们常讲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森林资源等。文化作为资源是天然的、具体的、无围墙的。天然,是说它是一种存在,不管人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认为它有价值也好没有价值也好,认为它价值高也好不高也好,它都是存在的。具体点,是说它是属于具体民族、具体地域、具体时代的。无围墙,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尤其是文化的无形资源。文化也是资产(财产、资金)。当然,有些东西无围墙,却不能拿走;有些东西今天是你的明天就不一定是你的。[4]
(三)文化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力量),包括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能动的因素。从生产力三要素的角度看,文化是生产力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一,劳动者、生产资料等都离不开人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智能因素。其二,知识、经验、技能等智能因素等都与具体的文化有关系。那么文化生产力是什么?文化生产力就是指以自身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商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的能力。因此,先进的文化会推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至少可以说在新经济时代文化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四)文化是竞争力
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无论是一个国家、民族,还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文化能力同样决定着它的发展能力,包括市场竞争、政治军事竞争甚至综合实力竞争的能力。文化关系意识、思想、情感,关乎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主观能动位置,故而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文化是“软实力”,此说最早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是相对于“硬实力”(一个国家的人口、资源和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而言,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信仰、民族凝聚力、道德规范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软”“硬”实力的结合,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加文化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约氏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存在于三种资源中:一是文化,即对其国家和人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二是政治价值观,特别是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三是外交政策(但这些外交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权威)。约氏尚认为在运用这一概念时,常将软实力与软实力资源或软实力载体相混淆。
还有许多关于文化的新理念、新概念: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区)、文化大省(区)等。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论思想和见解需要深入学习、认识、鉴别、掌握和运用。
对此有两条工作连线:
1.要科学理解“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首先,要科学理解“文化生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何谓生产的“普遍规律”?A.生产需要有原料;B.生产要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理念设计、加工产品;C.生产的结果是产品;D.产品要走向市场。我们现在所讲的“文化生产”是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的精神生产,有精神生产就有精神产品,有精神产品就有精神消费,有消费就会有市场。马克思还讲到:“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5]文化生产力既有其物的属性,也有其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生产力的两重属性给我们提出了两大任务:一是文化作为商品(产品)必须进入市场,要进入市场就要把握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市场上的国内竞争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国际竞争既存在文化商品价值的竞争(市场覆盖率等),也存在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对抗性质的竞争。比如美国电影占世界市场的80%份额,电视的75%,广播60%以上的生产制作。这些数据背后是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存在文化反渗透问题(内容形式的受众认同)问题,任务繁重。二是管理理念的突破、管理艺术的升华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消费量与水平在不断高涨,类型也在不断增多。管理倘若对所管理问题的知识的积累不浓厚,对所管理问题的把握不深刻,运用的方法不辩证,解决过程的操作不准确,就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
其次,要理解好“解放”和“发展”。要从“人”这一根本出发点考虑这一问题。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的根本(归宿)仍然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忘记总的目标,我们就会失去方向。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发展壮大,之所以不断获得进步,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将我们的一切事业和我们远大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使我们从事业因为有了理想更加丰富多彩、光辉灿烂。
“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这句话仍有两个令我们深入思考的层次:一是解放文化生产力,解放什么、如何解放?二是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生产的黄金率是按需供给。文化生产也如此,要按照人们的需求供给,解决好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群众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和效率低下的矛盾,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基本矛盾。这一问题的另一面是,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与人民群众高涨的文化需求的矛盾,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的矛盾。满足群众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对政府的要求,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基本问题。
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越富裕,物质财富越丰富,对文化的需求和文化消费的总量就越高。时代在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性文化产业,其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经济基础、良好技术基础和知识基础的消费群体。也有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性文化产业,有丰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统习惯,比如农牧区。
2.要科学理解和认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区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根据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状态、特点和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提出的,需要认真深刻理解。
“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事业和产业的表述使此二者成为文化的两翼。从事业的角度看它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它发挥着公共服务部门的作用;从产业的角度看,它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其共性是:都以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为目的,其区别在于是否以赢利为目的。这一区分的意义在于:(1)解决了文化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即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该保则保,该放则放;实质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2)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市场调解的原则。政府的职责首先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发挥其主渠道和解决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政策层面的问题;适时搭建文化平台、调节文化市场运行。通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科学发展这一重要途径,切实提高我国的文化实力。
文化产业中有事业,文化事业中有产业,故而不能将意识形态绝对化而抑制产业发展,也不能将产业绝对化,影响社会公认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文化消费也是常规的消费,但更高更精密,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更有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要不断丰富精神文化,从而不断向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向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目标迈进。
三、趋势问题
是什么在深刻地影响着“文化”?对这种影响我们到底取何种态度?
