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案例导读四

案例导读四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富强是开篇之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优先性的意义。追忆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可以清楚地表明,当前把倡导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青少年的启示意义和指导意义有:第一,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就是国家富强的追寻者。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1990年前后出生的青少年,30岁左右将目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
案例导读四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是,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的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生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六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苏步青在上课

——来源:中国招生信息网,2009-08-26

理论解读

富强,即富有而强大,包括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发展良好、国家综合实力强大,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的重要衡量尺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富强是开篇之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优先性的意义。它既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又关乎社会的建设和进步,还关乎每一个公民个体的权利与价值实现。

1868年,英国租界在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之处的外滩上,建起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座公园。园内,树木成荫,绿草茵茵,滚滚浪涛拍打在铁栏之下,景色美不胜收。这里的音乐亭,每周还举行几场军乐演奏,并摆开上百张雪白的帆布椅,供大家坐下来欣赏。特别是到了夏天,在凉爽的海风中观美景,听音乐,更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公园,在中国的土地上,竖起“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成为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标志性记忆。这块牌子就是旧中国贫穷落后、政府软弱无能的活教材。

追忆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可以清楚地表明,当前把倡导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青少年的启示意义和指导意义有:

第一,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就是国家富强的追寻者。回首19世纪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是与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可歌可泣,只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青年学生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无数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身上流淌着“先烈的血脉”,凝结着“民族的精神”,汇聚着“中国的力量”,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和目标,那就是国家富强。

第二,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就是国家富强的寄托者。富强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裕、军队强大、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1990年前后出生的青少年,30岁左右将目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梦想,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奋斗,而当代广大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此刻不禁会思考:我能为国家富强做些什么?

第三,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就是国家富强的实践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国家富强是属于我们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每一个人的,它传承了历史,也昭示着未来。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大青少年受过一定的教育,深知自己重大历史使命的同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自觉把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把实现国家富强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为增进人民幸福和促进国家强盛作出贡献。

实践拓展

问题讨论:有人认为,实现中国梦“先富国”优于“先强民”。这种观点正确吗?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最后各选出一名同学代表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