(一)工业化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通过规模生产,解决了许多人类本身的需求问题,但这一进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1)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标准化、产业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产业化。物质产品的统一性极大地覆盖了民族特点。比如鞋帽衣饰、居所、设施、道路、车船、用具等。(2)大量的机械制作因其效率与价廉而取代了民族手工艺。(3)交往使人们不断趋同、不断寻求共同性,民族的文化特点——语言、文化、价值观等如同许多物种一样不断面临灭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们过多地倡导了它的正面影响而忽略了它的更为深刻的对文化的负面影响。工业化必然带动产业化。文化消费强劲地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数字化是以数字统一操作模式和语言模式、沟通模式。“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作为重要的技术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既具备通信功能,也具备媒体功能;既有产业属性,也有意识形态属性。”[6]建设、利用、管理都很重要,都有难度。数字内容产业作为全球性快速发展的产业,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台湾:《2004数字内容产业白皮书》将其分为八大类:(1)内容软件;(2)数字影音;(3)电脑动画;(4)数字游戏;(5)网络服务;提供网络内容、连线、储存、传递、播放等相关服务。包括内容服务、应用服务、平台服务及通讯/网络增值服务等。(6)移动内容;运用移动通信网络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的信息、数据及服务。(7)数字出版典藏;包括数字出版、数字典藏、电子数据库等。(8)数字学习。将学习内容数字化后,以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为辅助工具进行的学习活动。包括数字学习内容制作、工具软件、建置服务、课程服务等。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世界里。
(三)城市化
有关研究认为,到2035年,全球60%的人将在城市生活。未来10年,中国每年将有1000~1300万人移居城市(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纽约)。城市化具有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工作空间时间、统一进行教育规划等优势,但也存有潜在的由于集中产生的危险,比如城市空气、水的污染,疾病的传播等。较之以前大量存在的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从文化角度看也存在着:(1)在巨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低头不见抬头见,古道热肠,进入“咳嗽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2)在改变着社会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统一的管理模式。路、电、水、信息、住宅等的统一使用,在不断对民族的特性提出挑战。
(四)市场化
随着现代化和新兴科技手段的运用,作为商品流通的文化,同如其他商品一样加快了流通的速度、范围和层次,欧美在中国购买文化商品,好莱坞电影、“韩流”进入中国市场;文化的交流广泛、持久而深刻。这是目前的基本现象和基本状态。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性。其形式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对于市场经济,我们既重正面,也要注意负面,需辩证思考、辩证处置。我们在看到市场经济积极一面的同时必须要看到市场经济的另一面:随着人的独立人格的增强,人的价值通过物的形式(商品、货币等)表现出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形成巨大冲击。使社会变得重利轻义,尤其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买卖、交易)倘若进入到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中,就会严重扭曲人们的精神道德思想。其影响、作用可达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领域。
(五)国际化
文化消费的全球性已成为世界大潮,不可阻挡。文化问题始终是全球化进程中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的大问题。文明的对话不可避免,文明的冲突也不可避免;文明的对抗不可避免,文明的借鉴、吸收甚至覆盖——一种文明形式被另一种文明形式所取代,也不可避免。关键是我们用何种态度、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有保护自身文化不遭灭绝的本能,企图让世界了解、接受自己的文明。
中国的文化传播事业,作为中国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对内,引导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教育功能。对外,既要有原则的坚定性,又要有策略的灵活性。既要看到国际社会需要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也要考虑、注意到文化的意识形态不同。国际化不是失去自我,而是保存自我;该同则同,该异则异。对此发展中国家都应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西方的规则操作,有些可能是科学的,但其基础是西方文化、西方的意识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救一手,可能得以保存,撒一手,就有可能永远消泯。是救是撒是我们的态度问题;救得了、救不了,是我们的实力、能力问题;救到何种程度是我们的水平问题。责任重于泰山,关键是要抓住机遇,不放弃、努力做、有成效。
四、现状问题
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当前,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文化工作,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2006年,通过对12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区开展民族文化调研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五个不足”“五个冲击”和“五个不相适应”:
1.民族文化的建设存在“五个不足”:即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少数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少数民族文化机构活力不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严重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甚至一些已有的成果也会丧失。
2.民族文化的不断流失形成“五个冲击”: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萎缩,将对少数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冲击,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优势形成冲击,对中华文明的生机和活力形成冲击,对我们抵御境外不良和腐朽文化渗透的能力形成冲击,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冲击。我们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3.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五个不适应”:即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
虽然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就全国来说,58年的建设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果,为我们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大前提、大环境、大基础、大动力。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改革开放使文化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3)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谐文化的建设,进一步呼唤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寻求文化的凝聚力、整合力、感染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思想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一切先进文化的吸收、借鉴和结合;(4)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本方略,加强文化保护、促进文化发展、丰富文化产品、完善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与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步伐,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规划和引导作用,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真正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和生动局面。
社会的发展也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前进:发展—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展—出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再发展……发展没有穷尽,问题自然也没有穷尽(不断出现),因此解决问题也没有穷尽。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就有变好和变坏的问题,发展就是要引导事物向正确的合理的顺应事物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进。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全面的极其深刻的。在国际上,由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这一走势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其中,对民族活态资源和静态资源的争夺同样是尖锐的。
据上可知,深刻认识文化现状,切实提高对文化现状的认识,更新文化理念,顺应社会规律,抓住难得机遇,从而科学有效推进民族文化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上,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既要正确面对过去的辉煌成就、戒骄戒躁,也要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加强学习,继续勤奋努力;既要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也到做作风上始终务实,具体抓、抓具体,使我们的工作能够实现补五不足、阻五冲击、达五相适应。
五、态度和方法问题
如何科学地对待民族文化问题,是我们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准确认识是全面把握的基础,也是制定科学战略和推进工作的基础,认识水平往往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水平,认识水平上不去,工作水平自然提不高;认识在何处终止,我们的工作境界也在何处终止;认识要相对统一,认识一致,才能做到步调一致。
(一)如何对待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
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民族之灵魂、民族之根脉、民族之纽带、民族之智慧、民族之文明和民族之精神。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1.保护的关键——价值认识。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巨大的也是无与伦比的文化资产,其价值不可限量。可惜这一点还没有为整个社会所认识。如红山文化之龙、民族语言、西藏的贝叶经、云贵苗族服饰等,它们的真正价值除了专业人员,一般群众甚至一些知识分子也不深知。价值评价和价值认识,既要通过社会教育,也要通过社会引导。文化价值既有其评价的复杂性问题,也有其现实认识的功利性问题,既存在保护的复杂性问题,也存在认识的简单化问题,不切实对待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文化的灭失是一种文明的灭失。一种文明的灭失是一种思维形式、文化模式、生活方式和精神认知价值的灭失,是不可能再生和复制的。保护的可贵也在于此。
2.保护的要害——处理好保护(发掘、继承等)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全球的历史大潮中保持民族特性,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文化既要使用、保护,也必须发展。不保护就没有发展的基础,不发展就没有活力。有了保护这一基础,使用和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不使用和发展就会退化、萎缩。使用和保护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是使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先进文化的建设以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矛盾,需要我们科学、辩证地对待和处置。文化保护需要有科学理念,因为文化牵涉过繁过重,非片言只语可尽其意,非简单判断即可知优劣;文化也不可能让你想去掉什么就去掉什么,想接受什么就接受什么。它有时呈现出一个统一体中的正反两极,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它的有些形式是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牢固的有机结构。故而生成需要时间,固化也需要时间;变化需要时间,改造也同样需要时间。故而文化的科学发展需要有更为长远的战略考虑,需要有更为缜密、系统、全面、辩证的谋划。
3.保护、发展、传承民族文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本身体现着多样文化的基本格局,这是中华民族长期保持团结稳定的基础,它以经济互补、文化互动、社会互助、政治一体为特点。在现实条件下,我们需要的是实现文化自觉,确立理论自信,保持价值自立。中华各民族要珍视、捍卫自己的文明,也要学习借鉴他国他民族的文明。学习是丰富,借鉴是丰富,利用也是丰富。
4.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前景广阔。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制定了法律法规,建立了工作机构,加强了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了文化活动,培养了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保护了民族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并且支持文化创新,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在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各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除必须走市场的部分外,将民族文字为基础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作为公益性事业给予扶持,这一根本措施将会基础性地改变民族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长期亏损的状态,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二是许多民族文化项目进入了国家规划,如《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将会有力地推动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二)如何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根本出路。既要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又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事业、产业各就其位、各定方向。使文化事业及时得到政府扶持,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使文化产业进入市场,形成规模,丰富完善,做大做强。文化体制改革是一系统工程,要下功夫研究好政策、研究好改革方针和措施方法。既要有战略眼光,战略思考,也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事做起。
2.摸清家底,明确自身文化(资源)优势。要认识文化资源特色。民族区别、区域区别、环境区别、文化区别就是特色,人无我有就是优势。切不可将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形式用一顶“封建迷信”“宗教迷信”的帽子,横加挞伐。但对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间习俗就要慎重对待,该保护就要保护。
3.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大公共文化的管理力度,切实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组织各方面力量繁荣文化市场,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此应成为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和根本职能。
4.加快文化法制建设步伐、推动发展创新。要有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要有政策指导、制度约束、法律规范。具体工作中,一要找准问题,二要找准出路,三要适度适时适族情民意,四要依法保护、依法开发、依法发展、永续利用。
5.培养人才,壮大队伍。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文化管理部门和学校(尤其是高校)要配合中央掀起文化“新高潮”、推动“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深刻关注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没有人才,事业终究是难以前进的;要前进,就要始终着眼于人才培养。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培训的多学科特点、综合性特点、即时性特点,要加快速度,因为一切新创的车辆都在已有的高速路上奔跑,只有更快,才能超越别人;慢,就会永远落后。
6.认识四个规律。包括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开展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工作/事业的一般规律,开展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事业的一般规律。“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中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民族文化如何实现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家、民族是一个整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是它的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深刻的联系,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甚至互为因果。认识“四个规律”,不但要搞清楚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要搞清楚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关系。
毋庸讳言,各级党和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建设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肩负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管理体制和模式进行改进、选择和改革,使之适应当前的文化保护、发展、建设、服务的需要,提高我们管理文化的能力,使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注释:
2003年9月,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纳入管理的文化产业范围涉及九个行业: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
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三层:一层核心层;二层外围层;三层相关层(外来的划分方法)。这一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人员89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2006年这一产业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
文化需求是活生生的,并有其规律。现状是:需求觉醒与需求加快并重。文化市场供给不足是主要问题。按国际通行的人均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个人文化消费的关系,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过理论数值的计算,其结果是:
据此,2005年我国的文化消费总量却是:
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此比较说明一情况:我国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到其1/4。原因亦多。(2007文化产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注释】
[1]作者注:大多场合用此概念。
[2]叶坦:《“经济”补考》,载《读书》1997年第11期。
[3][法]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8页。
[4]笔者曾经论述过藏民族有十大文化资产(当然这一总结不一定十分准确):(1)以《大藏经》为代表的宗教典籍文化。藏文佛典被公认是世界上翻译最准、保存类型最多、量最大的佛经典籍。佛学被称为“东方的灵魂”,是世界的重要学科之一,不少修习此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多在修习本国语言、梵文后修习藏文。(2)以封建农奴、政教合一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文化。西藏保存了这一领域大量的活的历史档案。(3)以世界最长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为代表的民间文学。(4)以活佛转世制度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宗教不等于文化,文化也不等于宗教,但是历史上几乎世界所有民族都以宗教为核心创造了自己灿烂的传统文化。宗教和宗教文化已成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文化所体现的宽容主义、人性主义、利他主义、出世主义、爱国主义的文化精神几乎都与宗教相联系。(5)以“唐卡”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艺术,还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西藏拉孜县农民舞蹈队的歌舞《飞弦踏春》震撼了首都观众。(6)以藏医为代表的高海拔地区的医学科学,包括藏密气功、西藏的生命科学等。(7)高海拔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民间风俗。各种丰富的礼仪、节庆活动等。(8)源远流长的藏语藏文。语法产生早,系统完整,积淀丰厚,表现力强。有丰富的历史记录。(9)独特的自然景观。作为文化的雪山、草原、湖水天地,环境是民族文化产生的基础,因而它自然地与民族的文化融为一体。(10)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实际上藏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这十类。我们应精心地守好这些资源。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82页。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